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产业》2007,(7):57-57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日前在“北京大学三井创新论坛”2007年首次讲座上,以《“十一五”时期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为题进行了演讲。曹健林指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之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正在向以应对市场需求、突出自主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内生式”增长转变;国家将在营造创新环境、探索高新区内生增长机制、加强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积极推进产业形态演变、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  相似文献   

2.
2004年国家高新区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是国家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二次创业”,实现新跨跃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53个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在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动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继续取得重要进展。让我们一起聚焦2004年高新区发展,领略高新区建设用劳动和汗水创造的新业绩。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区域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承担了振兴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国民经济健康运行、逆势增长的国家使命。但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经济总量仍有待进一步充实,分布覆盖面仍须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向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倾斜。与此同时,在全球一体化与区域多元化并行的时代背景下,部分省级高新区不断探索内生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有能力、有准备为当前“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的国家目标服务,并已经具备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新区》2007,(12):73
《中国增长极-高新区产业组织创新》一书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在深入分析了高新区内生增长机制路径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就中国创建一流园区和创新型园区,推动创业、瞪羚企业、高技术大公司、产业集群发展及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高新区十五周年,也是科技部实施“十一五”计划的起始年。在过去的一年里,53个国家高新区(此文数据截止于2006年底,故宁波国家高新区并未统计入内)高举火炬旗帜,按照“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和“五个转变”的要求,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了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步伐,  相似文献   

6.
始终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己任的郑州高新区,深刻把握国家级科技园区新一轮创业路线图计划,着力探索创新与创业的“个性化实践”,从高科技领域领军型人才培养入手,全面激活郑州高新区科技创业与高端项目再创业的需求,开展了一场“高科技产业发展核心产业链”的主流实践,以更新观念、开辟内涵、拓宽思路、创新方法,推动高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力”、“扩张力”、“凝聚力”,驱动全区各项事业的腾飞。  相似文献   

7.
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基地.国家高新区近十五年的发展历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程;是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壮大高科技产业的历程;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引进转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经过十多年创新、创业的艰苦实践与探索,国家高新区为我国新时期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面旗帜;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突出代表。近几年,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视察工作,还是国外友好人士参观访问,他们都首选国家高新区,  相似文献   

9.
创新驱动是中国坚持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国家高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国家高新区面临着发展战略地位不明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创新资源整合力和辐射能力不高等问题。文章认为,中国国家高新区要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必须创新发展理念,推动国家高新区发展定位创新;优化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创新驱动的长效机制;推进自主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国家高新区的产业结构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国家高新区高举火炬旗帜,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步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新区》2004,(8):1-1
本刊讯 8月12日,科技部在长春召开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这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高新区进入"二次创业"以来,科技部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高新区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首次召开的重要会议。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秘书长石定环出席会议并讲话。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发来了贺电。贺电说,从2001年武汉会议提出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以来,国家高新区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孕育和成长的摇篮。科技部将把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纳入到我国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必须以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为重点,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片孵化创新、孕育成功的热土。 这里涌动着创新创业的热院,既绚烂多姿又壮丽恢弘! 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高新区大家庭中的一员,自成立起,始终秉承创新宗旨。走出了一条“袖珍型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型道路。 走进昆明高新区,这里碧草如茵,鲜花吐芳。下,一座座国际化的现代厂房,宛如璀璨夺目的珍珠,镶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站在新的起点上,昆明高新区人正在以高昂的斗志。迎接二次创业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批准湘潭高新区为国家高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3月18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同意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国函[2009]30号),湘潭高新区正式成为全国第55个国家高新区。这意味着湘潭自主创新的“引擎”成功升级,标志着湘潭高新区的发展被纳入了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国家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承担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历史任务。科学发展是时代性主题,国家高新区更应走在时代的前列.扛起高新技术产业的大旗.为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开辟道路;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国家高新区更应义不容辞,承担自主创新的责任,培育和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业。珠海高新区作为54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力争威为科学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世界》2015,(11):80-83
自主创新战略高地新兴产业核心载体科学发展示范窗口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首批5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技术服务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重庆高新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成渝经济区重庆主城门户,是重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新区》2013,(10):42-50
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胜利召开,国家高新区在系统地总结20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战略部署,继续把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重点抓手,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发展道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逐渐成为同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构成。一、国家高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  相似文献   

18.
建设国家高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十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巨大成绩,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累了经验。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国家高新区肩负着更加重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冯步广 《改革与战略》2010,26(8):106-108
南宁高新区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创新体系的核心和支柱,在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产业集群聚集、创新体系完善和服务机制健全等优势。文章认为,南宁高新区应培育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增强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内生发展动力和实现与东盟的无缝对接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基地,引领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实现蛙跳跨越。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2007,(8):7-11,20
按照主要经济指标和创新能力指标的综合评价,宁波高新区目前大致处于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第三集团中等水平。 宁波高新区未来发展方向:打造创新型、科技城和开放式为主要特征的国家级高新区。 宁波高新区的发展目标:宁波自主创新的引领区、科技创业的核心区、高新产业的示范区,争取有些领域或指标跻身于国内一流的创新型高新区行列。 宁波高新区功能培育的重点:围绕强化研发创新、创业孵化、高新产业示范和机制体制创新等四大功能,着重培育创新要素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管理服务等三大能力。 宁波高新区的产业选择思路:一要依托创新链,发展核心产业;二要依托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三要依托价值链,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