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出现在世界各地市场的时候,由“中国制造”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制造”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然而,在“中国制造”越来越多地被挂在嘴边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什么是“中国制造”,为什么“中国制造”会惹出这么多麻烦,“中国制造”究竟该怎样造。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日本最大的财经媒体“日经BP社”发表长篇连载报道《战胜“中国制造”——日本企业的五张王牌》,至今,业内关于“中国制造”、“日本制造”和“美国制造”的话题众议纷纭。随着越来越多带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打入海外市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蜚声四起,一系列针对中国制造的进口障碍也纷至沓来,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如同两把利剑悬于头顶。  相似文献   

3.
“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市场有独特的竞争力,却并未都得到各国消费者和公众的足够尊重。不少国人也在反思“中国制造”的不足,要求以“中国创造”来替代“中国制造”。我们则应公正地对待“中国制造”,给“中国制造”更多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我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已得到全球共识,“坐四望三”的贸易大国地位更是为世人瞩目。尽管有上百种中国商品的出口市场份额占据世界首位,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却少有人知道这是哪家中国企业生产,也说不清是哪个品牌产品和品牌制造商,更没有人会说是中国主宰了世界制造业,充其量中国还只是一个“世界工厂”。如果说日本制造取代欧美制造是靠“制造 品牌”成功的,那么中国制造取代日本制造更多的只是“制造”而没有“品牌”,中国制造的OEM实际上就是洋品牌为中国制造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而中国企业还大多安心于这样一个制造陷阱之中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5.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只表明了“在中国制造”,而并不代表“Made by China”(由中国制造),虽然仅是一字之差,却隐含了中国服装业从“低成本简单加工”到“高附加值品牌创造”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在美国CNN播放,是我国首次在世界宣传“中国制造”的声音,将会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更让中国企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得以凝聚和增强。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8.
张欣 《成功营销》2008,(8):78-81
“中国制造”的浓缩品格兰仕要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转变,提出了新中国制造时代,其转变的核心战略是今年提出的“中国红”,“中国红”能否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格兰仕的“红色”产品能否铺满世界大道?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有人津津乐道于现在的“制造大国”地位。其实,“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制造”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经营”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盛之路。  相似文献   

10.
在土耳其有个未解决的争议,中国产品到底该说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合造”,哪个更为准确?不过,土耳其商人还是喜欢将这两种中国产品区分开来,一类是“中国制造”,一类是“中国合造”。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小红 《商场现代化》2006,(7Z):113-113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弪依赖。  相似文献   

12.
钟林超 《华商》2012,(8):14-15
曾几何时,“made in china”让国人骄傲,可现在,中国制造却让外国人眼红,使中国人迷失。“中国制造”究竟怎么了?“中国制造”泡沫化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任重道远 《中国品牌》:欢迎三位做客《中国品牌》议事厅参与“中国制造”话题的讨论。中国制造成为了眼下一大热门话题。可以说,“中国制造”是国家品牌战略的体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政府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14.
张树庭 《国际广告》2010,(11):37-38
中国制造的提升前提在于中国品牌的本土培育“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提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品牌化的过程,即从“产品输出”跨越到“品牌输出”。而“品牌输出”的前提是我们已经培育出了可供输出的品牌,这些品牌不但完成了资本上的原始积累,具备了创建和维护品牌的基础条件;而且在中国本士市场上已经成为行业的翘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的浓缩品格兰仕要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品牌”转变,提出了新中国制造时代,其转变的核心战略是2008年提出的“中国红”,“中国红”能否改变“中国制造”的形象,格兰仕的“红色”产品能否铺满世界大道?  相似文献   

16.
生产方式     
在“中国制造”如何转向“中国创造”这场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一项最重要的环节却已被大家有意无意的忽略,这就是“制造”一词本身。中国制造企业几乎群体性地遗忘了它们当中的很多企业原本就是为制造而来的,也群体性地忽略了生产方式本身也应该是讨论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7.
邢和平 《现代商业》2012,(29):49-50
自2000年开始的十年发展,“中国制造”已闻名全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制造”逆市向上,2010年制造业产值的全球份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正是在这两年,“盛世”景象之下,“中国制造”内部开始经历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与再造。今天我们看到的“高端上不去、低端难保持”的困局,正是转型期必然的乱象和必经的磨炼。“中国制造”还能继续保持在国际竞争中优势的应对策略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与国际反倾销的会计应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中国制造”和对外贸易的高歌猛进,近年关于中国经济威胁论、世界工厂论、产品冲击论、输出通缩论等一直未断,有人甚至偏见地认为“中国制造”完全依靠货币低值来竞争,由此对“中国制造”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倾销,其中不乏是对反倾销的滥用。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还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凸显“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为了应对国际反倾销对“中国制造”的滥用,需要我们恰当运用“会计武器”捍卫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非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申请虽然让我们汗颜,甚至是恼怒,但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是谁毁了“中国制造”这个品牌?日前,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名为Alvito的公司向欧盟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欲申请注册“非中国制造”(“NOTMADEINCHINA”)字样的商标,而欧盟已经接受了该公司的商标申请。  相似文献   

20.
美国记者Sara Bongiorni在某年圣诞节时偶然发现家里的大部分用品是产自中国的,这让她很震惊,于是决定开始尝试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Bongiorni这样做并不表示中国生产的产品都是不好的,而是想尝试一下自己是否能完成这项“壮举”。她在2007年出版的《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经济全球化的生活历险》一书中记录了这一段经历。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James Zimmerman在采访结束后,给本刊写了一篇名为《美国制造》的文章,提出“美国需要中国,如同中国需要美国一样”。当作回复记者关于“中国制造”的提问,并表示这是自己阅读《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家庭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生活历险》一书后的感想。本刊经摘编后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