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省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是持久且明显的。山西省水资源总量少,整体水质差。煤炭资源开采对水资源破坏补偿机制的缺乏往往使得该省原本脆弱的水资源环境更加恶化。文章以山西省为主要研究区域。在对煤炭资源开采和水资源现状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了大矿时代山西省煤炭开采对水资源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构筑了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破坏的补偿机制的框架,主要包括对补偿机制主体的确定、相关者利益的重置及补偿补偿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新疆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约占国内煤炭总储量的40%。在煤炭资源开采和向外输出的过程中,新疆作为能源战略基地的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新疆加大了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力度,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也随之加剧。本文对煤炭开采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新疆在煤炭开发过程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我国各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现状,揭示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论述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决定因素,阐释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内涵,认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包括对因建设和保护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而产生的生态增益补偿和对因污染、破坏流域水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而导致的生态损益的补偿。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原则,认定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范围,提出了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生态补偿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原则,根据海洋生态补偿的内涵建立了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生态系统管理机制,对海洋生态补偿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对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我国海洋生态补偿管理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及环境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后果是严重的,必须寻求有效的制度加以补偿、恢复和综合治理。生态市场补偿制度正是在其他制度如生态政府补偿制度规范失控的情况下引入的。他具有利用市场自发调节和主体多元、内涵丰富等特征,所以,该制度的引入不仅丰富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内容,也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更为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河流生态系统分成16种服务功能,探讨了水能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量测算的原理和方法,接着分析了生态补偿的原理和测算方法,讨论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原则和类型,最后以福建省建瓯市北津水电项目为例,测算该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价值量,探讨了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发现,该项目具有正的外部性,正效益为12 344.55万元,负效益为-893.87万元,总的净效益在11 450.68万元,其中发电收益为8 280万元,生态补偿数额范围在生态损失价值的1~7.25倍之间.  相似文献   

7.
国外生态环境补偿财税政策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森林生态补偿,生产生态正效应的经济主体是明确的,但受益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采取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生产者予以补助。二是流域生态补偿,包括水资源补偿和水污染补偿,提供生态正效应的地方是明确的,受益地也是确定的,主要采取地方间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由受益者对提供者予以补助。三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生产生态负效应的经济主体是明确的,但受害对象是不确定的,主要采取向生产者征收资源环境税收和收费形式予以惩罚。可借鉴国外经验,从完善森林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支持体系、多元化筹措水流域生态补偿基金、优化生态税收体系以治理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理顺各级政府生态补偿关系等方面完善我国生态环境补偿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8.
企业通过创新主体网络协同,构建出价值共创的创新生态系统,以便在数字化时代感知并适应数字环境变化,为此需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成机理进行探究。以数字创新企业——华为汽车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分析法,基于动态能力的理论视角,研究华为汽车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机理和演化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创新企业构建出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历经三个阶段,拥有三条演化路径和四种能力。三个阶段为整合数字资源阶段、拓展数字资源阶段和共享数字资源阶段;三条演化路径为市场需求、跨界交流和网络协同的路径;四种能力为信息感应、资源整合、资源获取和资源重组能力。(2)数字生态环境和动态能力是推动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演进的内在动力,使系统组织构架不断升级,派生更多创新主体,形成网络协同架构。研究结论对数字创新企业如何构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理论性指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国流域上游地区为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实施严格的源头控制,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亟待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流域生态补偿是以水资源作为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控制因素和补偿载体,通过水资源能有效转移上下游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本文以湘江流域为例,从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本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两种方法出发,对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进行量化,得出制定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应凸显水资源价值,依据地区差异实行差异性补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矿产开发中伴随资源损耗、生态环境破坏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对资源生态环境以及区域发展进行补偿。但补偿依据、原则、主体等如何确定?经济学理论为其提供了阐释。矿产资源耗竭性理论强调: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强化了其相对稀缺性,通过资源合理定价可以起到保护资源的目的;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理论认为:资源、生态环境是稀缺的、有价值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为之付费;外部性理论解释了资源开发区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与全国范围内的外部经济现象,指出生态环境补偿、区域补偿的责任主体;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理论要求企业规范开采行为以维持资源生态环境的基本功能,通过资本转化保持区域总财富不减少。  相似文献   

11.
论河南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量大面广,如何调整生态损害与保护的关系,加速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建立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分析河南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补偿实施的成效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措施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洪冬星 《经济论坛》2012,(11):92-95
草原生态建设对于恢复和保护退化的草原生态系统,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生态补偿制度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是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的新范式。本文主要介绍生态补偿的本质、发展过程,特别探讨了中国西部草原生态建设中应用生态补偿的重要性,希望能对草原生态建设中的草原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对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在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文章通过研究其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文讨论了跨界生态补偿由损害补偿向保护补偿转变的“反向补偿”机理,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跨区域生态补偿理论框架。研究表明,理论上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标准设计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支持、调节、文化四大功能,同时兼顾区域生态共同体思维,利用支付意愿、支付能力两调节系数进一步确定补偿款项的转移额度。新安江补偿案例研究结果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补偿标准在跨区域生态问题上能够有效弥补跨区域补偿力度不足的问题,厘清损害补偿如何向保护补偿演化的路径,促进地区间平衡发展,完善生态补偿经济学公平理论,并为政府制定全国统一的跨界生态补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综合分析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与生态补偿优化设计的原则,并指出在土地复垦时进行生态补偿应从经济、社会、工程三个方面优化设计,以取得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对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矿区土地复垦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发展阶段,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好“谁补偿谁”和“补多少”的问题。基于此,论文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归纳,从生态补偿概念和理论基础出发,研究生态补偿主客体,重点探讨了目前较为认可的基于成本、意愿调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三种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分析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1)扩大补偿研究尺度,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建立多元化补偿方式,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3)引导公众参与生态补偿,扩大补偿资金来源渠道。(4)完善补偿标准体系,确定动态化、差异化补偿标准。以期促进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界定了生态补偿机制和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内涵,分析总结了建立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法规依据。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建立京冀间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即建立以国家补偿为主、北京市补偿为辅的跨界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京冀间基于水量分配的水资源利用补偿机制和省界水体水质明晰的水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针对流域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客观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环境共享与补偿机制建立的难点问题。指出在国家层面,形成有利于京津冀地区环境共享和补偿机制建立的组织及法律保障;在京津冀层面,形成三地政府主导,多种资本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一体化共建机制;由京津冀三方联合建立科研攻关小组,研究制定京津冀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建立京津冀三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施异地开发模式是京津冀地区建立环境共享和补偿机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思维     
《环境经济》2008,(6):9
应建资源输出地的生态补偿制度近年来,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及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开发,为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新疆在生态环境方面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据国家遥感普查统计,新疆水土流失面积达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生态环境呈现多重污染复合交织的形态,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文章构建村镇企业、地方政府和农户三方主体协同治理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选择和演化稳定性条件。结果表明,降低地方政府引导成本且给予净化企业和监督举报的农户经济激励、降低农户参与成本且做好对受损农户的补偿、降低村镇企业净化成本并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强度和惩罚力度,将有利于推进三方互动,实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