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便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在哲学和人生之间我们要找到一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信仰,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给我们的灵魂提供一个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的人生,哲学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永恒不变的信仰,哲学是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释然,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个人心灵解放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2.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便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在哲学和人生之间我们要找到一种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信仰,为我们的人生指明方向,给我们的灵魂提供一个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对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学习哲学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的人生,哲学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永恒不变的信仰,哲学是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释然,不断地引领我们走向个人心灵解放的一种过程。  相似文献   

3.
从丧葬礼俗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演变和积淀而成的丧葬习俗,既表现为繁复多样的礼仪形式,又具有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中美丧葬礼俗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中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仍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人靠打工拿工资,用自己的汗水成就老板的事业,用自己的辛勤烘托领导的辉煌。工作二三十年,月工资还不过千。省吃俭用几十年,买个住房还要借钱。  相似文献   

5.
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为法官判断当事人的民事活动及其他事项是否符合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提供了正当化依据.但由于受公序良俗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公序良俗原则在审判中运用的程序缺乏等因素影响,公序良俗原则在审判中的运用容易出现裁判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不仅带来了城市在量上的巨大变化,也对科学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管理,固然要吸收、借鉴西方先进城市经验,但作为社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属性,更应参酌国家、城市的特殊因素.当下的中国正从传统的礼俗社会向现代的法治社会转变,这是最突出的社情民意基础.因此,城市管理模式及具体措施,只有既台情又合理且合法,才能产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民间俗信在传承民族历史、弘扬民族精神,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规范伦理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要准确判定各种民间俗信的性质,有所选择地吸纳、继承,不能夸大或忽视它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婺源于唐开元28年建县,一直隶属安徽徽州,解放后,即1952年才改属于江西上饶。这个位于皖赣交接之地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带上面的茶叶采摘习俗,也决定了婺源茶俗文化必然受赣江茶俗文化的影响,二者虽属一脉,却各有其异同。  相似文献   

9.
信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问题是任何时代都应全力关注的问题,它对人类行为具有规范、指导与激励作用。信仰具有三重特性,它是我们能够觉察到的。它能平息怀疑的焦燥以及在我们的生活中建立起行为的一贯性。我们应该确立科学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就业压力和思政课教学的乏力,大学生信仰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思政课教学应突破传统模式,转变教育观念,倡导新型教育方式,从而化解大学生信仰缺失,重塑大学生信仰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我国古代文史典籍中保存了大量关于元宵节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的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出这一节日所包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法律信仰的生成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法律信仰首先应从其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入手,即理想中的信仰状态和现实中的信仰状态,得出社会公众对法律信仰崇尚程度的高低与其所付出的法律成本息息相关,进而对如何培养普通民众的法律信仰做出对策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杂性科学的缘起与发展,为分析和认识大学生信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在社会转型和文化思潮多元的形势下,大学生信仰呈现出弱化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差异性的特点。文章以复杂性科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信仰为对象,利用复杂性科学的相关思想,对大学生信仰问题进行诠释与重构,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  相似文献   

14.
针对社会中道德缺失和法律观念淡漠的现状,指出了教育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当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民间信仰也经受着不同程度地冲击,它的形态、功能以及仪式的内涵和功能也在发生着改变。随着农村的市场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思想意识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信仰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影响。主要是信仰灌输神圣信念,坚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信仰温暖人类心灵,提供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信仰鼓舞人类创造,激发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力;信仰顺导人类生活,协调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趋势,公序良俗作为与诚实信用原则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民商法的一般规则,它具有填补法律漏洞的功效。本文从公序良俗原则的立法发展轨迹出发,论述了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风险,并从三个方面指出了正确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孟子道德良心论为切入点,从道德认知偏差、道德理想不明确、道德意志不坚定和道德情感淡化四个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现,并针对其多元成因对症下药,提出要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四个维度来建塑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早已被认定为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一种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方式,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一个社会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要实现法治现代化的目标,中国法治现代化最重要和最艰难的是农村的法治现代化。我国农村的法治存在极大的问题,连基本的法律信仰都没真正意义上形成。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会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 ,宪法的信仰是一个全新的提法。文章提出 ,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是历史的必然 ,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又始于对宪法的信仰 ,进而论证法治是宪法信仰的基础。笔者认为 ,宪法的信仰只能生长在法治的环境之中 ,另一方面 ,中国的法治化也需要宪法的信仰作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