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跨国集团的快速发展,出现卖方作为承运人自己运输货物的现象越来越多。现有国际货物买卖的风险负担规则中,对该种情形下风险负担的规定尚存空白之处,司法实践中出现截然相反的判决。明确分析卖方作为第一承运人时风险转移问题,不仅是对国际贸易法律规范的完善,而且有利于国际经济贸易的顺利发展。要确定卖方作为承运人时风险承担问题,必须明确风险负担规则背后的理论基础,发现风险负担规则存在的瓶颈,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风险转移是指对风险造成的损失的承担的转移,意味着向风险的责任方索赔的权利从卖方转移到买方。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国际货物买卖法需要解决的很重要的法律问题。《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就风险转移的一般原则,风险转移的时间,以及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合理、公平和切合实际的规定,但该公约第68条存在诸多的缺陷,主要在风险转移的时间上偏袒了卖方。采用货物于目的地(港)交付给最后的买方时,为风险转移的时间是比较公平、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透过影响P2P平台违约损失的违约率、违约敞口以及违约损失率三大因素,总结了P2P平台违约的CPD模式(控制违约率)、CRE模式(控制风险敞口)、CLGD模式(控制违约损失率)以及综合风险控制法四种风险控制模式,并研究了这些违约风险控制模式在我国P2P平台的运用,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P2P平台违约风险控制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证券交易双方的市场地位通常并不对等,当目标证券出现违约风险时,持有人只有在发行方实质违约前采取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此时预期违约规则将扮演重要角色.只要持有人已事先预见现实性的违约风险,即可依据预期违约规则预先采取反违约措施或提起预期违约之诉,即使客观违约事实尚未实际发生亦然.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此类...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间货物买卖和交易的日趋频繁,买卖双方越来越关注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当事人采取何种救济措施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论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比较《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并结合英美法和大陆法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比较了不同违约救济措施所适用的各种情形,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违约对标的物风险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是违约.在货物买卖合同得到正常履行的情况下,风险转移的时间按照风险转移规则确定.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违约,时间规则便不适用了,这就是违约对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宣璇 《大众商务》2010,(16):312-312
合同法上违约制度中预期违约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英美法系独创的一项制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我国《合同法》中都吸收了这个理论,并有所发展。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预期违约制度的构成要件及救济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希望在国际货物买卖实践中能更好的保护当事人利益、保障交易安全和顺利进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消费贷款”这一新的信贷品种逐渐为民众所接受,汽车分期付款买卖中保险“问题”也开始凸现,因此研究这一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之。则为保险学人和研究者的责任。本文将对汽车分期付款买卖中的保险利益、风险负担转嫁、投保时的投保人选择、保险事故认定、诉权等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合同法上违约制度中预期违约制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英美法系独创的一项制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我国<合同法>中都吸收了这个理论,并有所发展.本文通过比较研究,对预期违约制度的构成要件及救济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希望在国际货物买卖实践中能更好的保护当事人利益、保障交易安全和顺利进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的创新,在缔造普惠金融规模迅速扩张、小微初创企业增添融资路径的同时,也使该行业风险不断累积。尤其是市场准入规则模糊、小额豁免制度缺失、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的不完备,致使金融投融资者被暴露在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之中。尽管监管层颁布一系列法律规范,但规制实效不佳。对比分析美国和英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应从建立分类准入规则、增设小额豁免规则、规范信息披露和制定"冷静期"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相应规则,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买卖合同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随着商品流通速度的加快,商品流通范围和规模也日益扩大,与之相应的风险种类及其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为了解决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致使标的物毁损、灭失情况下,如何分担损失的问题,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制度应运而生。本文选择了这一论题,主要对买卖合同风险负担的基本问题、我国买卖合同风险负担的规则进行了研究,并针对目前立法的缺陷和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做一点拾遗补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鉴于国际银团贷款数额大、期限长、风险高的特点,银行为了避免信用风险,保障贷款能够及时收回,采用交叉违约条款已成银团贷款实践的惯例.交叉违约条款能够保证银团不迟于其他债权人采取救济措施,保证了行动的及时性,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但近年来,交叉违约条款呈现被滥用的趋势,其公平性遭到众多学者的诟病,认为交叉违约条款是银行利用优势地位置借款人于极为不利之境地的工具.为此,本文将从交叉违约条款的定义和法理依据出发,分析其法律效力和适用范围,试图在不履行主体、违约性质、违约性质及金额等方面对交叉违约制度提出完善性建议,从而限制交叉违约条款的滥用,以保护贷款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抵押权的实现是抵押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在共同抵押制度中,共同抵押权如何实现,其实现规则如何设计更能平衡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利益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对于共同抵押权的实现,通说采"价额比例分配主义".本文通过对各抵押物均设定负担额和部分抵押物设定负担额的不同情况举例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更为简便、实用、公平的实现规则"负担额比例主".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及其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各种因素造成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问题更为严重。我国证券公司的风险主要有业务风险、决策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为了降低风险,我国证券公司必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专门的风险控制系统、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债务风险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并对资产定价产生重要影响。综合使用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股票价格数据,参考Moody's KMV方法构造违约概率指标,研究违约风险与股票收益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在2014年之前,我国A股市场出现过"高违约风险—低股票收益"的"违约异象"。但在2014年之后,随着上市公司债务违约事件出现,违约风险—股票收益的关系逐步扭转,上述异象消失。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是否为国企,会显著影响股票收益对违约风险的敏感性。具体而言,在2014年之后,非国企背景股票的收益率对违约风险变化的敏感性要比国企背景股票高出1倍多。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对无锡市PPP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构建无锡市PPP项目的风险网络,并通过问卷调研量化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强度。分析得出,风险网络中影响力较强的风险节点有政治风险中的政府信用风险、政策法规变更风险、政治决策失误风险;建设风险中的工期延误风险和完工风险;法律风险中的法律变更或不完善、合同违约风险;运营风险中的收费变更风险;金融与市场风险中的市场收益风险、市场需求风险、金融风险以及合作风险等。据此提出加快信息传递与共享、健全信用、监督与考评体系、完善合同管理和风险分担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的情境中,农地确权和非正式规则决定农地产权风险水平,进而影响农地流转租金.通过构建农地确权、非正式规则及其相互作用对流转租金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采用源自山东、陕西762户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农地确权、第三方参与提高流转租金,而农地交易双方互惠关系越密切降低流转租金,且农地确权强化农地交易双方互惠关系对流转租金的抑制作用;违约惩罚条款提高流转租金,降低非正式规则的作用,契约形成过程及有效期内第三方参与具有违约规制功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违约制度是英美法以判例发展起来的特有制度,具有一定的公平、效益和安全价值。借鉴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在适用范围、救济方式和不安抗辨权的适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须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从国际经验来看,包含美国、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助学贷款违约问题。偿还机制与偿还能力不匹配、主观个人诚信问题、违约处罚机制不完善是造成大学生助学贷款贷后违约的重要成因。在还款政策方面,借鉴目前国际主流的"收入条件贷款(ICL)"模式,提供更多还款方式和还款期限选择,同时追踪个人偿还能力;在还款教育方面,协同家庭、学校等各方力量,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在行为惩戒方面,协同政府、高校和银行等主体,优化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坚决有效的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合同法》已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合同法》中同时规定了不安抗辩权制度,由于两项制度有着类似的功用,因此有学者对预期违约制度存在的价值产生质疑,甚至主张取消预期违约制度。概括性地介绍了预期违约制度,分别从预期违约制度法律价值、法律基础以及经济分析的理论角度,论述了预期违约制度在《合同法》中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