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人日记》作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错杂无伦次"是其语言特色,具体表现在遣词用句及标点使用等各层面。《狂人日记》"错杂无伦次"的语用特点不仅奠定了新白话整合多元要素的现代特性,而且贯穿其中的"近语原则"与小说内在的"对话性"精神呼应。  相似文献   

2.
鲁迅《狂人日记》引申出现代文学史"吃人"的母题,这里"吃人"隐喻的是"封建礼教吃人",而新感觉派小说反复书写的"异化"主题则揭示了都市文明对健全人性的压抑。后者可视为对鲁迅"吃人"母题的再叙述。二者都是对消解人性力量的揭露,体现了现实批判意味和创作中作家的担当意识与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五四”前后作家小说中的病态形象是值得分析研究的。本文通过对这一类小说的四位代表性作家鲁迅、郁达夫、庐隐和丁玲同类题材作品的比较分析,指出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创了五四小说的流行叙述模式,并从“‘人自食’的迷失者和超越者”这一角度,分析了鲁迅小说在同时代作家中所达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猛烈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对个人自由精神的戕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吃人"本质,并对温情脉脉的"家"的概念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批判。本文试运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方法中的"陌生化"理论,从"本事"和"情节"两方面,分析《狂人日记》中"吃人"话语的复杂涵义及其对"家"的概念的颠覆与批判。  相似文献   

5.
小说《苦艾》表达了个人在命运面前丧失自由选择的权利时的悲哀,人对"自我"遭遇的默默承受,对"他者"的忘却,甚至最终忘却"自我"的本真存在。本文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分析小说《苦艾》中的人际关系及悲剧韵味。  相似文献   

6.
一、引论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师。他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挣扎奋斗的一生。在所有的著作中,《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用人物自述和多视角叙事等方法,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日记》所传达的信息中,形象的描述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反封建礼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启蒙者以及他的思想特点。极大限度的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的《吉姆爷》讲述了主人公吉姆在遭遇帕特纳号事件之后,漂泊于各港口之间并最终来到了给自己生命划上句号的帕图森的故事。弃船事件留下的阴影加上与周围人的格格不入,让他深感孤独,渴望着他者的认同,同时小说中叙述者马罗反复强调"我们中的一员",传达着一种强烈的种族优势感信号。本论文从帕特纳和帕图森两词的拼写入手,结合康拉德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小说的的主题之一,解读作者创造这两词的独特匠心。  相似文献   

8.
从《红字》看霍桑的超验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他的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独具一格。同时,霍桑也是一位深受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影响的作家,是他们之中的一位杰出代表。1850年出版的小说《红字》是霍桑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代表了他创作中的最高成就。本文从肯定个人的自立、回归精神的家园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来探讨《红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与超验主义哲学一致的思想,以期进一步挖掘这部杰作中文字背后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9.
《阿拉比》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作品,这篇小说是关于一个男孩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梦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的故事。乔伊斯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顿悟"写作技巧实现了自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鲁迅小说中塑造的“狂人”等一系列思想先驱者所反抗过的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依然存在,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将鲁迅小说中的“狂人”群像联系起来认识和分析,有助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鲁迅及其作品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最富争议的一部小说。小说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它那直露的性描写,还在于它是劳伦斯作品中唯一一部三个手稿都正式出版的小说。现在读者通常看到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反复修改并在生前出版的最后一个文本。第一稿《第一查泰莱夫人》于194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第二稿《约翰.托马斯与简夫人》于1972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国内研究界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早已不陌生,但对这部小说的前两个文本却鲜有评论。本文着重比较了小说中重要人物克利福德在三个文本中的发展演变:他从第一稿中的博人同情的战争受害者变成了一个完全被机器异化的反面典型,成为冷酷的非人性的工业化象征。劳伦斯通过不断修改文本中的这个人物形象,更深入地揭露了工业化社会对人性的异化,表达了对和谐自然人性的倡导。  相似文献   

12.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出现的"绿光"是人人都在热衷追逐的美国梦的象征,它是一种梦幻,也是一种欲望,而对盖茨比来说,则是一种信念——期待与昔日恋人黛西重温旧梦的执著,认定爱情坚贞不渝的天真。而他忽略了,他所坚信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令人神魂颠倒的像一个在半空飘荡的色彩斑斓的大气球"——"美国梦"之上的。虽然有着无数追寻着相同"美国梦"的同类,但是却各自自私着、贪婪着、孤独着。这将注定了在这个狂乱的时代里,他只是个孤独的"寻梦人"。而这正是盖茨比悲剧人生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正>好莱坞大多数电影的后期3D转制只需要6周,而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3D版《泰坦尼克号》则耗时60周、花费1800万美元;满足他如此苛刻要求的公司叫做Stereo D。今年3月26日,在《泰坦尼克号》3D版首映式只有36个小时,卡梅隆刚刚从单人深潜器"深海挑战者"号里钻出海面。这位被称为"好莱坞技术狂人"的导演从来都是玩儿真的。从1999年,他使用两台连在一起的笨重摄  相似文献   

14.
朱利安·巴恩斯是英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大师。在他的代表作《101/2章世界史》中,巴恩斯用非线性结构谋篇布局,以《圣经》中的诺亚方舟为基本意象贯穿十又二分之一章故事。在第五章《海难》中将"梅杜萨号"遇难这一历史事件和以此为创作题材的籍里柯的名画《梅杜萨之筏》并置,从而诱发读者审视并思考历史、艺术与真实三者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巴恩斯所倡导的艺术应该是"真"与"美"的统一、现实美应高于艺术美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胡塞尼的处女作,在小说中哈桑一直处于受害者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形象。本文运用他者理论,分析小说中哈桑的"他者"语境和身份,对哈桑在该处境下的悲剧命运进行解读,并剖析了胡塞尼作为美籍阿富汗裔的"我者"身份追寻。  相似文献   

16.
爱伦·坡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以恐怖小说创作而闻名于世,并将神秘与恐怖的文学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誉为"科幻小说的先驱""现代心理小说的开拓者"等。本文以《厄舍屋的倒塌》《黑猫》《泄密之心》《红死病的假面具》等小说为例,探究了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征,分析了影响爱伦·坡恐怖小说创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关于《看不见的人》的研究都是围绕男主人公以及他周围的男人们,而没有关注到其中的女性人物。她们大多是无名无姓、没有自己的声音。本文将借用美国学者Anne Folwell Stanford的两分法,分析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笔者发现黑人女性更多地扮演"母亲"形象,而白人女性大多扮演"诱惑者"形象。她们依然没有摆脱白人男性社会赋予的刻板形象,都是以与男性的关系定位身份,人格化特征不明显的人物。本质上,她们是"看不见的女人"。  相似文献   

18.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人公杰伊.盖茨比是美国梦的牺牲品,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性的色彩,他的经历是美国20世纪前半期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的这种梦想也是美国人当时心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创作独具艺术魅力与文学效应。他在《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使这篇小说成为我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而且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小说《阿Q正传》最充分、最完整地体现了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揭出疾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沧浪之水》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权力"文化对"人性"的扭曲与消解。池大为面对的,不仅仅是"权力拥有者"与"权力消费者"层面,更重要的是需要面对家庭、亲友及整个社会对权力的崇拜心态。当他身处的整个社会都以"权力"作为思维的出发点,来衡量池大为的所谓的健全人格和精神操守时,池大为所有操守的意义都被彻底化解,他与周围群体之间也完全失去了"精神对话"的可能。池大为要融进这个群体,惟有选择屈服。池大为不是屈服于权力,而是屈服于"权力"思维体系即"权力文化"。这是池大为的悲剧,但更是中国传统"权力"文化的悲剧。小说的深刻意义就在于揭示了这种文化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