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西方《圣经》汉译者的翻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时期西方《圣经》汉译者的译作及译论进行分析,从中找出他们在翻译忠实观、"归化""异化"观、文化观、语言观、读者观和主体性意识上的变化。这对宗教经典或其他精典文献翻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韦伯命题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在新教而非儒家社会中产生和壮大,关键在于新教的两大精神特征:一是理性主义,它有助于资本主义组织的构建;二是以救赎为皈依的天职观,它有助于资本的创造和积累.在清教世界中,通过理性主义的引入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组织的形成和壮大,由于世俗贬斥和世俗救赎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形成苦行和成功的"天职"驱动力.相反,在儒家社会中,由信念伦理驱使的价值理性排斥了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理性经济与技术,对待世俗事务不偏不倚的立场抵消了追求世俗成功的动力.但是,韦伯命题也需要重新审视:它有关儒家社会的观点主要源于对早期儒家经典静态而片面的理解,但实际上,不仅原初儒学早就已经摆脱了巫术而渗入了理性思维,而且儒家社会的思想和精神在后来的漫长演化过程中也确立了苦行、劳动和彼岸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资本主义之所以诞生并壮大于西欧社会,是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同时出现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儒家文化同样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儒家社会的集体主义文化比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文化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中国确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不断瓦解着发展中国家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同时促使新文化认同主体出现,突出表现就是以基督宗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扩张与演变,以及英语在世界话语体系中霸权地位的确立,这些现象对我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督城》是一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名著,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该书的作者凡-安德里亚是一位路德宗的神甫,因此他的宗教思想深受马丁-路德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救赎现、教会和圣礼现以及教会与音乐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基督城》的宗教思想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的相同与相异点。  相似文献   

5.
推动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构建"国家治理财政学"是近期我国财政学界的一件大事。如何将具备多学科属性的财政学与国家治理有机融合也是一件学术难事。为了凝聚学术共识,提高理论创新效率,几个基本理论命题急需讨论,它们是:"国家治理财政学坚持什么国家观"、"坚持什么国家治理观"、"国家治理财政是财政的本质还是类型"、"国家治理财政学采用什么研究范式"以及"构建什么主题叙事逻辑"等。在对以上基本命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国家治理财政学的三个可行方向,即坚持财政学的普世性导向、坚持财政学的融合发展方向以及坚持渐进主义的学科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荒原》的救赎主题,神话是必经的门槛。T.S.艾略特运用"圣杯+金枝"的"神话术"构建诗歌的底层思想结构,建立起"救赎"与"再生"的精神联系,并从人类学本体论的高度实现了对宗教思想范畴的反思和超越。而着眼于时间循环和生命周期发展的动态过程,《荒原》的非理性神话结构模式体现着史前宗教的"永恒回归"信仰。返回文化生命之源、重现初始完美之境,人与世界的对立再度化为"统一",神话承载的"死而再生"的生命寓意就获得了永恒性的文化指向。  相似文献   

7.
《圣经》是一扇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学习和掌握一定圣经文化知识,不但可以帮助学习者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也能使我们对西方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促进交流。本文从圣经文化对英语的影响出发,并通过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浅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圣经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和我国的徐霞客都在中华的大地上留下了各自游历的著作。通过对《马可·波罗游记》与《徐霞客游记》著作的异同点的分析,可以帮助我国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及其发展,同时通过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我们也可以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为我们认识西方国家的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这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东北女作家迟子建创作的大多数小说以女性为主人公或以女性视角来叙述,也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但其立场不是为了高扬女性主义大旗,而是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试图破解整个人类如何救赎的问题。基于此,迟子建以《麦穗》等作品对传统观念、习俗等造成的女性不幸进行细致入微的揭示;以《秧歌》等作品对传统男权文化的女性贞洁观等进行解构;以《起舞》等作品对建构两性和谐关系、实现人类救赎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黄成  赵东  江正圣 《全国商情》2012,(3):90-91,93
伯尔曼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依据是西方法律传统长期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宗教和法律有高度融合的历史传统。宗教和法律分离导致了对两者信仰同时衰弱。但西方的这种危机不会重蹈革命覆辙,因为经济交流文化融合不断加深,世界法主体正在形成,人们借助圣灵引导,将形成超越法律和宗教的世界法。  相似文献   

11.
赵虎林 《全国商情》2013,(22):28-30
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也是西方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讨论了西方经典的货币需求理论,然后对这些理论进行分析评价,并归纳出这些理论争论的核心问题,最后以此为基础得出我国制定货币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世界英语理论认为:英语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语言,但英语并不仅仅属于英国,而是属于整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使用英语时,也会让英语浸染上不同文化的色彩。当前,国内高校英语多元文化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难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在世界英语理论指导下开展英语多元文化教学,则可以补上这一短板。本文将阐述世界英语理论,分析当前高校英语多元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如何应用世界英语理论进行高校英语多元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3.
"科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深,越发突显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而科技英语更是得到全世界的强烈关注。为了让全世界了解中国科技文化水平,国家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和研究先进技术,其中科技英语翻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技英语在翻译时需要更加谨慎,它不仅展示了国人的科技英语水平,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文化输出符号。科技英语被当作关键的文化输出载体,他的翻译也必将会受到语境的制约与影响,而对文化语境的研究更是把语境与科技翻译的研究推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本文从语境文化因素以及更正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有利于加深对科技英语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对外科技文化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对基督教的诞生和崛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的诞生受到古希腊俄耳甫斯教的影响,并在传教过程中实现与古希腊英雄神话的视域融合。古希腊神话的英雄观和命运观对社会外部环境和人们内在精神世界施加负面影响,推动基督教攀上西方宗教世界的顶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交流的逐渐深入,在交流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美国、英国三国民众的方位观,尤其是对“东”“西”方位词的观念和内涵的理解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从以上三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入手了解不同语境、不同环境下的“东”“西”方位词观念的差别,对英语学习者理解方向词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争呜的学术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及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生命力及发展中的博养观作初步探析。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生命力自从马克思经济理论产生以来,就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就连信奉西方经济理论的欧美诸国,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把《资本论》看成是一部不朽的经济理论巨著。如果排除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理解过多的制度性局限,…  相似文献   

17.
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广博,同时文化预设现象普遍存在,影响英语专业学生对其理解。《英语国家概况》教材在内容设置上有利于弥补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知识预设的缺失,修正对相关文化预设的曲解。教师应在对某一文化专题进行讲解前进行充分的准备,针对相关课程建立稳定的教学团队,同时注意将课堂教学与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虽然《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结局和《圣经》中的耶稣迥然不同,但他却具有诸多耶稣的特征:一个集圣徒、预言家和救赎者于一身的光辉的人物形象。因此,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把小说《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阐释为《圣经》中耶稣的置换变形,有助于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解析安迪的形象,从而也有益于我们加深对小说中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之一——救赎主题的理解和领悟。  相似文献   

19.
"幸福悖论"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也是正发生于中国相对富裕地区的一个显著性社会现象。不同于经济学主要经由外在经济发展指标去推断个体内心幸福的做法,经由对经济学"幸福悖论"命题的理论反思与发生在珠三角西岸城市顺德"幸福悖论"现象的实地考察,以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思想导线,从社会文化价值整合角度去诠释文化及其向度如何影响幸福以及这种影响背后蕴含的社会治理意义,即对"为什么不幸福、如何才能幸福"做出一个文化层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精读教程)》中的修辞现象比较全面,修辞手法相当丰富,常见于课文的修辞手法有明喻、暗喻、转喻、讽刺、拟人、夸张、对比、反语等30多种。论文仅对教材中较为常见的明喻、暗喻、夸张等修辞格进行列举并加以讨论,帮助学习者自觉熟悉和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