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对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中,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东部地区所受冲击最大。这场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压力为中国调整出口导向战略,优化商品结构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文章试图以宁波为例,对宁波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作了统计分析,然后基于宁波1994年~2008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出口额、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VAR模型,在包括出口结构变化、出口总量增长、经济增长等3变量系统中,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宁波出口商品优化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新-新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CEPII BACI国际贸易数据库1996-2011年我国对十六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微观层面出口数据,将出口增长总量分解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通过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贸易促进机构对我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促进机构对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出口增长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大于集约边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比驻外使领馆对出口增长发挥的效力更为明显;贸易促进机构对中高技术行业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大于中低技术行业产品。因此,我国应增加贸易促进机构的数量,尤其要增设贸易促进委员会。  相似文献   

3.
"市场多元化战略"是我国较早提出的外贸战略.虽然短期内出口市场多元化会阻碍经济增长,但长期内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要保持我国出口收入的稳定增长,就必须继续推行并不断完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协整检验与VAR模型,对云南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大,出口增长不是GDP增长的Grange原因;而进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进、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正> 在改革开放的总政策指引下,我国特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它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市场容量较大的国家,不能选择单一的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但是进口替代要由出口创汇支持,而出口高级化又要以进口替代作后盾。因此,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应在地区之间进行分工,在内地总体上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在特区实行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也就是说要划出实行适应出口导向经济发展的特殊体制和政策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河北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史上,外贸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处于学术争论热点圈中.近几年来,河北省对外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亮点,研究河北区域经济中外贸的特征和它对经济的作用显得很有意义.我们将根据协整理论,利用河北省1985-2004年的统计数据,对河北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内出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经济增长促进出口的增长,但是,出口对经济增长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出口开放对中国沿海城市规模增长同时存在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利用长三角城市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了出口开放对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一方面,出口开放提高了工业集聚程度,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城市规模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出口贸易结构却限制了服务业发展及其对城市规模增长的促进作用.劳动力成本提高与城市规模扩大显著负相关,政府支出对城市规模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旅游业和绿化水平相对滞后不利于城市规模增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它也是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中三大需求作用的实证分析——以天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天津1980~200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推进天津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从长期来看,天津消费、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消费对同期的天津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投资和出口带动了后一期的经济增长。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主要的作用,其次是投资和出口贸易。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了利用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发展,促进天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梁滢 《经济论坛》2011,(6):26-29
近年来加工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增长,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加工贸易贡献作用的看法不一。本文通过VAR模型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加工贸易进口与我国GDP增长做了动态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加工贸易出口与加工贸易进口长期都会促进GDP的增长,但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因此,进一步加快加工贸易的升级转型,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加快我国经济增长转变方式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天津1980~200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天津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从短期来看,出口对同期和后一期的天津经济增长都具有促进作用;从长期来看,天津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天津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互为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促进天津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福建省出口的相关数据,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对福建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发现,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及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与福建省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关系;工业制成品出口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初级产品及中间产品则抑制了福建省经济的增长;反之,福建省的经济增长也实现了对初级产品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深入调整出口企业结构、进一步平衡地区出口贸易、逐步调整经济政策等建议以期能够促进福建省出口贸易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构建出口技术复杂度新型测度指标的基础上,对50个国家1995~2006年的金属制品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测度。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动态OLS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出口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双向负影响,发达国家的出口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双向正影响;经济增长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双向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双向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双向促进作用;经济增长与出口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深化的动态作用分别呈现倒U型和η型,越过顶点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收敛性,而出口越过顶点后进入负作用阶段时,出口扩张的负作用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78~2004年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进一步以协整分析技术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对外贸易的两个方面———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效应。文章得到以下结果: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进出口贸易增加的格兰杰成因;长期内,出口、进口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且进口较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强;短期内,出口几乎不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而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缪维佳 《时代经贸》2010,(10):68-69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出口、进口、实际汇率与FDI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四者之间长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其中,长期内出口对进口有促进作用,短期内进口对出口有促进作用,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都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而长期内进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对进口具有替代作用。实际汇率的升值对FDI有抑制作用,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小企业全球地位的逐渐增强,促进中小企业的出口,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增长、增加利润,而且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本文从中小型企业的自身优势及出口特点出发,提出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战略联盟策略、以电子商务拉动出口策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及利用成本策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出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提高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也有助于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提升。另外,其对农村劳动者正式教育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城镇劳动者,而对农村劳动者脱产职业培训的促进作用却显著小于城镇劳动者;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对辅导班教育投入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基本教育投入。上述结论意味着,引导我国出口结构向具有生产率优势的行业转变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的出口、进口、实际汇率与FDI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四者之间长期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其中,长期内出口对进口有促进作用,短期内进口对出口有促进作用,出口和进口的增长都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而长期内进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又对进口具有替代作用.实际汇率的升值对FDI有抑制作用,实际汇率的稳定有利于吸引FDI.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通过率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出口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出口规模由1978年的14亿美元迅速扩大到2000年919亿美元,有力地带动了我省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在出口贸易高速增长的背后,  相似文献   

19.
二重经济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二重经济开放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考察了二重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出口数量的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不明显,而出口质量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区际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上,出口开放与区际开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即区际开放强化了出口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出现的高额外贸逆差,特别是2 月份当月史无前例的79亿美元逆差,引起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四下寻找答案:是2004年下调出口退税率使得出口增长滞于进口增长?是加入WTO后进口关税进一步调低以致进口猛增?还是在频繁的贸易摩擦之下我国外贸导向正在发生转向? 很多人都认为,出口导向战略是中国改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