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雪娟 《北方经济》2006,(11):17-18
草原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从草原面积来看,我国是草原大国,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从人均占有草原资源来看,我国又是草原小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在我国,如何保护好、建设好草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11.82亿亩草地.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7%.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0%。内蒙古草地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世界上草地类型最多,保持最完整的草地之一。有驰名中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和鄂尔多斯草原:广阔的草原不仅是国家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而且还具有保护陆地生态环境的多种生态功能。因此.用好、管好、建设好草地资源.使它地尽其力,永续利用,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3.
冯雪娟 《北方经济》2006,(22):17-18
草原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重要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从草原面积来看,我国是草原大国,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位;但从人均占有草原资源来看,我国又是草原小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所以,在我国,如何保护好、建设好草原显得尤为重要. 一、呼伦贝尔草原的主要作用 呼伦贝尔市草原总面积112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833.33万公顷,占内蒙古草原总面积的11.4%.美丽的草原本身具有生产和生态的双重功能,在为人类提供畜产品的同时,也发挥着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
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了肉牛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后,进一步提出了在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了肉牛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后,进一步提出了在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采取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可利用草原的90%以上退化,70%以上的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我国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是对于以养殖牲畜为生的牧民来说,草原保护必然会影响到牧民的收入和生活,随着各种保护草原措施的实施和深入,农牧民急需富裕与草原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保护草原与农牧民收入之间的矛盾、现代的饲养技术与农牧民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草原保护与农牧民收入已经成为草原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总结赤峰市在协调草原保护与提高农牧民收入实践方面的做法,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采取的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据农业部统计,目前我国可利用草原的90%以上退化,70%以上的草原严重退化。草原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我国加大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是对于以养殖牲畜为生的牧民来说.草原保护必然会影响到牧民的收入和生活,随着各种保护草原措施的实施和深入,农牧民急需富裕与草原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保护草原与农牧民收入之间的矛盾、现代的饲养技术与农牧民素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草原保护与农牧民收入已经成为草原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总结赤峰市在协调草原护与提高农牧民收入实践方面的做法,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草原是绿色生态屏障,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是种质资源库和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对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保持边疆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丰富的草原资源,草原总面积为4亿多公顷,居世界第二。作为我国陆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草原大面积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影响农牧民收入的增加,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草原是绿色生态屏障,是畜牧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资源,是种质资源库和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加强草原的保护建设,对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保持边疆稳定,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天然草原面积11.8亿亩,占全国草地资源总面积的20%,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7%,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9.54亿亩,占全区草原总面积的81%。天然草原不仅是我国北方地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屏障,而且是自治区畜牧业发展和牧民赖以生牧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繁荣,关系到祖国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是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武文斌 《发展》2013,(2):29-29
《甘肃省草畜平衡办法》和《甘肃省草原禁牧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两部贯彻实施《草原法》和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加强草原保护工作,控制草原超载过牧的政府规章。它的出台。将对依法保护甘肃草原生态环境,维护草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方经济》2011,(23):44-48
天然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原畜牧业不仅是牧民的重要生产活动和主要生活来源,也是草原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主要动力和源泉。近年来,随着以超载过牧为主的传统草原畜牧业的加速扩张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造成草原生态功能逐渐减弱、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益日益下降、牧民收入增长减缓,进一步加剧了草原生态、牧区生产、牧民生活的“三生”矛盾。虽然国家和自治区十分重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推行了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4.
黄河首曲玛曲县实施草原围栏工程,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对草原和牧民的有效管理,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草原生态保护政策措施,但由于黄河首曲的地理特点以及人口增长带来的草场面积失衡等问题,尽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生态修复与治理成效并不显著。玛曲县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政府和社会各层次共同努力,其生态环境好坏对黄河流域乃至中华民族的发展都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因此,通过对草场围栏给黄河首曲带来的生态影响及现有管理措施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针对黄河首曲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哈斯  周娜 《北方经济》2012,(13):39-40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退牧还草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后,国家做出的又一保护草原生态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广大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对于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牧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近期,自治区发展中心参加了由自治区政府研究室组织的调研组,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草原生态和草原资源是自然生态和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我国是草原大国,草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二,草原生态的有效保护和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岩溶地区草业和畜牧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岩溶地区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生活较为贫困。在岩溶地区结合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发利用岩溶地区草地资源,实施天然草原恢复和草场建设,发展草业和畜牧业,是推进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对加快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我国进行草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国政府针对于当前内蒙古的生态发展实际,实施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建设了多项生态保护工程,在积极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也对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的内容及实施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新局面,从而总结出了内蒙古生态保护工程对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果断措施,禁止采集发菜,取缔发菜贸易,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以保护生态环境。 国务院《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发菜、甘草和麻黄草是国家重点保护、管理的野生固沙植物,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草原地区采集发菜、滥挖甘草和麻黄革的现象十分严重,导致草场退化和沙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农牧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在一些地方还影响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通知明确,依据有关规定,将发菜的保护级…  相似文献   

20.
草原生态系统是西部地区分布最广也最易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因而成为整个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要对中国西部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建设,人们需要明确草原的作用,探明草原生态环境的现实状况、现存问题及其诱因,进而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坚持恢复植被和保持水土,阻止土地进一步沙漠化。同时,要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经济发展并重,促进中国西部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