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2年7月18日,爱建信托推出首只资金信托产品开始计算,到2003年4月30日,共有43个信托产品问世,融资规模接近100个亿……  相似文献   

2.
2月27日,在起始推介日一周之后,陕西电力资金信托产品已销售3000多万元,其中80%-90%为居民个人购买,陕西省民间资本开始趋向信托产品,陕西电力资金信托引爆了民间投资。信托产品兴奋了投资者的神经 2月21日,西安继2002年12  相似文献   

3.
自2007年3月1日起实施的<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一年多以来,我国信托业迈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突出表现在信托产品创新十分活跃,可以说信托行业的发展之路就是信托产品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从《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分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信托投资公司相继开展了不断创新活动,特别是2002年7月18日《信托公司资金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更是激发了各信托公司的创新热情。从首个资金信托产品——上海爱建信托的“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推出以来,先后有24家信托投资公司推出了59个信托品种,信托资金的规模超过75亿元。这些信托产品投资的领域非常广泛,从市政设施建设、房地产到能源电力、教育、消费信贷等各  相似文献   

5.
2003年6月26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了《财产信托合同》和《信托财产委托处置协议》、《优先级受益权代理销售协议》。备受瞩目的“华融资产处置信托”项目正式设立。这是自信托公司获准重新登记以来第一个规范意义上的信托产品,被称为国  相似文献   

6.
自我国金融业"一法两规"出台后,特别是2002年7月18日《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以后,信托市场掀起了创新浪潮,其中信托创新最活跃的表现形式是信托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3月1日起实施的&lt;信托公司管理办法&gt;和&lt;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gt;(以下简称“新办法“)一年多以来,我国信托业迈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突出表现在信托产品创新十分活跃,可以说信托行业的发展之路就是信托产品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05,(4):66-66
2004年我国信托业发展迅速,各种新型信托产品不断推出。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信托业共发售各类信托产品336只,总规模近340.7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约149.3%和184.5%。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1”和“831”等房地产开发抑制政策,令房地产信托业务获得了高速发展的空间。2004年.各信托公司共发行各类房地产信托产品89个,比2003年增长了37%.占全年信托产品发行总量的22.47%,  相似文献   

9.
200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正式生效,加上已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这“一法二规”共同构成了我国信托业的三大法律基石。在此基础上,全国各地的信托投资公司广泛开展了金融创新活动,推出了多种信托产品。2003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全国累计发行集合资金信托产品139个品种,共募集资金约101亿元。虽然集合资金信托市场刚刚形成仅一年,但由于其产品备受投资者青睐,现在已经成为企业融资渠道之一。在已发行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中,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的占了很大比…  相似文献   

10.
《技术经济》2015,(8):102-106
以2009—2013年中国境内发行的房地产信托产品为研究样本,基于CAPM进行风险分类,系统研究了中国房地产信托产品风险溢价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房地产信托产品风险与信托发行期限和发行地区显著正相关,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年增长率和投资领域负相关;与保守型房地产信托产品相比,冒险型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风险特征更为明显;受发行条件和预期收益的影响,房地产信托产品风险与信托规模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邢成  李旸 《经济导刊》2006,(5):70-75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信托业在经历了不平凡的2005年之后,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和理性。据统计,2005年国内共有50 家信托公司参与发行了477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规模为499.04 亿元,实际成立的信托产品475个, 信托资金成立规模485.84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与2004年同期相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在邓小平总设计师亲自关怀下、由荣毅仁亲自创办,曾经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现在,中信集团公司作为国内首批试点控股公司,按照分业管理原则,将信托业务进行重新整合。中信信托公司经过整顿及重新登记,集中受理经营信托业务。并于2003年2月18日推出了“康居工程”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产品,在中国农业银行的4个营业网点进行销售,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记者对中信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部经理王海波和综合管理部经理王道远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在邓小平总设计师亲自关怀下、由荣毅仁亲自创办,曾经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现在,中信集团公司作为国内首批试点控股公司,按照分业管理原则,将信托业务进行重新整合。中信信托公司经过整顿及重新登记,集中受理经营信托业务。并于2003年2月18日推出了“康居工程”系列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信托产品,在中国农业银行的4个营业网点进行销售,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记者对中信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部经理王海波和综合管理部经理王道远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14,(2)
正近日因"7000万嫁女"而名噪一时的煤老板邢利斌,其所属的联盛集团而今深陷"债务门",公司金融负债接近300亿元。其中,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山西福裕能源项目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因联盛集团被曝出10亿元信托兑付危机事件,使得社会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信托产品的安全性上。根据普益财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20日,已有16只集合信托产品被曝出现问题,除涉煤信托外,在房地产、基建、艺术品领域均已出现信托风险事件。针对目前信托业暴露出的兑付问题,"我的律师网"特邀相关专家、律师发表了法律意见。  相似文献   

15.
浅谈信托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 《经济师》2004,(1):275-275
文章讨论中国信托行业发展前景问题。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集中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集中研究我国信托行业的发展现状与信托产品成为热门投资品种的原因 ,从三方面着手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信托行业发展的必然。第二部分集中分析信托行业的发展前景 ,从信托功能可以运用的几个方面着手 ,展示了信托行业发挥其作用的几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在成功发行国内首个房地产资金信托产品的基础上;根据投资者的投资理财需求,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将隆重推出上海磁悬浮交通项目股权信托受益权投资计划。该产品规模为1.88亿元人民币,期限为18个月,年收益率预计为3.8%。本产品具有期限短,收益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自《信托法》的颁布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修改,尤其是发布和实施2002年6月26日发布、7月18日施行的《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全国已经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开发信托新品、重塑信托业形象具务制度上的条件,全国的信托投资公司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信托产品,为国内的资产管理市场增添了一道亮色.但复出后的信托业仍然步履沉……  相似文献   

18.
自《信托法》的颁布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的修改,尤其是发布和实施2002年6月26日发布、7月18日施行的《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全国已经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开发信托新品、重塑信托业形象具务制度上的条件,全国的信托投资公司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信托产品,为国内的资产管理市场增添了一道亮色.但复出后的信托业仍然步履沉…………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房地产信托市场现状 经历了2004年、2005年的迅速发展,虽然,我国的房地产信托市场受到国家212号文件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波动,但影响并不足以阻止房地产信托市场的宏观发展。2006年1至3月,房地产信托市场相继推出了23个房地产信托产品,总资金规模达31.67亿元。并且信托资金的投向涵盖了当前房地产投资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从土地开发到物业管理,从普通住宅到商用物业;信托资金的运用方式也多种多样。从集介资金信托到财产信托,从贷款信托到股权、受益权信托房地产信托涉及信托机构、房地产企业和投资者三方。目前房地产信托市场的繁荣景象,正反映了房地产信托融资的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2006年3月23日,来自25国家150家企业的300多位知名房地产开发商、不动产投资者和基金会聚上海,出席2006年3月27号至30号在举办的“2006年中国房地产投资世界峰会”。论坛上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以及房贷证券化等房地产金融议题成为中外地产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业内预计,2006年国内将有更多商业房产项目通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形式在港上市融资。这充分说明了房地产信托融资在我国的巨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伞形信托作为创新融资工具,从兴起到退出只有短短6年时间,且就伞形信托对A股市场的影响,现存研究仅从股市波动性方面对关伞形信托进行了定性的分析。本文认为研究伞形信托对A股的影响应当从股市的波动性和流动性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比2015年4月17日叫停伞形信托前后的股市表现,反映出伞形信托对A股市场的作用,并反映出伞形信托退出证券市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