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峰 《全国商情》2005,1(5):34-35,59
随着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发展,中国旅游规划粗放型的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本文分析了中国旅游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概念性旅游规划引入到中国旅游规划中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略论旅游规划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是旅游目的地成功开发的前提保障,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规划市场需求旺盛,但是旅游规划的实施落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针对目前我国旅游发展“重规划,轻实施”的现象,从规划委托方,规划编制单位以及社区3个角度对旅游规划实施不利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试探性的提出了提高旅游规划质量,强化规划落实实施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国内有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对旅游概念规划的概念界定、与传统旅游物质规划间的关系、基本内涵研究以及主体内容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最后对目前旅游概念规划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旅游规划需要新理念--旅游规划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我国旅游规划工作能够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前进,旅游规划的编制迫切需要理念的创新,从“新理念是发展的需要”。“进步带来的挑战”、“旅游概念是旅游规划的核心”三个层面,以层层推进的方式,着重阐述了应对挑战寻求突破的学术基础,并进而阐释了有关“概念性旅游规划”的创新性理论。  相似文献   

5.
旅游哲学观与规划方法论——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旅游规划领域面临的思想理论问题,围绕旅游、旅游资源、旅游规划三方面,论述了旅游的起源、动因、作用、演化趋势、理论基础,提出了旅游与旅游吸引力"时空异化"和"时空强化"的两大特性,以及闲暇游憩学为龙头的旅游理论;论述了旅游资源与风景资源的区别联系,指出了旅游资源及其生命力"无中生有"和"不断变化"的两大特性;阐述了旅游规划的根本原则,旅游规划与风景规划、城市规划的差别,创立了以旅游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力为核心的AVC旅游规划理论与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6.
“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已在旅游行业中形成共识。目前我国旅游规划总体质量偏低,很大程度上与旅游规划单位不承担规划实施后果的无风险经营有关。有必要在旅游规划市场中引入风险经营机制以规范旅游规划市场,以促进旅游规划质量总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的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国外社区旅游规划基本理念的发展历程,并就社区旅游规划涉及到的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念进行评述;通过评述国外社区旅游规划理论研究的基本趋势及主要理念,以期对中国社区旅游规划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旅游规划监理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旅游规划市场的业主与旅游规划编制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的多向性是旅游规划产品质量问题的根源;建议构建旅游规划监理制度来弱化旅游规划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讨论了其实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旅游规划资料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规划资料是抽象化的旅游资源,认识旅游规划资料的基本特征,全面收集资料,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是制定高质量旅游规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规划内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对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主要是:对国外成果、经验的介绍,规划的理论、方法和模式以及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现状与问题的总结。从总体上看,我国旅游规划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旅游规划中商业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期工作,旅游业要发展,规划要先行,然而旅游规划中的商业行为容易将规划工作引入误区,必须认真研究,制定对策,使旅游规划真正起到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休闲旅游驱动森林旅游景区旅游规划模式演进。“三析五构”旅游规划模式注重社会发展导向,包括旅游环境分析、旅游资源评析和休闲旅游市场分析的“三维一体”系统评析,以及包含旅游规划理念体系、旅游规划目标体系、旅游功能区划体系、休闲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支持体系的“五位一体”体系构建。以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为例对此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试论旅游规划的管理功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旅游地的开发程序着手 ,指出了旅游规划通过反馈机制对旅游地起到动态性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作用 ,具体分析了旅游规划对旅游地管理功能系统的四个管理层面 ,并就其运作的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人类学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大量的旅游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旅游规划专家们只是注重旅游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因而,在规划中提出了很多发展旅游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措施,而忽视了旅游对旅游地的文化影响,对如何保护旅游地的文化,很多的规划文本都没有涉及。我们运用文化人类学中文化涵化和变迁等理论和方法,对旅游地开发后可能出现的文化影响进行评估与分析,进一步提出在旅游规划中对旅游的文化影响进行监督和调控的一般方法,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规划开发观念和模式的变化与发展,相应的综合评价工作应从观念、内答和万法上进行改进,以满足旅游规划开发的需要。具体探讨了3个改进途径:创新观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统计处理专家评估意见;以灰色聚类分析评价模型取代加权平均法获得综合评价值及多层次评价结果。文中论述了旅游规划开发观念模式所经历的3个阶段,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3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观念和方法上均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旅游形象塑造已成为地区旅游业增强竞争优势的手段。本从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江北区旅游资源状况和旅游发展现实,详细阐述了江北区旅游形象策划的相关内容,包括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主题旅游形象的定位、旅游形象塑造和推广的措施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