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法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必要性债权人是企业的重要投资者之一,公司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投资者的保护。法律之所以应该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原因在于公司的两种资金提供者———股东和债权人,往往会存在利益冲突。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公司决策的最终决定权往往在股东手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即社会公共利益,就具有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众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 人们创设公司法人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投资,发展经济、造福人类。在这一制度下最大的直接受益人是公司的股东,尤其是公司的大股东。因为在现行的公司法律框架下,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利益平衡体系是倾斜的。首先是传统的公司法是以保护股东利益为核心的,在贯彻两权分离原则时,股东是居于优越地位的。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本身对股东不放弃或假放弃出资的直接支配权和控制权,没有设置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制约措施。另外,公司法人制度中潜藏着一种道德风险因素,公司法人制度本身缺乏实现其原本应该得到很好贯彻的公平正义的社会伦理价值目标的有力措施。 正是由于公司法人制度在法律上仍有着这些弊端,所以一方面要在法律上运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来刺破公司的面纱,保护被侵害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应该在公司治理层面设置良好的制约机制,防止大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公司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法律基础 ,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公司法律问题 ,是推动企业改革走向成功和保护广大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需要。本文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提出及其与国家股权的关系、公司合并、公司有限责任的限制等三方面 ,分析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对确认公司法人所有权的合理性 ,以及在公司合并和有限责任制的运用中如何更全面地保障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对资本制度的改革并不意味公司资本的关键作用丧失,资本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在《公司法》理论上仍然是合理和必要的。债权人对未履行出资义务股东的直接请求权体现出《公司法》规则在寻求一种公司债权人利益和股东有限责任之间的平衡机制。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属于《公司法》法定责任,股东在履行该法定责任时不应当受出资期限的限制,股东出资已然丧失法律赋予的期限利益时不应再对其追加未出资的利息责任。  相似文献   

5.
债权人可以通过民法、合同法、担保法、破产法等法律得到保护。初看来。公司法与债权人的保护似乎没有很大关系.因为公司法主要调整公司内部的组织和行为,而公司的外部经营活动分别由其他不同领域的法律来调整。但是,无论是以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还是以强调利害关系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所有国家的公司法或多或少地涉及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公司法人人格是指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享有民事权利和独立承担民事义务的主体资格.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disregardofcorporatepersonality),又称为"刺破公司的面纱"(piercingthecorpration'sveil)或"揭开公司面纱"(liftingtheveilofthecorporation),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立的一种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司债权人是指与公司发生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并持有权利的特定主体。实务中,债权人作为公司的外部利害关系人,所享有的权利极其有限,处于被动地位;而股东却可以拥有参与股东大会等诸多权利,积极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危害债权人利益的潜在因素包括诸多方面:①在某些情况下,最低资本制度会对债权人传递误导性信息。尤其是在出资存在欺诈的情况下,将严重侵害债权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熊进光 《企业经济》2004,(9):155-156
公司因其经营失败或其他原因而终止解散时应依法进行清算,以体现出对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均衡保护。应以公司法的修改为契机,通过建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完善公司终止时的非破产清算制度,以及确立人民法院在债权人利益保护中的最终地位、充分发挥司法审判的功能等途径来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公司作为法人,其基本特征是团体性、独立人格性。由于公司法人制度本身对于股东不放弃或假放弃出资的直接支配权和控制权没有设置必要的预防措施与制约措施,股东直接支配公司财产、并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众利益时,被侵害者由于只同公司存在法律关系,而难以得到切实的救济办法,股东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甚至公共利益)也失去了传统法人制度安排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一人公司是各国公司法普遍承认的一种公司形式,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修订后正式确立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地位.然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在存续过程中,由于其股东的唯一性和产权结构的单一化,很容易产生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现象,使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国《公司法》从公司制度的设计上采取有力措施对一人公司进行规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2005年制定的《公司法》将一人公司正式"合法化",初步构建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我国《公司法》对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法律保护缺乏专门规定,无法满足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要求。如何在保护一人公司的前提下更为有效地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是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人公司公司设立阶段的债杈人法律保护制度是公司法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第一道屏障,即在一人公司公司设立条件和程序上充分考虑可能出现和危及债权人利益的各种情形,并设计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强化对一人公司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论出资瑕疵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资是股东对公司应尽的基本义务,但股东出资瑕疵、侵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现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相当普遍。本文围绕债权人利益保护与平衡问题考察了出资瑕疵股东的民事责任。本文认为,基于法定义务,出资瑕疵股东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价值在于可以由法院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让公司股东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以保护债权人利益。作为公司债权人的商业银行,更应关注此制度,充分利用人格否认制度维护信贷债权。本文通过分析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价值及适用条件,有针对性地研究人格否认制度在银行债权保护中的具体适用情形,以有效维护银行债权。  相似文献   

15.
公司合并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也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对我国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公司合并中,涉及到原有公司股东权益保护、公司员工利益,而且对公司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重视,原因在于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即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债权人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意味着原则上公司的债权人不能对股东提出请求,只能和要求公司偿还债务.因此在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前提下,如何使公司合并不对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收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对合同合并中对债权人的保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毛琬娇 《上海企业》2022,(10):76-79
资本维持原则是公司三项资本制度之一,在保护各方利益、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资本维持原则下形成了一系列法律规则,贯穿于公司设立到运营,涉及公司、股东、高管、债权人等各方利益主体,各市场主体应明晰相关要求,做到合法合规经营公司、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7.
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以损害公司和债权人利益现象接踵而至,各国立法或实践纷纷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对公司人格独立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加以修正和补充,以平衡公司与股东的权利和股东与债权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一人公司制度为国有独资公司提供了公司法上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国有独资公司股东的特殊性,使得基于传统公司法对一人公司的多种规制在适用于国有独资公司时却出现了诸多障碍而达不到保证公平与交易安全的目标,只有在一人公司制度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法律对策才能真正使国有独资公司得到有效的规制:才能使其债权人利益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9.
曹晖 《会计之友》2008,(35):105-106
公司资本制度是公司制度的基石,对于实现保护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的公司法宗旨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原有的公司资本制度存在很多的缺陷,《公司法》的修订为我国公司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高度集中是中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在证券市场领域的必然反映,完善公司治理关系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由于政府对证券市场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脆弱,法律对正当权益的保护和救济不力,极易出现大股东操纵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完全成为控股股东进行融资和市场运作的工具,中小股东及债权人成为控股股东获取利益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