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加工食品中呕吐毒素污染水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酱油和豆腐乳中呕吐毒素免疫学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并首次调查了市场上酱油、豆腐乳、豆腐和大豆中呕吐毒素的污染水平,分析并证实了豆腐乳中呕吐毒素的污染主要来自原料豆腐隙头仍是大豆)而不是生产加工过程,酱油中呕吐毒素污染主要来自原料大豆。因此对大豆加工食品中呕吐毒素的污染控制,重点应放在原料大豆。  相似文献   

2.
呕吐毒素,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赤霉病小麦中最主要的真菌毒素,因此成为面粉中重要污染毒素。本文研究分析了呕吐毒素的产生与危害、污染状况与限量标准及对毒素的降解。旨在为合理应对毒素污染、减少危害、保证食品安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内蒙古海拉尔地区呕吐毒素含量不同的2份小麦样品中呕吐毒素在小麦各部分的分布规律发现,小麦麸皮和麦麸中呕吐毒素的含量明显高于皮粉和心粉,在皮层呈现明显的富集现象,含量由外层向内层呈递减趋势,但不是严格的层层递减。小麦制粉后能使呕吐毒素有所降低,但原粮小麦中DON含量是否达标仍直接影响着加工后面粉的卫生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4种处理方式杀灭小麦粉中虫卵的效果。方法:以撞击杀虫机杀虫、烤炉烘烤、冷藏、冷冻4种处理方式为实验组,以未经处理常温储存的小麦粉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小麦粉储存过程中多久生虫。结果:在室温下,撞击杀虫机杀虫处理后的小麦粉储存58 d以上才生虫,烤炉烘烤处理的小麦粉、冷藏以及冷冻的小麦粉储存116 d以上仍未生虫,而对照组4~8 d就生虫,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撞击杀虫、烤炉烘烤、冷藏和冷冻均能明显抑制和杀灭小麦粉中的虫卵。  相似文献   

5.
小麦和小麦粉中面筋含量直接影响小麦和小麦粉的品质。对小麦以及小麦粉中面筋含量进行相关探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小麦以及小麦粉中面筋含量测定的精确度,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出入境粮谷中呕吐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了两种采用免疫亲和净化及固相萃取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谷中呕吐毒素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0.1 mg/kg,相对标准偏差8.40%~9.79%,回收率80.0%~95.0%.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满足出入境检验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 传统的小麦加工技术已不能适应各方面的需求,因此,一般面粉厂除清麦、制粉外都增设了面粉后处理工段,进行成粉的拼配、筛理、磁选、杀虫等物理、化学处理,优化各种性能,制成各种专用小麦粉。其中各类面粉品质改良剂的使用成为一个主要方面。目前,各种专用小麦粉的制粉工艺技术主要有两个方面:磨好配制专用小麦粉的基础面粉;选好、用好面粉品质改良剂(添加剂)。 磨好基础粉是做好各种专用小麦粉的基础,各种专用小麦粉的基本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杜伦粉、高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陈皮粉、生姜粉、水、食用碱和食盐为辅料,对陈皮生姜意大利面进行了研制。通过实验得出了陈皮生姜意大利面的最佳工艺配比,即小麦粉、陈皮粉和生姜粉的比例为95∶2.5∶2.5,食用碱、食盐、水的添加量分别占小麦粉、陈皮粉和生姜粉总量的0.2%、3%、42%。  相似文献   

9.
谷物中霉菌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霉菌污染谷物后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谷物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等过程中都受到霉菌的污染,只有通过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谷物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本文综述了谷物中霉菌毒素及毒性危害作用,分析了我国谷物中污染较高的几种霉菌毒素,以及霉菌毒素的去毒方法、检测方法和控制方案,旨在为谷物的霉菌毒素防控及食用安全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日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并要求实施《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方法》,以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从而使备受社会关注的小麦粉不正常增白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国家食品添加剂委员会于1990年和1996年先后两次发布了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