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然而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河南双汇的"瘦肉精"、立顿奶茶中的"灭多威"、还有最近的"毒饮料"事件,食品企业的危机越来越引起社会媒体和政府的关注,现今如何让人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已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爆发,如果处理不当,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甚至引起社会恐慌,造成社会危机。文章结合国内外食品企业危机管理的现状,以食品企业危机管理为落脚点,指出目前我国食品企业在危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为之建言献策,以期对食品企业在危机事件处理提供理论支持,使企业快速平稳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我国食品企业的危机事件屡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在食品企业内部危机防范管理意识低下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危机工作,成为了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将结合食品企业的安全危机,简单探讨如何进行安全危机预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食品安全危机频发,不仅给国民的健康造成巨大伤害,也使得国民对我国食品安全失去信心。在社会责任视角下,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对食品安全认知倾向有关键性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政府监管和媒体监督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致力于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且要落实执行,企业应将向消费者提供安全食品为己任,新闻媒体应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食品问题的出现率越来越高,食品问题的频发引发人们对企业食品管理问题的重视。食品是民之根本,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条件。人们对于食品的需要从之前的温饱转向了小康,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钮小萌 《商场现代化》2012,(27):315-316
我国接连出现的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是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表现,食品危机不仅对企业,而且对整个食品产业都有一定的影响。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来减少食品危机带来的损失,在现阶段尤为重要。食品安全由于其自身特有的敏感性特点,一旦发生危机便将产生无法估测的效果,其所产生的效应将会无尽扩散,因此如何紧急快速的应对显得非常重要。故笔者对于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食品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食品化工企业的发展,为了迎合消费者,占领市场,食品种类不断增多,也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也有所欠缺。文章以加强监管力度为出发点,对食品安全管理对策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食品质量保障与安全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标准,不仅关系到民生,而且关系到食品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我国社会稳定发展产生影响。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不断增进,我国食品领域也在不断地进步,食品企业对我国发展贡献越来越大。由于生产管理因素不足,食品安全问题时常发生。新时期下,为了有效控制食品安全问题,使食品企业顺利发展,本文对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进行论述,提出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庆南 《商》2014,(28):176-176
“民以食为天”,食品作为人类的必需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健康。食品安全问题与人类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既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本文从伦理学角度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认为只有食品生产企业从自身抓起,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减少食品安全频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质量和卫生问题一直都是民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公众媒体不断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因此,国家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处罚力度,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食品生产及加工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投入更多成本来研发、引进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借此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同时,国家和民间也建立了更多的食品检验机构,以确保食品检验快速、有效。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食品检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食品行业发展趋势,进而对我国未来食品检测仪器的发展做出趋势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博 《北方经贸》2014,(3):49-5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经济稳步增长,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对消费品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食用性消费品越发重视。而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企业危机屡见不鲜且层出不穷,如何在这些危机中转危为安是每个食品企业的必修课。"速成鸡"事件中,肯德基成功的危机公关,给我国食品企业危机公关工作带来一些启示:要有危机公关意识;要有危机管理机制;要有危机公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