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在食品卫生检验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终将达到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的目的。快速方法包括选择鉴定用培养基法、即用型纸片法、免疫学技术、细菌直接计数法、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等。本文对上述各种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形态检查和生化方法,其准确性、灵敏性均较高,但涉及的实验较多、操作烦琐、需要时间较长、准备和收尾工作繁重,而且要有大量人员参与.所以,准确、省时、省力和省成本的快速检验方法是食品微生物检测领域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运用快速检测法不仅可检测出食品中的微生物,提升检测效率,还可确保人们的健康与食品的安全。本文主要探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快速检测方法,以此提升食品的安全性,推动食品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我国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食品微生物检测也由传统的培养方法向分子水平过渡。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的研究分析可知,可以利用这种先进的快速检测技术来检验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本文归纳总结了几种不同的PCR技术,旨在提供一些关于食品微生物的快速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食品安全,因此非常有必要做好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但以往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比较复杂,很难满足现代食品检验的检测流程,因此应积极引入快速检测法。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较为常用的几种快速检测法,希望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探究近年来我国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趋势及应用问题,对于创新微生物检测技术、增强食品安全检验意识的重要性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基于微生物法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生物素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生物素时其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7,平行测试的RSD为2.89%-4.92%,加标实验回收率在90.3%-97.3%之间。与传统国标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缩短了实验周期,提高了效率。与试剂盒法相比,该方法的准确度和重现性良好,且经济实用,适合在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微生物检测技术概论及重要性,阐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相关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酶也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加速水解、氧化、合成三种化学反应。微生物酶是现代一种安全、效率高的生物技术,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我国的食品加工与检测技术,同时促进我国食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笔者就微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叙述,并提出微生物酶技术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期能更好地促进微生物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快速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目前常见的免疫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传感器、代谢技术等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色谱检测技术对粮食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粮食产品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真菌毒素的检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色谱检测技术就是一种高效、稳定、高灵敏的检测技术,成为粮食产品真菌毒素定量检测的主要技术。基于此,本文对色谱检测技术对粮食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分层空时码(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基于多入多出(MIMO)传输方式的空时码系统。本文着重研究了BLAST系统中一类垂直分层空时码的检测算法,依据信号模型,分析推导了基于迫零准则和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估计算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以上算法与判决反馈及最佳排序思想结合的方法,使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得到了提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各种算法的性能和特点,结果表明分层空时码用于无线通信具有极大优势。  相似文献   

13.
N-二甲基亚硝胺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亚硝胺是带有强毒性的一类化合物,已经被公认为是最强毒害物质之一。N-亚硝胺已汇总致癌物质,是在弱酸性条件下由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反应生成,尤其是在肉制品特定的加工环境中容易产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过氧化值检验方法、原理和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也会削弱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政府和相关部门将食品检测工作落实到位,能够保障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对食品质量检测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具体检测技术要点进行论述,为食品检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双通道恒虚警率(CFAR)检测系统原理的基础上,以瑞利杂波分布为背景,建立了一个三元检测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线性检波下双通道CFAR检测器的虚警概率表达式。结合公式利用MATLAB仿真,定量分析了影响虚警概率的因素,并将其与单通道情况进行了比较,得出双通道的虚警概率是归一化门限与消隐门限的函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杂环化合物是食品中气味和香味的主要成分,传统食品气味香味检测技术主要有人的鼻子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两种,但人鼻检测客观性差,气相色谱—质谱检测耗时长,不适应快速检测需要。电子舌、电子鼻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系统,可快速准确检测食品气味香味等杂环化合物。本文主要简单阐述电子舌、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气味和香味检测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