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比较收益的考虑,农户的生产行为并不是完全盲从于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户家庭收入对粮食收入的依赖性也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17市粮食总产和单产从2002~2012年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德州粮食产量和增产幅度最大,菏泽总产位居第二,而单产较低。菏泽、临沂、潍坊、聊城等产粮大市粮食单产仍有很大提升潜力。采用改进的多要素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2~2012年粮食总产量及影响其粮食生产三大投入要素(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面板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山东粮食总产量均呈正向相关关系,且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分别增长1.097个百分点、0.258个百分点和0.082个百分点,在山东省粮食生产要素投入贡献份额上,技术进步贡献率达52.9%。种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达34.27%,化肥施用总量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率为10.26%,而农机总动力的贡献率为2.57%。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山东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建议,即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科学运筹施肥、研发推广适用型农业机械、增加粮食生产中的农业科技投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粮食产量主要取决于粮食单产水平而非粮食播种面积。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包括化肥投入、灌溉、耕地成灾面积、机械动力在内的影响我国粮食单产水平四个因素,应用势分析的方法刻画了上述因素的时间序列趋势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阶段不同因素对粮食单产水平增长的贡献,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为国家和黑龙江省粮食增产做出突出贡献。垦区粮食增产的影响因素可以分解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作物单产水平以及内部结构调整,本文通过对以上三个因素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分析发现,播种面积的扩大是粮食增产的稳定因素,内部结构调整对粮食增产贡献显著,而粮食单产仍具有很大提升潜力。通过量化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垦区今后粮食增产路径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福建省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从农户是否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以及扩大多大种植面积两个方面探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户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和农户从集体承包的耕地面积,而农户从集体承包的耕地面积和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评价对农户扩大多少水稻种植面积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水稻规模种植户持续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稻规模种植户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何扶持和稳定规模种植户的持续种植粮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方法]文章利用浙江省145户水稻规模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水稻规模种植户的持续种植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单位面积平均土地租金和粮食生产总投入对持续种植意愿呈反向影响,粮食销售收入和田地质量提升的投入对持续种植意愿呈正向影响。高额的土地租金和不断增长的粮食生产投入,使得粮食生产收益不断下降,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户而言,不得不选择消极的种植意愿;与此同时,较高的销售收入能带来较高的生产收益,使得规模种植户更愿意继续种植,而田地质量提升能带来较高的产出率,规模种植户对持续种植也将更有信心。[结论]据此提出降低水稻种植成本、稳定粮农正常收益、规范土地市场、引导农户提高田地投入等政策建议来稳定和激励水稻规模种植户持续种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了粮食补贴政策目标取向是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和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然而自2004年以来,补贴政策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以小麦为作物标的,对主产区9个省份的农户种植行为、投资决策行为、劳动分配行为3个方面做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粮食补贴政策不能促进农户主动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的行为,不能刺激农户对小麦种植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农户劳动投入行为存在负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投入产出分析的相关理论,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影响气候旱区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受灾面积、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年均降水量等。通过选取2000~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这些因素与气候旱区粮食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财政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额、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玉米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及受灾面积与粮食产量高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大;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均降水量都与粮食产量中度相关,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较小。因此应继续推行政府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增加政府对粮食直补资金,同时,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善农业灌溉条件、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受灾面积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9.
最低收购价对粮食种植面积影响的修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是我国保护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主要是研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效果,对可能影响粮食种植面积的数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相关性系数较高的三个指标: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粮食净进口量、农机总功率,建立指标体系。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关于粮食种植面积的数学模型。再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引入指标体系,建立关于粮食种植面积的修正模型,并就此分析、比较湖南、黑龙江、江苏三省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的效果,结果表明湖南的政策执行效果最好,其次是江苏、黑龙江。  相似文献   

10.
分析天水市近30年来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及粮食产量的变化,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了粮食产量与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天水市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粮食产量变化的总体特征为波动中呈上升趋势;粮食单产、总人口、水平梯田、耕地面积、粮食面积和保灌面积等是粮食生产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78~2008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人均产量等粮食生产的相关资料,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阶段分析;选用农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动力、受灾面积、价格指数等指标,建立了C-D生产函数,分析了不同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变动的原因.结果表明:物质投入、科技投入和政策因素是影响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三个主要因素.提示甘肃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偏低,但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和2SLS估计方法测算了1999—2012年我国12个玉米主产省份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价格的反应弹性,并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考察粮食市场化政策、城镇化以及技术进步因素对玉米供给的冲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短期内,玉米主产省农民对玉米种植面积的调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对单产进行调整可以立竿见影;玉米生产"高成本"长期削减着粮食市场化政策的增产效应,国家可以通过完善价格扶持政策控制生产成本的非理性上涨;农业技术进步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因素,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主产省农民应该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土地资源利用的技术效率,保障玉米供给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我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布局演变,以期为新时期如何从整体上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综合分析了1978—2018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的演变特征及三大主粮(玉米、稻谷和小麦)对全国粮食总产量的贡献变化趋势。基于省域尺度,对31个省(市、区)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空间分异进行了探究,并采用全局Moran′s I指数和全局G系数分析了省域粮食单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1)1978—1985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整体呈现递减的趋势,由于单产的大幅提升,总产量持续增长。1986—1999年种植面积相对波动较小,由于单产的不稳定导致总产量波动较大。2000—2003年随着种植面积的短暂降低,粮食产量也整体呈降低趋势,这个阶段单产水平也不稳定。2004—2017年由于单产和播种面积的共同作用,粮食产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变化趋势。2018年相对2017年,粮食产量虽有所下降,但减幅不大,仍处于高产水平。玉米对产量的贡献超过水稻,成为我国第一大主粮。(2)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2008—2018年各省(市、区)粮食种植面积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北京、天津等10个(市、区)的种植面积降低幅度均在30%以上,其他地区或是面积扩大或是变化较小。相对种植面积,大部分省(市、区)的产量增加比例较大,尤其是主产区。(3)全国各地区粮食单产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粮食主产区较明显,空间布局变化较小。全国省域粮食单产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结论]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水平,仍是新时期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之间的良性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之间的良性循环羊绍武一、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一定能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如粮食的种植面积、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以及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等,其中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过程中应加以单独考虑的对粮食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内江市2006~2015年的粮食单产、粮食种植面积、降水量和化肥施用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建立粮食产量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0.029x_1+3.867x_2+1.13x_3-123.141,应用该模型预测2017年内江市粮食产量为168.486万吨。其中,对内江市粮食产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粮食种植面积,其次是化肥施用量,最后是粮食单产,降水量作为无用因子剔除。建议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采用保证粮食安全、创新农业科技手段等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江区、鹿寨县两地农户水稻种植及种粮收益情况,分析了影响农户种粮收入的因素以及企业发展优质稻商品生产基地的方式。本文研究认为,影响农户粮食种植的主要因素是农户种粮的收入,而种粮收入中农户种植面积对种粮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在达到一定种植规模的基础上,粮食种植的品种结构、粮食价格才会对农户收入产生明显影响。进一步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所调查的数据,描述了我国粮食种植户农机装备水平状况,通过建立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我国粮食种植户农机装备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性别、文化程度、交通便利性、地形、灌溉条件、实际种植面积、种植结构、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基础设施现状的评价等变量显著地影响着粮食种植户农机装备水平。同时,发现粮食种植户农机装备水平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受到农户所处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类型的农户之间也呈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有全国代表性的CHIP2013数据检验了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和农业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影响,并且考察了两个因素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第一,劳动力转移既促进了耕地的流转,又促进了留守户农业生产性资本的投入,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二,信贷约束抑制了留守农户耕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和生产性资本投入的增加,从而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第三,劳动力转移和信贷约束对留守户耕地经营面积的促进作用和对生产资本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产区相对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瞄准粮食主产区,鼓励主产区的劳动力转移和降低主产区留守户面临的信贷约束,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  相似文献   

19.
一、调整粮食种植结构须以提高粮食总产为前提。从总量看 ,我国的粮食供求基本达到了相对平衡 ,但从长远看 ,制约我国粮食生产的许多因素是难以避免和消除的。特别是21世纪 ,一个将拥有16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足以引起我们在粮食上的忧患意识。目前 ,一些劣质品种粮食销售不畅 ,库存大量积压 ,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太多了 ,再长粮食就没有出路了 ;着力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也不是意味着削减粮食种植面积 ,更不是向农民发出“谷贱”、“卖难”的信号 ,而是要解决品种和质量不适销对路问题。因此 ,要引导农民适应粮食市场国际化竞争趋势 ,使…  相似文献   

20.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4—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扩展C-D生产函数对江苏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种植面积对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影响最为显著,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有一定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江苏省粮食生产增长的贡献率可知,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最大,农用机械总动力与技术进步对粮食生产也有较大贡献,而化肥施用量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最小。本文根据结论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