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税制实施以来,总体开展顺利,但是具体操作中体现出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微利食品企业税负普遍明显加重,资金供应不足,生产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2.
3.
企业税负有所下降新老税制过渡平稳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杨元伟为了准确掌握新税制执行后企业流转税负担水平的变化趋势,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和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联合于今年7月至9月对全国三十个省市的1809户内资企业(主要是工业企业)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 相似文献
4.
在油价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准备购车的人开始将关注点由过去的“性价比”转到“油价比”上来。但是在目前各车型都称百公里××油耗的同时,准购车族们对汽车厂家和销售商宣传材料中标注的油耗指标真实性提出质疑,面对“理论”与实际油耗的差距,那些准购车族真的想了解“真实油耗到底是多少”? 关于实际油耗有时大于销售商宣传材料中标注的油耗指标现象,汽车经销商得到的一些解释是:有的说新车磨合期费油;有的说车主是新手,驾驶技术不熟练……但是一位知道内情的人员称, 相似文献
5.
6.
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部分地区和行业率先进行“营改增”试点,并将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本文主要从“营改增”的背景、两税并存以及对试点企业不同行业税负、对企业利润影响展开分析,重点讨论了“营改增”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改革过程中企业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9.
10.
召开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扩大会议,是去年5月28日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第一次。主要内容是邀请兼职副会长和流通行业大型企业负责人,研讨“十二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流通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我国大型流通企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独家经营、官商作风是农机流通企业不适应市场经济两大弊端。市场放开搞活之后,国家既允许系统外的国营企业经营农机,也允许所有集体企业经营农机,还允许个体经营农机。这对所谓主渠道的各级农机公司来说,无疑是挑战,是威胁。尤其是在当前农机 相似文献
12.
召开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扩大会议,是去年5月28日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第一次。主要内容是邀请兼职副会长和流通行业大型企业负责人,研讨“十二五”期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流通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我国大型流通企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直接影响实体经济决策的变迁。“营改增”之后,企业税负到底是减轻还是加重,单纯依照税务理论或是国家政策的解读以及专家学者的论证作出判断可能都是不够全面的。只有深入实体经济中“明察暗访”,收集相关素材,再结合税务理论和政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有可能作出较为接近真相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国内农业对农资投入的依赖性很高。据统计当前化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是50%以上,化肥的投入短期内会增加粮食产量,但长期会造成土壤品质的变化,化肥残留、重金属超标,污染河流水源,所以是不可持续的。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机、良种、农膜等物理性物料的投入比例在不断扩大。根据全国农业十二五规划,为了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15.
<正>徐康平: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宪法学会理事,中国物流协会理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有些食品流通企业反映,不知道上哪儿去找自己行业需要的法律法规,有时违法了 相似文献
16.
谢祖墀 《21世纪商业评论》2010,(5):86-89
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企业的投资行为过于激进或过于保守都不是良策。根据业务组合和风险容忍度等因素明确定义自身的风险偏好,采用包括风险偏好架构在内的风险管理新战略,可以让企业在风险来临时从容应对。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当前国家税务政策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成为了继09年实施增值税转型之后我国税收制度的又一重大突破。营改增政策对于建筑企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促进了建筑行业发展以及结构调整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对建筑企业的税负核算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营改增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以及应当如何应对改革期的各项新变化等。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组织行为通常只是依据财务或经济术语来加以界定:赚钱、股值上涨、积累或增加财富、有效使用资源或提供商品和服务等.由于目的单一,所有非财务和非经济的东西都被看作是获得目的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营改增”政策于2012年01月01日在上海首次试点以来,并在不断的扩张到全国各个省市区,“营改增”正在稳健的向前推进着。“营改增”的初衷是以降低所辐射的企业的纳税负担为目的。但是通过实际的试点和运行情况来看,企业税费负担结果是怎么样呢?果真达到了最初的目的吗?带着这一些问题进入到下文,笔者首先以“营改增”的具体税费方案及其辐射范围为切入点,然后再详细的阐述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后的企业税负变化情况,在结果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笔者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