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9,(21):212-214
为使泰州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的技术人才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求,本研究通过对泰州四所应用型本科大学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总结了泰州应用型本科大学与区域企业产学研合作现状,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泰州应用型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归纳出促进泰州高校与区域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聚焦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培养实践应用型研究生人才目标,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深入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本文充分发挥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围绕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平台搭建三方面,探究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督促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大众创新,并建立和完善与整个社会体系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契机,基于教育、研发和创新的"知识三角"理论,分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3项职能的融合,重点针对河南省"知识三角"理论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培育协同机制的设立进行研究与解析。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锋 《科技与企业》2013,(8):217-218
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提升国家产业技术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家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本文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研究背景,以协同创新理论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应用和发展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现状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古明宇 《现代企业》2021,(2):142-143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作为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主体,应当用好产教融合这把"金钥匙",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通教育成果转化为产业效益的"最后一公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产教协同育人的方式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教学与科研。"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探讨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根据"交叉、融合、创新"原则,该专业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开设轨道交通类课程方向,以"学科群"的思路开展专业建设,创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重在应用的"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优势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产学研"基地是集教学实践、创新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的重大发展趋势,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杭州市的战略定位,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应将"产学研"基地建设成为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中心,集工作、生活、休闲为一体,并据此分析"产学研"基地建设的理念、目标及手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从要素协同、过程协同、知识创造协同和知识对接协同等四个维度剖析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要素协同机制是助推器,过程协同机制是控制器,知识创造协同机制是创造器,知识对接协同是转换器。它们各司其职、相互促进,才能保障黑龙江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9.
《价值工程》2015,(34):237-238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由于隐性知识不易转移,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总结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内涵,梳理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相关论述,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对科技创新与知识积累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国家科技实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重视。文章在对现有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在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中的问题,基于“云计算”提出了新的产学研协同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起,区域创新系统逐步成为区域发展和创新研究的重要分析框架。产业链与创新链精准对接是区域创新系统健康、高效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视角。从产业维度、创新维度和空间维度出发,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视角,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及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系统展开探讨,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深度促进"两链融合",拓展多样化的区域创新模式,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治理水平,不断探索丰富区域创新政策的内容,在全国区域创新中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进而更好地支撑"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是民办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目标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基于成果导向型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为科技基础,以知识管理为教学理念,无缝对接教育"需求侧",探究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总结了我国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揭示产学研创新系统的特征;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治理机制,其中主要突出了企业动态能力、知识管理和契约治理机制的构建.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部分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意识不强、动力不足、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不足、政策环境不优的基础上,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环境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一、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建设 1、区域创新网络体系 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研究是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延伸和发展.区域创新网络体系是指由某一地区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的实质是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互动作用,推动该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流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不断采用新工艺、催生新产品并取得巨大投资回报率,有效地实现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8,(6):252-253
榆林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本文以水分析化学课程为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合作育人形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三性实验的开设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探索教学内容体系的整合与重构,逐步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改造,探讨教学内容从"知识输入导向"向"能力输出导向"的转变,从"知识体系"到"能力体系"转变,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8,(7):209-211
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大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有的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目标。结合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和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提出了变革应用型大学实验教学,主要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相互递进且自身构成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协同合作的精神,最终使培养的人才顺利过渡到企事业单位,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18.
《价值工程》2016,(34):224-225
项目以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13级为主体,进行分析研究,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才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专业交互+协同创新"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模式,能够将实施采矿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于实践能力与人才需求定位环节中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出了一个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模式,知识产权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升华,其归属问题决定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成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三种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比较分析,从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几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承担着为区域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产学研合作是促进地方高校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的最好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特点与模式,提出创新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