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目的]推进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的脱钩,实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同步提升。[方法]文章采用脱钩模型分析2003—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与化肥施用的脱钩状况,构建两者之间的关联模型,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将水稻产量变化分解为规模、结构、强度和效率4种效应,揭示它们对中国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关系的影响。[结果](1) 2010年之前我国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总量之间以扩张负脱钩为主,之后则以弱脱钩和扩张连接为主。分肥料种类看,就氮肥和磷肥而言,2010年之前其与水稻生产的脱钩关系和化肥施用总量与水稻生产的脱钩关系差别不大,但之后水稻生产与氮肥以强脱钩关系为主,与磷肥以扩张负脱钩关系为主;对钾肥而言,在整个2003—2018年其与水稻生产都以扩张负脱钩关系为主。(2)全国和省域层面分析均表明,扩大规模效应,提高结构效应能够显著推进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但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寄希望于持续扩大规模效应和提高结构效应来实现水稻生产和化肥施用脱钩的目标难以实现。(3)强度效应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因素,但化肥投入的长期增长已严重威胁稻田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生产能力,使其水稻边际产出水平明显下降,导致效... 相似文献
2.
探究森林碳汇与居民福祉的耦合关系,对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与居民福祉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能为国家制定差异化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提供新视角。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森林碳汇与居民福祉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1)1978-2020年期间,全国森林碳汇总量均值由32907.78万吨提升至62871.65万吨,增幅为91.05%;单位面积森林碳汇均值由1978年的85.66吨/公顷上升至2020年的92.29吨/公顷。森林碳汇呈现西部高东中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由沿海地区向内陆省份递增,且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始终为高值区域。(2)1978-2020年全国居民福祉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1978-1988年、1989-1998年、1999-2008年、2009-2020年居民福祉增幅分别为173%、235%、131%、175%。(3)森林碳汇与居民福祉处于低水平阶段时同步发展,处于高水平阶段时发展不同步。1978-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耦合特征大致为同向变化程度增强,呈现“优胜劣衰”的趋势,理想的协调型同增和失调型同增居主要地位,耦合程度不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2015年化肥零增长行动以来,中国化肥施用总量已实现五连降,化肥减量增效成果显著,面对区域间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功能的显著差异,探究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对于更好地制定区域性的化肥减量增效政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实现农业区域协调和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利用空间关系模型、重心模型、熵权法等模型方法,探索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9年)中国化肥施用的重心迁移规律、空间关系、区域差异性特征。[结果](1)中国化肥施用强度的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生产总量和施用总量的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2)中国化肥施用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后持续减弱的趋势,“高—高”聚集主要出现在华东地区,“低—低”聚集则出现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省域间化肥施用强度表现出愈渐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总体呈现“东>中>西”“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的形势。[结论]我国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显著的区域性不均衡发展现象,省域化肥施用强度表现出个性化特征,减量增效行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部分地区化肥施用强度的差距,未来化肥管制政策的制定应更具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农业生产系统均衡协调发展角度考虑,正确认识生产技术效率与化肥施用效率二者间的辩证关系,实现生产技术效率与化肥施用效率的协调发展,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有力举措。方法 文章基于1978—2019年中国15个油菜生产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化肥施用效率及两者间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 (1)1978—2019年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且长江下游产区(0.777)> 长江上游产区(0.765)> 春油菜产区(0.741)> 长江中游产区(0.620);(2)1978—2019年中国油菜化肥施用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具有明显时段特征,但整体水平不高,明显低于油菜生产技术效率;(3)1978—2019年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与化肥施用效率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且长江下游产区(0.457) > 长江上游产区(0.440) > 春油菜产区(0.396) > 长江中游产区(0.349);(4)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化肥施用效率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度仅在部分年份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结论 中国油菜生产技术效率和化肥施用效率的耦合协调度经历了由中度失调至濒临失调的发展阶段,且整体呈现向协调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设施番茄生产中肥料、农药投入状况与产量效益的关系,研究设施蔬菜(以设施番茄生产为例)肥料农药施用的综合效益及主要生产要素效率,评估设施蔬菜减肥减药的经济效益,为科学开展“双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设施蔬菜生产的减肥减药效果进行经济评估,现有文献中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和指标。文章采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的数据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全国21个省(市、区)设施番茄生产为评价单元; 构建了基于SFA的设施蔬菜要素贡献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化肥、农药的技术效率; 提出以“双减产量系数”“双减经济系数”为指标,评估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经济效益; 同时,结合设施番茄生产的经济效益,研究了产业各要素综合变化规律; [结果]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中国各省(市、区)之间肥料农药用量差别很大(2015年化肥用量最大相差49倍,农药用量最大相差39倍)。化肥用量呈下降态势,农药使用量呈微增长态势。2015年设施番茄生产的单元技术效率达到很高水平(平均9290%); 化肥、农药投入技术效率下降,农家肥投入技术效率提高。[结论]决策者要分类设定“双减”任务指标,对于山东、内蒙、辽宁、浙江、宁夏等地区,其化肥投入水平很高、化肥技术效率较低,减肥的潜力大,应该加大推进减肥提效的工作力度。对农药技术效率的分析,也同样能够得出相似的结论。生产者应根据不同省市各要素投入效率,合理调配要素投入结构;肥料农药的供应商应根据决策者、生产者的目标调整和要素效率,适时调整资源配置的市场规模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化肥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但长期、大量、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文章就水稻种植农户对国家倡导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采纳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是依据项目研究小组在湖北省沙洋县所做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水稻种植农户采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意愿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户关于过量施肥的认知程度、影响农户化肥种类选择的因素、影响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因素及采纳减施新技术的意愿4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农户对过量施肥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在肥料种类及施用量选择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因素、农户选择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的意愿有经济效益前提、农户对政府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扩散有更多期待。[结论]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户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户的示范带动效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肥料质量管理,为进一步减低化肥施用量及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新技术的推广披荆斩棘。 相似文献
7.
水稻生产中化肥投入的经济效益评价中国农科院孟奎一、研究背景建国以来的实践表明,化肥的使用对中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52一1992,中国粮食产量由16392万吨增长到44266万吨,40年增长了2.7倍,这与同期化肥实际投入量由7... 相似文献
8.
探讨我国化肥合理施用结构及对策─—水稻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中国水稻研究所农经系黄季,陈庆根,王巧军一、研究背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一大突破,也是今后指导农业生产的战略方针。在这种新...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度河北省耕地压力指数,分析其时空变化,再利用GDP和人均GDP等数据探明河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和耦合关系。[方法]文章利用人均最小耕地面积公式计算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利用地理联系率、重心模型等方法拟合了河北省耕地压力指数重心与GDP重心、人均GDP重心演变轨迹,进而测算其地理集中度和耦合指数,分析耕地压力和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类型。[结果](1)1978~2014年间河北省耕地压力指数从1.16震荡下降至0.91,期间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14年GDP达2.942 12万亿元。(2)河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2010年耕地压力指数与GDP、人均GDP的地理联系率均超过95,三者的重心移动轨迹保持较高的一致性。[结论]河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明显,耦合类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演变,越来越多地级市的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的耦合指数逐渐趋近于1。 相似文献
10.
伊犁州资源禀赋与农牧业经济耦合关系及时空分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促进伊犁州农牧业经济与资源禀赋的协调发展,构建农牧业经济与资源禀赋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多角度对伊犁州农牧业资源禀赋与农牧经济耦合关系及时空分敛特征进行探究。[方法]通过引入耦合协调模型及ArcGIS空间分析软件测度资源禀赋与农牧业经济耦合协调值并进行空间显化;借助GeoDA分析软件对其耦合协调时空分敛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伊犁州农牧业经济与资源禀赋耦合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呈上升趋势;各地县耦合协调类型表现出三级梯次特征;(2)沙湾县、伊宁县等地区由于经济优势与资源丰富条件存在耦合协调水平溢出效应;(3)部分地区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敛存在涟漪效应,如额敏县农牧业经济与资源禀赋耦合协调水平较高,但其邻近地区哈巴河县、托里县、和县和吉木乃县耦合协调水平较低;(4)部分地区耦合协调水平空间分敛存在规模效应,如沙湾县、乌苏市和新源县形成伊犁州东部农牧业规模效应。[结论]伊犁州农牧业发展中,应重点强调发挥市场在促进资源禀赋合理利用和农牧业经济结构升级中的决定性作用,为实现两者的高度耦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耕地利用变化与粮食产量的耦合关系,以此优化粮食生产系统的指导方式,提高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粮食产量,协调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的耦合关系,并为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的粮食安全保护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方法]文章运用熵值法,以粮食生产相关的“投入”指标为评价依据,耕地利用强度由地均化肥使用强度、有效灌溉比例、复种指数及地均农业机械化水平等4个指标构成,以及利用1990—2016年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粮食产量,分析其耕地利用转型和粮食产量耦合关系时空变化。[结果](1)1990—2016年叶尔羌河平原绿洲各县耕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大,并且区域时空格局差异明显,研究初期东北部地区的耕地利用程度强于西部地区,而2016年呈现出西南—中东部强,东北部弱的态势; 从粮食产量方面来看,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粮食产量整体有所增长,空间分异特征较不明显;(2)耕地利用强度—粮食产量耦合类型时空演化特征明显,高耦合值区增加,低耦合区值逐年减少; 从空间上看,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西部地区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度越来越高。(3)耕地利用转型推动粮食生产格局不断演化,叶尔羌河平原绿洲耕地利用转型与粮食产量耦合度在1990—2016年呈现耦合度逐渐增加的趋势,耕地利用转型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叶尔羌河平原绿洲粮食产量随着耕地利用转型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提高,耕地利用转型对粮食安全具有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文章构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和耦合协调性,以期为更好地协调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2000—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及两者耦合协调状况的省域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我国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高,相对于粮食生产条件禀赋而言,产出效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大。(2)2000—2016年我国粮食生产条件禀赋、粮食生产系统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均可划分为2000—2004年的快速下降和2005—2016年的3阶变化2个阶段,但粮食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则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变化特征。(3)粮食生产条件禀赋与经济发展耦合度的高值区和较高值区在中西部地区集聚,而较低值区和低值区呈现出由分散向沿海地区呈长带状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4)粮食产出效率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呈现出高值区和较高值区的集聚区域逐步西移且范围不断缩小,较低区和低值区范围逐步向沿海集聚且范围不断扩大的变化特征。(5)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协调省区数量由6个减少到3个,呈现出由在西部集聚向全国分散转变的空间格局; 拮抗型省区数量稳定在8~9个,呈现出由分散向沿海呈长带状集聚的分布特征; 磨合型省区数量由14个增加到18个,呈现出在中西部集聚并明显向西偏移的空间变化特征。[结论]我国应强化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地施肥用药; 明确主要矛盾,因地施策,推进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13.
14.
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特殊的景区载体,其分布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影响着公园的长远发展和市场效益。以我国241处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数理统计、百度地图搜索和改进的回转半径法,定性与定量分析公园分布与城市的时空关系。结果表明,有近60%的国家地质公园分布在人口小于100万的中小城市;总的平均距离为108.94km,比国家5A级景区远了40km左右、出行时间多了近1h;国家地质公园分布与城市空间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时空分布态势,与5A级景区的衰减趋势有明显不同。未来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需要改善道路交通环境、增强可进入性,以扩大市场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的力度都会加大,研究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在分析二者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对当前形势下影响二者耦合关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促进农村土地整治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途径,提出健全融资体系、完善政府主导、农民自主机制、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空间依赖性,并探讨其时间变化趋势。[方法]运用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计算小麦、水稻主产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并运用空间Moran′s I指数和3种收敛模型对其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和收敛性研究。[结果](1)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和水稻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为0.529和0.695,且都明显低于其生产的技术效率(小麦和水稻分别为0.804和0.950)。(2)空间效应方面,小麦和水稻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都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小麦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要高于水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水稻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逐渐增强,小麦则较为稳定。(3)时间效应方面,小麦、水稻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满足绝对β收敛,即省际间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呈现出了不断趋同的现象。此外,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小麦、水稻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也满足条件β收敛,即各省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会向该省所在区域的稳态水平趋同。[结论]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的技术效率严重低下,但是不管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呈现出了不断趋同的现象。为此,中央政府应在制度、政策上引导化肥合理施用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区域间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化学肥料在全球范围的大量使用,所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仅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是目前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但先进技术与生产应用之间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脱节现象,这就需要将技术进一步物化,开展对技术“载体”的研究。[方法]农业经营主体是肥料施用最直接的载体,农户施肥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关系肥料利用的效率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文章以采用化肥减施技术的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增效角度入手、运用MOA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mplus7.0软件、对角加权矩阵伴均值-方差校正卡方检验(WLSMV)方法对样本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决策过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采纳机会、采纳动机、抗风险能力都对农户采纳技术的行为规范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具有正向影响;(2)技术认知对其行为规范的路径系数为负,假设未通过验证;(3)行为规范对行为效益的路径系数高达0.97,行为效益对采纳意愿的系数为0.9。[结论]影响农民行为的主客观因素中采纳动机是最显著的,行为执行的规范程度是决定其行为效益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行为效益又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生态敏感性较强的地区而言尤其如此。[方法]文章选取生态易损且位于传统农区的里下河水网地区为例,借助2000—2020年里下河地区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农户生计相关统计数据,并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农户生计综合评价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农户生计的时空特征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1) 2000—2020年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升后降”的演化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中间高南北低,市辖区低值集中”的分异格局。(2)农户生计水平不断提高且随着时间推移农户生计指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升高的趋势逐渐凸显,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里下河地区农户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3)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户生计耦合度呈“先升后降”的波动变化趋势,极度耦合县域占比最高;二者耦合协调发展状态持续优化,勉强协调类向协调发展类转变以及濒临衰退类向勉强协调类转变是耦合协调度最主要的演化方向。耦合协调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并表现出随时间推移向南北两侧辐射扩散的趋势。[结论]里...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初探 ———基于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冲突关系是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和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业生产技术在调控二者关系中的根本性作用.其次,基于1979~ 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及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定量估计了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粮食生产函数,发现种植面积、灾害情况和化肥施用量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我国2020年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为了保障2020年的粮食安全,在现有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耕地施肥量需要达到407.8kg/hm2,即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需要施肥346.6kg/hm2,两者均高于环境安全阈值,即我国2020年的粮食安全和水环境安全将难以兼得.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并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来促进农业生产行为的转型,对缓解粮食安全与水环境安全之间的冲突关系、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