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效用的发挥还主要依赖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未建立起相应的品牌效应。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应把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一项资产来经营,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品牌来建设,实施品牌化管理。应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结合自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突出其土特性的核心价值,塑造独特的品牌内涵,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3.
4.
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是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中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依然存在农产品地理标志内涵挖掘不深入、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品牌建设意识淡薄等问题,需结合我国实际,通过深入挖掘地理标志内涵、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等措施不断完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加快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36):12-14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产出。在我国,94%地理标志产品姓“农”,地理标志是一项“三农”效益显著的知识产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打造区域品牌,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本刊于2011年第33期、34期、35期连续刊出了农业部准予公示的,2011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以及农业部第1635号公告,引起了众多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以及相关各界的关注。应读者要求,《农产品市场周刊》将继续探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相关课题,并选取编读往来中,相对集中的关于地理标志方面的理论及程序性问题.以知识问答的形式予以解答,希望能够为读者解疑释惑。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开发地理标志应对农产品绿色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近年来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从绿色壁垒的概念及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频繁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及影响,并结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点和作用,提出了通过开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突破绿色壁垒以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对泰州市农产品保护、品牌建设、营销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泰州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介绍泰州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的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论,国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文章分析了浙江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现状及温州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加速“三产”融合互动、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3个方面思考了温州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绿色发展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价值是附着在地理标志产品上的,地理标志代表着产品一定的属性和质量标准.从均衡价格理论来看,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独立的需求曲线,生产者有一定的定价主动权,在生产量达到最大时,均衡价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需求而不是供给.农产品地理标志价值的提升要从地理标志产品属性的保有、需求管理和研发投入等方面给予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0.
保护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气候多样,历史悠久,物华天宝,名物特产数不胜数。这些具有地理标志特征特产构成了中华民族经济精品。因此。积极推动地理标志的保护工作,推广民族精品、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都是农产品,因此保护地理标志,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地理标志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工程,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保护工作是一项行政管理性和技术执法性很强的工作,量大面广,事关农业资源、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的切身利益,提出在申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县域城镇化是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是中国开展现代化建设的逻辑主线,县域城镇化的发展态势、演进逻辑与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其演进历程呈现出“两扬两抑”的阶段性特征。县域城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存在深刻的逻辑关系,县域城镇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在于解决人口规模巨大问题,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县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交融互鉴等方式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通过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县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途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好发挥县域城镇化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作用,需要重点完善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夯实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强化县域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理标志作为农产品的重要识别特征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和关注,地理标志农产品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收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业振兴。本文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对乡村振兴大战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结合问题分析从加强品牌建设、注重法律保护、提升宣传效果以及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提出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和建设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视频直播模式的兴起,对品牌传播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基于网络直播主体、直播内容、直播渠道和直播观众四个方面,分析网络直播的特点,以及在直播模式下品牌传播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现状,提出直播模式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传播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传统农业国家,有很多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能够合理利用当地的农耕文化的同时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查询系统中的2021年3 454条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再通过地名查询经纬度获取产品地理标志点位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法对2008—2021年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整体时空分布特征及种植、畜牧、水产分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1)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在研究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环比增长速度有所放缓。数量由2008年的121个增加至2021年的3 454个,环比增长速度则由2009年的67%下降至2021年的38%,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三大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构成比变化不明显。(2)种植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由2008年的102个增加至2021年的2 669个,畜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由16个增加至515个,水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由3个增加至270个。结论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整体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非均衡的“东多西少”特征,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东部沿海的“两横一纵”的三轴上,空间集聚方向基本保持“东北—西南”方向,但离散度有所增加。种植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分布格局与整体空间分布格局类似,畜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集聚方向由“东北—西南”方向聚集逐渐演变成方向性不明显的“东—西”向分布,水产业类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集聚方向主要呈“南—北”向分布,与我国大陆海岸线分布具有较强的贴和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