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财务报告舞弊审计准则经历了4次变迁,我国借鉴国际审计准则于2006年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2010年修订的审计准则中增加了"增强识别舞弊风险的有效性"。文章对我国近十年来财务报告舞弊审计的研究作了回顾,以探索我国财务报告舞弊审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晶晶 《会计之友》2012,(23):95-97
近几年,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愈演愈烈。这些舞弊行为的发生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使投资者丧失了信心和积极性,歪曲了企业的价值,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文章从公司治理、政府监管、外部审计以及法律法规等多个角度,结合我国现状对财务报告舞弊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立在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上的定量识别方法和建立在法律法规界定的漏洞、公司信用评价等基础上的定性识别方法,即定量识别和定性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识别,以提高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率,进而提出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问题层出不穷,已成为危害我国证券市场秩序的毒瘤。处于转型经济中的证券市场特殊的制度环境给上市公司舞弊提供了机会,因此短期内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还会继续存在。分析这些上市公司舞弊性财务报告违规的共同特征,将有助于提醒审计人员和监管人员重点关注相关违规线索,提高审计和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审计发展的历史上 ,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始终是困扰审计职业界的重大社会问题。我国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也出现了虚假财务报告的情况 ,使得治理舞弊性财务报告成为当前现实的紧迫问题。随着管理技术含量的提高、网络技术的应用及电子贸易的扩大 ,财务报告舞弊的机会还在不断增加 ,手段也更为隐蔽。因此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我国审计人员在防止舞弊性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刻不容缓。当前 ,我国市场经济处于初建阶段 ,各方面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 ,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舞弊行为时有发生 ,虚假会计信息泛滥 ,严重损害了投资者、企业…  相似文献   

5.
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尽管各国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多次出台各种政策、不断完善会计及审计准则,但是财务报告舞弊现象仍屡禁不止。财务报告使用者期望审计人员提高舞弊审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信号的审计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一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与治理,我国的经济秩序必将受到干扰.投资环境必将受到破坏。但财务报告舞弊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注册会计师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管理当局是否进行了财务报告舞弊。本文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常用手法。并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审计识别对策。  相似文献   

7.
财务报告舞弊动因分析与警戒信号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弊风险的评价是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告审计中能否有效查出舞弊的关键环节。学术界对这个方面已作了大量的研究,发现舞弊警戒信号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准确评价舞弊风险水平的能力。本文主要就财务报告中的舞弊动因与警戒信号等问题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弊风险因子(FraudRiskFactors)也可称舞弊征兆(WarningSignsofFraud),当被审计公司的某个问题与风险因子中所列舞弊征兆相符时,表示可能有舞弊。而发现的风险因子越多,舞弊的可能性就越大。运用风险因子的审计策略可以将审计资源恰当地分配在高风险区,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合理地保证识别和揭露舞弊性财务报告,它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这种“账簿之外的直觉”。一、舞弊性财务报告的风险因子要考虑和评价舞弊性财务报告的风险,必须先确定舞弊性财务报告的风险因子,即有哪些情形是与导致舞弊性财务报告高度相关的,进而应该引起注…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布了《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SAS-No.99),取代了原有反舞弊审计准则SAS NO.82,以增强CPA执行财务报告审计时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通过对美国审计职业界关于舞弊的独立审计准则的研究,可以为我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制定、完善舞弊审计准则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舞弊性财务报告是指管理舞弊,是管理当局为了欺骗财务报告使用者而对财务报告中列示的数字或其揭示进行有意识的错报或漏报。对此,研究其审计对策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关注出现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可能性 我国财务报告舞弊始于控制环境的缺失和财务方面的压力。审计人员应对董事会和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的公司加以密切注意,仔细评价委托人董事会的构成  相似文献   

11.
<正>一、舞弊性财务报告的研究背景1985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美国会计学会(AAA)、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财务总经理协会(FEI)以及全美会计师协会(NAA)共同达成协议,成立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致力于有关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研究。1987年,该委员会提交了一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0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审计准则第99号-考虑财务报告中的舞弊>,以增强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告审计时发现和揭露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能力.颁布新准则是美国安然事件后解决舞弊问题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财务报告是反映会计主体一定时点和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文件,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决策的依据,它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数据化信息和会计报表附注等非数据化信息。舞弊型财务报告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的而有意识地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的虚假陈述。对舞弊型财务报告的审计,应抓住财务报告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审计。下面就舞弊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的审计重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审计职业界的重大社会问题。根据美国Treadway委员会(全美反舞弊财务报告委员会)的最新调查研究成果,在典型的财务报告舞弊技术中,收入确认不合理成为样本公司的主要舞弊方法,其使用频率达到50%。因此,对于职业审计师而言,关注收入舞弊,强化对收入的审计尤为重要。笔者根据以往的审计经验,罗列七种收入舞弊的类型于此,以供参考。 一、假销售。通常的选择是捏造存货记录、发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财务报告的舞弊是企业管理层所为,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规范是企业管理中的自律行为,不能治理财务报告的舞弊。财务报告舞弊的根源是利益驱动,舞弊的方式是满足业绩考核指标(财务指标)的要求,同样业绩评价体系影响着会计主体特定利益动机,决定着会计舞弊的方式、重点、特征。治理财务报告舞弊需要完善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舞弊项目审计,健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改善业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上市公司造假舞弊的丑闻被揭露,一时间,引得广大民众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质疑,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对投资的信心。会计正在逐渐变成一个高危职业,他们在企业中利用职位的便利贪污、挪用公款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企业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社会上,他们协助企业高管做假账,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案例也频频曝光。本文就是针对会计人员这种舞弊行为的产生,提出解决方案、审计策略及预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众多上市公司造假舞弊的丑闻被揭露,一时间,引得广大民众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质疑,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对投资的信心。会计正在逐渐变成一个高危职业,他们在企业中利用职位的便利贪污、挪用公款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企业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在社会上,他们协助企业高管做假账,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案例也频频曝光。本文就是针对会计人员这种舞弊行为的产生,提出解决方案、审计策略及预防。  相似文献   

18.
舞弊审计势在必行从大庆联谊、猴王A、康赛股份到银广夏、麦科特、东方电子等,近两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作假违规行为频频曝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公信力,人们对资本市场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的诚信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因此,如何制订周密的审计对策,充分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遏制此起彼伏的财务舞弊,已经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一般而言,在整个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都将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分析性复核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审计技术,实际上与传统的常规的审计技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只是在传统的审计技术之外,舞弊性财务报告的审计中还应采用延伸性审计技术,包括分析性核算、询问了解和加强存货监盘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8-2013年证监会查处并出具处罚公告的56家年度财务报告存在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和手段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存在财务报表附注舞弊偏好、跨年舞弊频发、特定行业多发、监管层处罚过轻、注册会计师审计有效性欠缺等特点,同时在舞弊手段的选择上呈现多样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出现了更为新颖的舞弊手法。这说明,随着我国监管政策和力度的不断完善与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并没有得到绝对的遏制,一些新的问题值得关注。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