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部审计风险特征及成因(一)含义及特征。审计风险指的是审计人员对实际上是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出不适当意见的风险。例如审计人员在一些未知情况下,可能对误报的财务报表提供了无保留的意见。内部审计同样存在着审计的风险,一般来说,内部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内部审计风险有以下方面的特征:1.客观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主观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和认识,任何一种事物的“本来面貌”都是先于认识的一种客观存在,人们的认识难以与其同步,更不可能超越。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有限的时间内,人们对客观存…  相似文献   

2.
以前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对审计风险问题重视不够 ,涉及不多 ,风险意识不强。实际上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有审计行为 ,审计风险也就随之产生。内部审计如何规避审计风险 ,我认为有以下四要素 :一、讲究审计方法我们在审计工作中 ,进行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经营决策效益审计、资金运用效益审计、生产技术效益审计等都应该从审计方法的选择、从审计内容的把握到审计报告的形成 ,对每个环节都应该注意风险的防范。内部审计不能单纯停留在财务收支审计上 ,要变“事后诸葛”为事前介入、事中监督 ,在预防上多想办法、多下功夫 ,抓住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一、内部审计的风险 1.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形成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从客观上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  相似文献   

4.
内部审计是在现代企业中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制约,给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同时也给内部审计增加了风险,长期以来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受管理体制、职能定位、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足够的权威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诸如一些人认为内部审计是单位内部事务,提交的内部审计报告不具有法律效力,没有约束力,或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在本单位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只是奉命行事,即使出现误差或疏漏,也无须承担审计风险等等,其实质就是地勘单位内审人员审计风险意识淡薄所致。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地勘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必然陷入一种被动和无所作为的困境,使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地勘单位的内审人员对内部审计风险应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让审计风险意识贯穿于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中,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地勘单位内部审计事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一、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特点地勘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有如下特点:1、地勘单位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与本单位相一致的目标。作为地勘...  相似文献   

5.
《现代审计》2005,(6):29-29
一、明确内部审计发展方向。应积极开展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效益审计、风险审计等现代内部审计业务,既是对各部门、单位的新要求,也是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方向。各内审机构及内审人员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内审工作水平。要把内部审计工作定位在“管理+效益”上,并实现在审计的目的上,由资产安全为主向资产增值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银行业务处理电子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内部审计广度、深度、力度的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正由注重内部审查的“控制导向审计”向注重内部控制的风险分析、评价风险管理机制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在新形势下,应当怎样搞好“风险导向审计”呢?笔者认为,应当在做好有关工作的同时,注重:  相似文献   

7.
审计复核顾名思义,就是审计组、审计组所在部门以及审计机关复核机构或者专职复核人员,分别在审计的不同阶段、各行其职的“三级复核”。实际上是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的一种内部监督形式,它是一种内部控制机制,是审计机关内部所采取的一项规避审计风险的自律行为。下面就怎样做好审计复核工作,严把审计质量关,从各个环节上化解审计风险,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组织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是在自己的部门单位内部进行的审计活动。由于内部审计这一特殊性,使内审工作离不开本单位的工作环境,换言之,内部审计工作一定要与本单位工作结合起来,对能发挥内审的作用。假设将内部审计工作本身视为“纵向”,内部审计工作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为“横向”。近年来内部审计“纵向”上不断发展,不断规范。然而内部审计在“横向”发展上,还需要研究,下面就内审工作与其他部门工作结合点谈些体会。 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单位组织部门领导干部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众多的“诉讼爆炸”事件,充分说明了审计风险对于审计业的重大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对审计风险研究的关注,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审计领域。事实上,在内部审计领域,如同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一样,也客观存在着审计风险。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在审计风险的基本原理上是相同的,在审计业务上有相似之处,因而审计风险有某些相同之处,但由于内部审计自身特点的原因,内部审计风险也表现出某些特殊性。本文在探讨内部审计风险理论的同时,也对相关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提  相似文献   

10.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客观原因 造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原因来自内部审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欠缺.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内部审计地位的相对独立性与内容的效益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的一个职能机构,一方面,它是在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审计工作受到领导意图的制约;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是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其自身的物质利益与本单位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会受本单位物质利益的影响。所以,内部审计要与外部审计一样保持其独立性是不可能的,必然增加了内部审计的固有风险。内部审计的基本目的是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手段是通过事前的预测、决策、控制,防止决策的失误。但是,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实质上很难真正参与企业决策,有的领导甚至将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一种“摆设”。内部审计以效益为中心的同时难免对其他方面有所疏忽,这也造成了内部审计的固有风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及两个十分重要而又互相关联的概念:“内部审计”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对财务、经济政策与程序进行的审核:“内部质量审核”始于1987年,工作内容及方式与内部审计相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股东、董事会、管理层更关心业务风险、财务信息、运行参数,要求审核活动提高有效性并能增值。因此,“内部审计”将与“内部质量审核”合并,工作内容将扩大为“向风险管理,控制、内部业绩改进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质量审核员应掌握内部审计标准的动态,准备将操作技术与解决问题的技巧借鉴到内部审计中去,成为既能提供实践指导,又能进行内部咨询、定期审计的“经营审核员”。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权力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因此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履行监督职能中,应注重堵塞漏洞、防范风险、规范管理、提高效益。坚持三个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一、内部审计风险定义阐释想要真正了解如何才能合理规避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就必须首先很好地认识到什么是内部审计风险。所以正确了解内部审计和审计风险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一章节中主要介绍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内部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以及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特征等几个方面。(一)什么是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风险从定义上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狭义层面上的内部审计风险以  相似文献   

15.
刘家义审计长最近指出,现代内部审计从本质上讲是部门单位、企业事业组织的“免疫系统”,根本目的是提供组织自身的“免疫力”,保证其安全健康,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必须以“强管理、防风险、促发展”为己任,积极探索以“风险为导向、控制为主线、治理为核心、发展为目标”的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完善“从分析风险入手确定审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这是武钢总经理刘本仁在现场会上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他说:“今天是包括武钢在内的中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时期,处处充满创新,也充满着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内部审计充分发挥他们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中的职能作用,积极创新适应市场风险环境下的现代审计方法,将凝聚职业优势的‘管理审计’贯穿各环节,将审计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改革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湖南省部分基层审计机关中试行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既是一种审计机关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一种运行机制的尝试与创新。所谓的“审计四分离”是指“审计项目计划安排、现场审计查证、审计项目审理和审计结论执行”四项权能相分离的工作机制。在审计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完善“审计四分离”工作机制,对于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制约与监督,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加强廉政建设,有着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期刊登的一组文章,以“信息系统如何加强内部控制、防范审计风险”为专题,重点论述了信息技术在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工作中对审计风险各要素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的风险控制,以及审计风险理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借助于工程技术方法和计算机系统,提出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和审计计划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自中共中央苏区时期以来,内部审计作为国家审计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预防风险、揭示问题、抵御危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新形势下,我国面临世界经济动荡、新冠疫情反复侵袭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叠加风险,利益相关主体对经营和管理中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审计面临综合环境带来的各类重大风险,及单位组织内部的财务风险因素,需要探索风险导向型的新型内部审计模式,通过建立健全内审机制和体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强化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指导等措施完善内部审计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降低单位组织或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解决内部审计中的人才素质、体制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监督的效能,实现为国家经济“保驾护航”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施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因素 1.轻视审计带来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管理者对审计的作用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把审计当作是一种核实财务数据的程序,未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的甚至对此加以回避,致使审计在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地位,很大程度降低了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不能与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相匹配,而且容易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