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旅游景点山歌会之类的文化事项具有多维度的效应和开发价值,它既可构建文化旅游的深远历史向度,增加旅游效益,又能促使多重文化的荟萃与交流,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另一路径。全社会要热情关注这类文化事项,在文化旅游开发时,应以着力发挥文化资源各维度的最大效应、开发其潜力为基点,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注重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梧州的抗洪景观进行人地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挖掘了它们可作为旅游景观开发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了开发的建议.认为因为有了人地关系的文化因素,旅游景观才有了内涵,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才得到提升,从而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向深层发展的必然。秦文化作为西安精品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有着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在对其旅游价值的利用、开发上,可借鉴近几年西安开发唐文化旅游资源的做法和经验。本文以秦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的旅游开发为例,从旅游价值的开发角度来发掘秦文化的现代价值。根据秦文化旅游的资源条件优势,提出发展秦文化旅游的措施:一是要大力营造秦文化旅游的氛围;二是要着力打造专项文化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4.
灾变景观是由于各类重大灾害性事故发生而形成的景观类型,因此这类景观往往以其强烈的独特性和特别的神秘感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灾变景观不但具备独特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因此对灾变景观目的地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以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地震遗址核心景区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灾变景观旅游地开发的原则与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河南具有丰富的寻根旅游资源,本文从社会价值、行业价值、文化价值、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五个方面分析了河南寻根旅游的开发价值,指出寻根旅游是河南省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今后应进行深度开发,并提出了发展寻根旅游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重建汶川旅游,发展汶川地震旅游的机遇下,唐山的地震旅游也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唐山地震旅游资源可分为震迹景观和震记景观两种类型。当前在唐山地震旅游开发中存在旅游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地震旅游相关研究较少、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地震旅游资源相对平凡等问题。应采取提高认识、保护资源、挖掘文化、整合线路、开发产品、注重营销和培养人才等措施来发展唐山地震旅游。  相似文献   

7.
农业旅游文化层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化”的基质和功能出发,探讨了各类型农业旅游园区的文化层面,指出深厚而富有特色的文化底蕴是该类农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针对当前农业旅游景点开发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结构调整遗留下大批工业遗产,文化旅游创意开发是有效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途径。从后现代主义视角梳理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原则,并以成都东郊记忆公园为例,分析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互动体验设计不足、配套服务缺失、品牌效应缺乏等问题,提出提炼景观符号、突出文化主题、注重形象营销等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目的是实现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本文结合怀化五溪旅游资源开发对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资源的价值转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旅游者的重游率对旅游地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张家界为例实证研究发现,旅游成本、旅游景点形象、景区基础服务和景区的可达性是韩国游客重游决策重要影响因素。可通过合理规划旅游路线、保护好原有的案点和景观、创造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及必备条件等措施来提高韩国游客的重游率。  相似文献   

11.
作为山西省著名的旅游景点,五台山是著名宗教旅游景点。但就目前来看,五台山旅游开发仍然停留在表面,无法满足现代游客获得更深层体验的需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体验经济视角,对五台山旅游的深度开发问题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西德保老虎洞旅游区特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保老虎洞旅游区规划采用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突出核心景观元素、建立缓冲区域、构筑廊道并增加景观的异质性;通过分析和提炼景区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以“营造酒文化为核心,同时注入德保独特的矮马文化和壮民族文化”为创意,进行特色文化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有其积极意义。构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还原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以价值,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形成以资源养资源,有利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开发共生机制的构建,协调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有利于资源利用负外部性内部化。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的建立首先要解决补偿强度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价值补偿评估体系的构建。在这个基础上,进而明确补偿主体、补偿渠道、补偿运行机制管理等多方面要素。在补偿主体明确、补偿强度合理的前提下,建立起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补偿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旅游业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永定土楼作为福建地区最具代表的旅游景点之一,为地方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多方面因素限制,永定土楼资源保护体制缺失,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式不科学,这些都阻碍了永定土楼全面发挥其潜在的资源价值。论文总结了永定土楼保护与开发问题,提出符合地方旅游模式特点的资源利用方案,旨在带动福建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关系到我国旅游产品质量好坏,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比分析英汉旅游景点介绍的写作异同,总结其语言差异背后的审美差异、思维模式、文化根源,找出其相互区别的写作规律。通过发现差异探究原因,为更合理科学地使用翻译技巧提供参考指导,并思考提高我国旅游景点英文介绍写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旅游文化是旅游景点的灵魂,在旅游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它不仅能够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够实现旅游管理现代化,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论文对旅游文化进行剖析,深入分析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措施以加强旅游业的旅游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梯田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发展形成的文化景观,具有一定的美学、文化和旅游价值。如何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有效保护好梯田景观及其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以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田和元阳梯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科迪勒拉水稻田濒危原因及其政府对策,揭示了元阳梯田目前面临的隐患,并对其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表达感情的最好形式之一。随着旅游目的地硬件开发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的重要性逐步凸现。文章结合音乐营销的特点,分析旅游目的地音乐营销的现状和误区,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理论,分别从旅游目的地音乐内容、音乐受众、传播媒介、音乐形式和效果等几方面提出了旅游目的地音乐营销的具体策略,并认为旅游目的地音乐开发应该成为旅游营销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旅游景点开发是否成功,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方面要看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大小,即旅游资源自身的价值大小,以及各种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是否能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而独具魅力;另一方面要看其服务支持系统的协同性如何,即在现有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的基础上,如何通过有效的经营与管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充足的客源是实现后者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针对西安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旅游市场进行研究。一、客源市场规模预测1、旅游资源特点: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山水奇特诱人,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工业遗产旅游开发不仅能有效保护工业遗产,还能充分发挥工业遗产的诸多价值。文化创意产业依赖于文化基础,依靠人类的创意思维,将把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带入新的领域。讨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关系和文化创意产业视域下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提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