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静 《辽宁经济》2001,(6):37-37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是对经济业务产生的原始数据通过确认、计量、记录等手段加工生成会计信息,以财务会计报告方式传输给各利益相关的团体。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近年来,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不稳定等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管理当局、会计人员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愈演愈烈,几乎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公害。虚假的会计信息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宏观调控,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本文试从经济学的成本一效益原则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一、会…  相似文献   

2.
张焕祥 《开放潮》2005,(9):81-82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逐步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用以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之间、会计人员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职业道德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行为的统一。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它与一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其特殊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上海会计学院曾题词“不做假帐”,并多次在全国财政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会计人员不得做假帐。会计职业道德好坏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会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展会计诚信建设,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强化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约束。  相似文献   

3.
宋建华 《理论观察》2007,(3):203-204
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会计工作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是影响和制约会计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会计界及每个会计人员都应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失真对会计工作的危害性极其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所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主体行为所引发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计方法和会计理论两者所存在的缺陷,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会计从业环境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规范我国会计信息工作,我们要针对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况下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制定政策,让会计工作以及行业的成长走向良性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会计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也是处理经济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市场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计工作是社会及经济大厦的一块重要基石,而综合质量的高低则更是会计人员生命及价值所在,近几年来,国内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繁发生,如国内的银广夏﹑国际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的倒塌,无一例外的使会计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普遍的关注,因此,本文就会计行业普遍存在的素质问题提出建议并表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宏志 《辽宁经济》2009,(11):91-91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足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的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信息,是广大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依据,是确保市场有序、规范运行的必要条什。然而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甚至成了一种社会公害,严重地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妨碍了市场的有序运行。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存最大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蔡俏  马颖 《辽宁经济》2004,(8):92-92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意味着,单位负责人就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代表单位依法行使职权,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对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发挥会计人员作用,对从根本上解决会计程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信息反映了企业经营情况,是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时有发生,无论是有意识的会计失真或是无意识的会计失真,都会影响会计工作发挥其职能。文章主要探讨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以及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薇 《辽宁经济》2007,(6):90-90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的一种现象。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原因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会计信息生产者(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黄雪 《辽宁经济》2009,(2):95-9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会计信息越来越被广大决策者、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它成为了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同时.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几乎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会计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制度,加强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建设。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损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危害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要治理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增强法律约束,培育和发展外部的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规范会计中介行业行为等.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不真不实的问题,已对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规范管理构成严重威胁,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因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分析  会计信息的真与有效,乃是企业内部管理和决策的关键。然而,复杂的会计环境与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一种历史性与国际性现象。我国会计工作中无疑也暴露一些严重问题,这既有企业主观因素,也有社会性的客观因素。(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社会成因:产权界定不明晰;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会计法规不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二)…  相似文献   

13.
项利民 《中国经贸》2009,(18):169-169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遵循的道德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的秩序,有赖于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客观公正、严正不阿的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维护。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改革滞后于飞速发展的形势变化和不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要求的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特别是会计模式的转换缺乏经验和会计行为被人为的弱化,一些单位受利益的驱动,在会计数据处理中造假、会计信息失真,账外设账的情况还程度不同的存在。虚假的财务会计报表,为国家的管理部门和其他使用者提供了错误的会计信息。不难想象,它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危害,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干扰,对广大人民群众经济观念的误导是非常严重的。  相似文献   

14.
会计诚信表达的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服务。会计诚信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系统的会计诚信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诚信品质,履行会计诚信义务的活动。它把会计诚信原则,会计诚信规范和会计诚信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意识之中,引导会计人员既能够实现自我监督,调整自我行为,也能够参与社会行为的调整过程,并能够影响其他会计人员的诚信行为和进行会计诚信评价。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可以由主观引起,也可以由会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法引起.治理会计信息失真要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加强指导检查监督力度,规范会计工作程序;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6.
王萍 《中国经贸》2014,(10):156-157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依据会计通过企业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做出相应地经济决策;但在现实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有用性,给各利益相关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会计环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会计环境的现状和变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红霞 《中国经贸》2010,(8):204-204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活动相伴而生,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问题。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已经成为会计界及经济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有目共睹,这不仅影响到企业利益关系相关者利益和决策.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飞含义及类型,紧接着详细的讨论了目前比较普遍的会计信息失的基本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龚文才 《开放潮》2005,(9):79-80
经济越发展,诚信越重要。会计诚信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它要求会计人员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经过几年的治理,会计信息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出于经济效益的驱动,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仍频繁发生。从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厦等一系列会计造假案,到素有诚信大厦之名的美国,安然、世通等公司因会计造假造成的破产案,以及财政部近年来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所反映的突出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当前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愈演愈烈,会计监督弱化状况日趋严重,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因此,探讨会计监督弱化原因及其对策实属当务之急.所谓会计监督,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二是指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由此看来,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既与会计人员自身有关,也与单位领导密不可分;既有体制上、法规上的漏洞,也有监控系统和宣传上的不力之处.具体说,主要表现在:(一)会计管理体制不合理.受计划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主体不明确,企业会计人员一直被赋予“双重身份”,即一方面作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对企业履行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又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成员,行使管理职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主体日益增强,这必然要求其内部机构及人员服从企业最高管理机构的约束,为企业谋求最大利益.由于企业利益往往与国家利益不一致,具体结果是会计人员倒向企业一边,从而丧失了行政监督的职能.近些年财税大检查查出的违纪金额越来越大的事实也表明了这一点,会计人员并没有很好地向国家负责.  相似文献   

20.
孙桂芹 《辽宁经济》2006,(12):128-129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部门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等有关各方,都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作为相应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会计的目标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其本质在于决策有用性,即向有关利益关系人提供客观、公正和有用的信息,以利于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但在实际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致使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削弱会计的经济管理作用,阻碍经济发展,危害非常严重。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与企业有利益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找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研究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是当前会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