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全球经济可谓是多事之秋,总体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全球整体增长速度放缓。2010年年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增长大概是5%左右,目前根据最新预测,这个数字是4%。在全球经济增速放慢的进程中,发达经济体表现最差,大概是1.7%,比一年前的预测低了一个多百分点。新兴经济体表现不错,是6.4%,但也比  相似文献   

2.
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虽未出现经济"硬着陆"迹象,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2012年以来,新兴经济体集体出现经济放缓趋势.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增速首次破8%,印度经济更是自2011年第一季度增速7.8%后出现连续下滑态势,巴西经济增速则已经连续8个季度下滑,而通胀率却居高不下.诸多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下调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预测,但看好中国经济的趋稳态势.  相似文献   

3.
海君 《港口经济》2012,(1):13-13
自2010年10月份以来我国出口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但有望保持在20%左右。2011年总体趋稳,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继续趋缓,2012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会进一步回落。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并不乐观,但对中国经济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在3月份下调了中国GDP增速至6.5%后,世界银行在6月18日的一份报告中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至7.2%。  相似文献   

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释放出“乐观弥漫在空气中”的信号。在1月15日的演讲中,她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将在2014年加强,主要由于发达经济体的恢复,但增速仍然徘徊在较低水平。好消息是随着住房市场和私人需求回升,美国经济正在恢复信心。因此,美联储开始逐步缩减量化宽松规模。  相似文献   

6.
海通证券增长目标面临考验。随着中国经济增速逐渐下滑,以及粗放式增长难以为继,因此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增长目标面临巨大考验;收入成为核心目标。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居民收入已超过GDP增速,未来收入或取代GDP翻番成为核心目标;共同富裕公平优先。四中全会提出走向共同富裕,预测将会有更多的公平类政策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2011,(23):12-12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11月8日发布预测称,未来五年,随着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利得被新兴市场增速放缓所抵消,世界经济将很难以高于潜能方式增长。  相似文献   

8.
2011年全球经济可谓是多事之秋,总体来看,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全球整体增长速度放缓.2010年年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增长大概是5%左右,目前根据最新预测,这个数字是4%.在全球经济增速放慢的进程中,发达经济体表现最差,大概是1.7%,比一年前的预测低了一个多百分点.新兴经济体表现不错,是6.4%,但也比2010年的增速放慢了很多.  相似文献   

9.
2007年,在外部需求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速也将有所减缓,相关经济指标会相应变动,新华社经济分析师给出对部分经济指标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大幅减速,是好事,不是灾难。这些年,由于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中国经济看似要成为全球经济霸主。可今年县域债务膨胀,财政收入近断崖,跨越发展突然减速,保增长似乎正向坏处发展,像要拖累中国。早在几年前,有不少经济界的专家就预测,我国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大跃进,会面临严重债务危机。去年年底,就连对县域经济发展最乐观的一些  相似文献   

11.
文章手工收集、整理了2006-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媒体报道倾向数据,实证研究了媒体报道正向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偏差对上市公司负收益偏态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媒体报道正向倾向、分析师乐观预测均分别对上市公司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两者的交互项对股价负收益偏态系数的影响则是显著为正,即当媒体报道正面倾向与分析师乐观预测两者共同作用时,将会触发"信息过度关注偏差"机制,从而降低了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文章研究还发现,媒体报道、分析师预测和"信息过度关注偏差"机制的作用强度,在市场化程度高地区要明显大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化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更加容易被媒体报道和分析师关注,进而产生更强的关注效应。  相似文献   

12.
马涛 《中国经贸》2013,(7):78-79
随着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主要经济体外需萎缩,以及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存在,全球贸易呈现出低速增长态势。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下滑到2.0%,低于2011年的5.2%,也低于20年以来5.3%的平均增速,今后几年这种低速增长将会常态化。  相似文献   

13.
马涛 《中国经贸》2013,(13):78-79
随着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主要经济体外需萎缩,以及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的存在,全球贸易呈现出低速增长态势。2012年全球贸易增速下滑到2.0%,低于2011年的5.2%,也低于20年以来5.3%的平均增速,今后几年这种低速增长将会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浙江经济》2014,(15):64-64
从国际机构近期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来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将全球经济预期从之前的3.2%下调到2.8%,IMF则将此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3.4%,而IMF和世界银行分也别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和7.6%。当前全球经济弱增长态势已成定局,但主要经济体复苏之路存在分歧,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复苏,但欧元区步伐相对迟缓;而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仍在放缓。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公共部门需求拖累美国经济增长,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导致中国和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从经济增速高峰下滑,欧元区则从衰退泥潭中蹒跚恢复.但可喜的迹象是在私人部门需求保持强劲的同时,随着财政整顿步伐的放缓和持续的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活动已开始重新加速.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增速在下滑后开始趋于稳定.经济增长动态则继续分化,发达经济体的实际经济增长符合预期,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实际经济增速则低于预期.总体上,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全球经济呈现增速放缓的迹象,欧美国家债务危机形势严峻,发展中国家也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经贸增速明显放缓,然而港口投资建设却并未因此而放缓,码头投资建设者对未来港口的发展仍持比较乐观的态度,远东、北欧和南非仍是2011年码头投资建设的热门区域。  相似文献   

17.
风险几何     
今年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地方债风险问题已成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唱空"中国经济的重要理由。地方债是否已经到了危险境地?风险到底有多大?近一段时期以来,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舆论焦点中的焦点。尽管从财政赤字和债务比率上看,我国还远未达到国际警戒线标准,但政府债务增速已令财政和债务风险急增。更值得警惕的是,与欧美发达经济体不同,我国政府债  相似文献   

18.
新兴经济体从未处在现在这样一个如此有利的位置: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维系需求。而对于整个世界来说,这一点也从未像现在这么重要。但这种情况可行又是大家想要看到的,却并不意味着它就会出现。乐观人士认为,新兴经济体终于与美国脱钩了。但事实可能会证明,这种乐观想法不过是异想天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日前预测,全球经济增速今年将放缓至3.2%,其中发达经济体将增长2.1%,新兴市场将增长6.9%。  相似文献   

20.
苏剑 《中国报道》2021,(4):96-96
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整体呈现“V”型反弹趋势,全年GDP同比增速为2.3%,虽然大幅低于往年水平,但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望2021年,虽然1—2月受到了冬季疫情的短期冲击,总需求有所放缓,但从3月的PMI数据来看,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需求端,经济内生动能依然在持续释放。此外,随着疫苗接种覆盖面加大,疫情扰动因素将会逐步减小,在去年低基数效应的作用下,全年经济增速达到预期目标无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