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超大城市到巨型城市 圣保罗、巴西利亚、墨西哥城、东京、新加坡和洛杉矶有什么共同之处?它们都属于超级大城市,数百万的人口,一望无际的建筑物,人们忐忑不安地寻求新的居住空间。居住问题可能代表了新的千年最令人担忧的方面。上世纪初,城市居民为2.24亿,今天几乎达30亿,据最为可靠的预测,2025年城市人口将超过50亿。拥挤不堪的人口,使城市规划专家对大城市的未来提出了强烈的疑问。建筑师维托里奥·格雷戈蒂解释说:“谈论未来的城市并非易事,欧洲的大城市和发展中国家的大都市有天壤之别。欧洲的城市有稳定性,在未来数十年内,这种稳定性还将保持下去,而非洲、南美和亚洲的大城市则以令人眩晕的超常速度发展,给城市规划留下的余地很小,从而使本已困扰大城市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比如,饮用水的供应、垃圾处理、人们居住空间越来越大而造成的交通和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是什么样子?例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印度的加尔各答。到本世纪末,人口1000万以上的大城市将由现在的几个增至25个。据有关专家推算,全球人口的55%已居住在城市里了。更重要的是,大城市的生活质量远比人们过去预计的要好。大城市的人均寿命一般高于小城市或农村人口的寿命;城市居民比乡村居民拥有更好的污水处理系统和自来水供给系统;城市一般能提供更为先进的医疗保健、良好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以劳动力流动率为切入点,选用30个省会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中国大城市“工资溢价”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劳动力流动与工资溢价之间的空间效应。基于现有数据研究发现,近十年间中国大城市“工资溢价”现象依然存在;劳动力流动率对大城市工资溢价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流动拉大了大城市工资溢价,尤其是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劳动力流动提高对工资溢价促进作用显著,人口在100-500万之间的大城市劳动力流动对工资溢价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经济繁荣使得亚洲各国的城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者,一些大城市因而变成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被誉为“东方之珠”的香港便是其中的位使者。它是亚洲除日本之外最大的的金融交易中心,基础设施良好,专业人才济济,毗邻中国大陆,被广大外来投资者视为通向内地12亿人口大市场的“门户”。香港的投资环境在亚洲各大城市中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因而成为外来投资者的首选之地。但是,随着亚洲其…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城市社区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各项社区建设效能的发挥都和城市人口相关. 一、人口规模合理化 1、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按居住人口数量规模将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镇).  相似文献   

6.
就中等城市而言,在未来的20年,全国将有22个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十堰市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我们将力争建成人口在100万的秦巴区域大城市。湖北省把十堰纳入“一特五大”城市发展行列优先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在带动十堰自身5个国家级贫困县、市摆脱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大大加重了城市的负担,造成交通阻塞、住房紧缺、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已成为亚洲许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 同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亚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还很低,2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7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而欧洲、南美和北美洲的情况正好相反,75%的人口在城市或近郊,25%的人口在农村。可是在过去的10年里,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淘金”,整个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8.
王哲 《中国报道》2013,(1):75-77
大城市养老成本高严重影响到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如果能鼓励老年人到其他更适宜生活的地区居住,既会明显减轻大城市人口压力,又能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住房压力,降低青年人的就业成本。  相似文献   

9.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并要求“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就意味着,今后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重点将由发展特大城市、大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小城镇上来。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武汉、成都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典型大城市,基于2000-2019年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与人口密度数据,运用GIS空间计量方法,对比分析处于不同板块地区的大城市出现人口分散化现象的共性与差异。结果表明:(1)东、中、西部三个大城市均出现了人口由中心向外围分散的现象;(2)其间存在着发生时间和演进程度的差异;(3)进入分散化阶段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海、武汉、成都三市的人均GDP分别为2000美元、2360美元和4300美元;(4)到2019年,东部的上海大致到达了“逆城市化”阶段,西部的成都刚进入“郊区化”阶段。由此推断,以一些较高发展水平的大城市地区为前导,城镇化正在进入一部分地区的人口由外围向中心流动和由中心向外围流动的双向流动阶段。因此,应审时度势地调整引导人口流向的城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国超大城市的人口发展呈现持续增长,主城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这种发展模式不仅给超大城市自身带来“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也制约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构建。研究表明,超大城市人口持续过度聚集的原因在于其吸引腹地广阔,城市中心区拥有吸引人气的商务、休闲和文化空间,其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效益持续显现,以及地区收入差异长期存在和郊区新中心生活服务品质不高等;因此,在人口疏散时需顺应经济和人口迁移规律,重点增强外围新城的集聚力,促进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均等,推进“主城-新城-区域”的功能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过去的半个世纪是属于大城市的: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已从两个增加到20个。但事实上,大城市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城市人口的典型增长率在1980年代曾超过8%,但近5年来,这一数字下降了一半以上。相反,从2000年至2015年,全世界小城市(人口不足50万)的数目将增加23%,而次小城市(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的数目将增加27%。  相似文献   

13.
人口是城市社区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各项社区建设效能的发挥都和城市人口相关。一、人口规模合理化 1、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发展态势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按居住人口数量规模将城市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镇)。建国以来这几种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发展其基本态势是"两头快、中间慢",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城市和小城镇有较大发展,都呈上升趋势。从城镇规模结构来看,1980—1992年,特大城市(100万人  相似文献   

14.
基本概念城市是依托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主体单位形成的人口聚集区,是一个适合实现上述功能和人们居住的功能齐全的集合网络体系。不同的城市,其主要功能侧重不同,国家首都是以政治为重心的综合性城市。大城市一般是经济文化中心,战略要地城市则军事功能很重要等等。然而,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则为“个人”,没有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就没有城市。  相似文献   

15.
鞍山位于美丽富饶的辽东半岛中部,是国内人口超百万的大城市之一,以“中国钢都”之名蜚声中外。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地方改革已经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教训,中央可以着手解决大城市户籍改革这个“两难”问题。建议采取“两保两新”的措施积极规范和指导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即保持原户籍人口享有的广泛权利不变,保持外来人口通过买房、投资以及知识和技能落户的快车道不变,同时为大多数外来人口提供一个新的易于攀登的落户阶梯,并在上升台阶上不断新增权利。  相似文献   

17.
国际     
《走向世界》2015,(9):16
世行报告:珠三角超东京成世界最大城市片区World Bank Report:Zhujiang Delta Replaces Tokyo as the Workd Largest City Area世界银行发布报告说,无论就地域还是人口规模看,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10年就已超过日本东京地区,成为全球最大城市片区。世行报告借助卫星和地理空间信息分析等技术,评估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在内的亚洲东部地区城市化进展。报告说,截至2010年,包括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片区拥有人口约4200万人,超过阿根廷、加拿大或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人口总和。  相似文献   

18.
《今日重庆》2013,(12):54-57,F0002,I0001,I0002
面域广、人口多,同样有着“大城市、大农村”区情的万州区,如何在水利建设上统筹城乡发展?让城乡群众受到“水润民生”的普惠?  相似文献   

19.
洪湖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东南端,东倚浩浩长江,南接八百里洞庭,北临中部大城市武汉,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人间天堂”的美称。全市国土面积2519平方公里,人口90万。  相似文献   

20.
赵兴 《宁波经济》2014,(6):48-49
截至去年底,我国超过1000万人口的城市有6个,超过400万人口的城市为21个,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达127个。面对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蔓延加剧的“城市病”,大城市的发展倍感纠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