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问题 问题一:领导重视不够。各金融机构领导 只注重经济效益,没有把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 纳入日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对残损人民币 的挑剔、兑换标准只是传达,没有认真组织一 线临柜人员进行培训,虽然设立了残损人民币 兑换窗口,但也没有真正起到兑换作用,只是 为应付上级行的检查。 问题二:一线临柜人员业务不熟。临柜人 员在对残损币的挑剔、兑换标准上掌握不准, 有的仍然执行旧的《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 民币兑换办法》,为了减少责任,一眼能看出来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岗位培训,提高金融机构出纳人员的业务素质。组织出纳人员认真学习出纳基础知识,加强反假和残损币兑换的培训,严格金融机构出纳人员的上岗资格考试,持证上岗,达到能准确鉴定真假人民币和熟练掌握兑换残损人民币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徽县金融机构残损币定期集中兑换日制度"执行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促进金融机构残损币日常柜面兑付工作,满足城乡居民对零辅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流通中人民币的整洁度,近期,笔者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办理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基层营业网点残损币兑换工作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基本情况 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三章第二十三条之规定,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挑剔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并将其缴存当地人民银行,但实际情况却与要求存在差距.目前辖内共有工行、农行、建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5家金融机构,其中对外设立并公布了残损币兑换窗口、服务热线的机构4家,占机构总数的80%;在营业场所显眼位置悬挂或摆放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损污人民币兑换办法》、《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网点5家,占机构总数的100%;当暗访调查人员拿着3张10元券残损人民币到以上网点请求兑换时,各金融机构反应不一,有的勉强给兑换,有的却以各种理由不予兑换.  相似文献   

4.
问题 1.兑换残损人民币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业务技能不熟练.有部分金融机构兑换残损人民币工作人员对新的残损人民币兑换标准理解不够,缺少鉴别人民币真伪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特别是对严重残缺污损的人民币和仿真性能较强的假人民币辨别能力差,因而产生惧怕心理,担心误兑而自担损失和风险,从主观上不愿意兑换残损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已于 2 0 0 4年 2月 1日颁布实施。近期 ,人行格尔木支行货币金银部门相继对本辖区几个集贸市场、超市、公交客运等服务行业进行走访调查时 ,发现市场上流通人民币尤其是 2元以下小面额券整洁度很低 ,普遍反映的问题是“两难” ,即残损人民币兑换难和零钞兑换难。据调查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是各金融机构网点怕麻烦的心态偏重。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是法律赋予各金融机构法定的义务 ,但是一些金融机构把它当成一种负担 ,认为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既费时费力 ,并要承担一定风险。从而出…  相似文献   

6.
<正>为群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是金融机构应尽的义务。从永胜县域情况看,目前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大都设立了残损人民币兑换柜台,但广大人民群众残损币兑换难的问题却仍然存在,应引起重视。一、残损币兑换难的原因(一)农村金融网点少,金融服务缺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部分农村金融营业网点只剩下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且都集中在集镇,广大农村基本没有兑换残损币的网点,农民手中多次周转而被严重污损的人民币,要想兑换,就得利用街天跑上数里地、数十里地到集镇上去兑换,且没有熟人还不一定能兑换,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加大了兑换成本,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7.
残损人民币兑换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人民银行银川中支先后开展了人民币净化工程及人民币残币兑换宣传等工作,并制订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币净化管理、残损人民币兑换等文件,确保残损人民币流通从源头杜绝、在流通中管理.但是,通过人民币收付业务执法检查和平时暗访调查情况来看,此项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残损人民币兑换时存在着个别残损券兑换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说一张残损券兑换,在不同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或人民银行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兑换结果,或全额或半额或不予兑换。这种情况的出现容易引起纠纷,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樊文 《金融博览》2004,(3):61-61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自 2 0 0 4年 2月 1日起施行 ,金融机构基层出纳人员在具体办理兑换时 ,遇到一些把握不准的情况 ,希望能出台《办法》的掌握说明。如 :1 硬币兑换标准说明。第七条规定 ,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 ,金融机构应当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 ,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而在前面各条款中均未对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的标准作出详细说明。2 残缺、污损人民币鉴定程序说明。第八条规定 ,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鉴定书及残缺、污损人民币都在…  相似文献   

10.
一、金融机构普遍采取"谨慎兑换"的态度。临柜人员金融服务意识不强,认为兑换残损币属无偿服务,无利益可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二、申请鉴定程序不规范。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一)各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开通残损币和大小票币兑换绿色通道。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损伤券回笼和调剂大小票工作的认识。将损伤券回笼和调剂大小票作为树立窗口服务形象、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途径纳入总体工作范围加强管理。一是建议各金融机构逐步改变经营理念.加强服务.正确认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工作,严格按《人民币管理条例》、《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等制度执行,  相似文献   

12.
自国家出台《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后,人民银行也经常组织系统培训,对残损人民币兑换、管理规范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通过调查发现,梗阻残损人民币兑换工作有五诱因,亟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残损硬币兑换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程序应先对残损硬币进行真伪鉴定,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硬币化速度缓慢、欠缺硬币清分机具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残损硬币鉴定都是薄弱点,不利于残损硬币的兑换,影响到了人民银行的声誉。本文对残损硬币的真伪鉴定及兑换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兑换流通中的残损币,是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义务.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目前不少基层营业网点,尤其是农村金融机构基层营业网点,不能很好地开展残损人民币兑换业务,甚至存在拒绝收兑现象,本文分析了成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是兑换残损人民币存在推诿现象。由于残损币兑换操作比较烦琐,尤其对持有被水洗、油污浸泡、退色以及被火烧、腐烂、鼠咬等防伪特征不很明显的残损人民币的兑换,遇到网点工作人员少、业务繁忙时,经办人员往往对前来兑换残损币的顾客表现出一种不情愿的心态,特别是对持有残损币数量较多的客户,为避免麻烦,总是找理由将顾客“打发”到人民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兑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货币投放量增多,残损人民币数量也越来越多。残损人民币是指因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造成票面外观、质地、防伪特征受损,纸张炭化、变形,图案不清晰,按照《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据调查,约有70%以上客户表示接触过和到金融机构兑换过残损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货币流通量的逐步增加,残损人民币也随之增多,大量残损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重复使用,尤其是10元以下小面额货币残损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市场流通人民币票面的整洁。对此人行元氏支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金融机构及时为社会公众兑换残损人民币,提高市场流通人民币的整洁度。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地区,现金交易仍是买卖双方的主要结算方式,人民币是广大人民群众每天都要接触的"必需品"。由于一些人爱护人民币的意识不强,甚至肆意人为损坏人民币,在日常流通中,存在一定数量不再适宜流通的残损人民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辐射范围最大的金融机构,在做好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针对残损人民币兑换回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一、残损人民币回收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了解到,在基层和农村的有些地区,老百姓手持残损人民币到银行兑换,临柜人员会告知,兑换可以,但必须在该营业网点开设一活期存折存入兑换金额。老百姓不得其解,兑换残损人民币还要开设活期存款账户存起来?不存就不给兑换?是不是人民币兑换又有了新规定?据调查这种现象在基层农村还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20.
李援朝 《河北金融》2012,(12):41-42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小面额人民币残损严重,本文从人民银行的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残损币兑换现状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农村残损币增多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