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在记者见面会如是说."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抓作风建设,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7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观看《复兴之路》展览时的感慨.党的十八大闭幕仅一月有余,中南海接连吹出春风.这些掷地有声的执政理念,令人齐声叫好的安邦措施,中国人听了,感到大有希望了;世界民众听到了,说中国共产党开始带领人民圆"中国梦",是大有前途的政党.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正>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  相似文献   

3.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而农业则是百姓餐桌上食品安全的源头。"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美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有营养、吃得更健康。为食者造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之责。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扶贫工作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之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是我们党"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更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进一步深刻阐明了山西省"三农"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全省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力求"学得更深、悟得更透、用得更好",努力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开创山西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为全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全书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价值观、又有方法论,既有目标导向、又有问题导向,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的深入研究、深谋远虑和深厚感情,形成了新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理论探索与顶层设计。江苏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学习成果和体会。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实施乡村振兴和建设"强美富高"新江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是"共同富裕"理论原则的发展和延伸。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思想,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  相似文献   

8.
感悟中国梦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想,这是中国历代人民的共同梦想和期盼,它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梦的首要目标。中国近百余年的屈辱史深刻的告诉我们,只有国家真正富强了,我们民族才会真正有地位,人民才能有幸福。中国有句俗话"锅里有了,碗里才会有",这  相似文献   

9.
正7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把"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作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更高的站位、更宽阔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努力开创新时代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新局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去年8月在视察青海时,对青海工作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省委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不断想方设法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尽快过上小康生活,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增收事关大局,农民收入上不去,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坚决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同时抓好"三农"领域其他重点工作,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抓好八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们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粮食的需求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对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市人民生活更美好。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于推动上海创新"三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清远考察时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要求下功夫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把短板变成"潜力板"。总书记的指示,高瞻远瞩,切合实际,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但是,在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农村改革发端地发表的又一篇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总结"三农"工作的新探索新实践新经验,准确把握新动向新苗头新问题,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相似文献   

17.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对标全面小康,今年"三农"工作有哪些硬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制度供给有何安排,农民如何得实惠?就中央一号文件系列决策部署,记者专访了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相似文献   

18.
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民族复兴事业前途光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我们要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取得一个个丰硕成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反复强调"苦干""实干",言之谆谆,掷地有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总书记的"新语",既是响亮的号召,也是时代的宣言,对当前做好"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在广袤的中国农村,"中国梦"就是强农梦、富民梦、美村梦,  相似文献   

19.
<正>"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我们做好粮食和物资储备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发展粮食产业有基础有优势,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站位、对标看齐,强化政治自觉、  相似文献   

20.
<正>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有了知名度就有了凝聚力与扩散力,就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品牌知名度的高低,直接体现其对市场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让品牌来保障人民对质量安全的信心。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要靠我们自己稳住粮食生产。粮食也要打出品牌,这样价格好、效益好。"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