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的协调: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发展总体协调,服务贸易政策和服务产业政策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从具体行业看,仍然存在制约服务贸易和服务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性障碍。以具体服务行业为分析对象,可梳理总结服务业开放政策、服务业出口政策与服务产业政策不协调的方面及具体表现。相应地,从体制机制、开放与改革、对外资开放与对民资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结合等方面,可提出加强服务贸易与服务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趋势,外资政策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其中之一就是对外商直接投资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产业指导政策。我国的产业政策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着非常密切的多层次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为例,对产业政策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产业政策的调整加速了上海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引进外资过程中机制碰撞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经济,不能忽视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的负面影响。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产业负面影响的原因在于外商对外投资和中国利用外资动机的差异、国际规则对我国外资政策的制约以及我国外资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偏差。上述负面影响主要通过削弱我国产业发展的技术、市场、人才基础和排挤国内骨干企业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洋油和大豆     
2006年8月,国务院研发中心一份研究报告披露,在我国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前五位的企业几乎都被外资控制。我国28个主要产业中有21个产业外资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如玻璃行业,排名前五位的企业都是合资企业;占全国电梯产量80%的几家电梯生产厂全部由外商控股;18家国家定点家电生产企业中,有11家与外商合资;2o%的医药企业在外商手里;汽车行业销售额的90%来自外国品牌,让国人汗颜。还有什么是我们自己的呢?  相似文献   

5.
产业政策传统上被认为是一国内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但是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产业政策已经受到世贸组织多边贸易政策体系的严格约束。我国汽车产业政策案的发生使我国对幼稚产业的促进政策不得不面临诸如世贸组织基本原则及例外、TRIMs协定等诸多方面的检验。以汽车产业为例,我国幼稚产业的发展政策必须考虑贸易政策的协调作用,必须研究和灵活运用世贸组织规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在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同样吸引了跨国公司的关注.两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引入外资的技术含量,我国外资政策应从以FDI优惠政策为主向扩大开放转变;投资重点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制定符合WTO规则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的三次产业的产业扩张弹性的分析,指出了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省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的调整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进行了分析。虽然我国政府从未明确提出要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但是通过和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相比较,可以发现,在我国广泛推行的产业政策中,战略性贸易政策早就存在。只是由于产业组织政策失效所导致的市场竞争程度低下,使得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协调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打破地方保护,建立国内统一大市场就成为我国今后战略性贸易政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发展绿色产业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但是各国在具体发展目标、路径和政策运用上又有着很大差异。通过对美日绿色产业发展经验比较,虽然各具特色,但在科技创新上却是相同的。除此之外,美国还强调把政府干预与市场主导有机结合、加强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本则更重视持续的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产业发展的推动等,深刻透视出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如何利用好政府与市场这"两只手",对于我国推进绿色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详述了主要光伏市场国家(德意日美)的光伏产业政策,然后介绍了我国的光伏产业政策。对比五国光伏产业政策,发现我国光伏产业政策存在不完善之处,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缺少配套的政策、缺乏国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光伏技术扶持政策和光伏人才培养方面也很缺乏,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运用1985-2011年的数据,采用VAR模型研究福建省FDI、第三产业GDP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FDI促进第三产业GDP的发展,不仅在短期明显,中期和长期也明显;福建省FDI对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短期具抑制作用,这从侧面也反应了FDI在第三产业投资方式的畸形性;第三产业的GDP对FDI的反向促进作用较小,福建省积极吸引外资政策方面的因素,对FDI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中国2001—201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额和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明显,但不利于我国的第三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要利用有利时机,加大FDI进入第三产业的倾斜性政策导向力度;加强改革,加大第三产业对FDI的开放力度,发挥FDI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在利用日资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日本对华投资与其对华贸易规模不相称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更加谨慎 ;中国将与东南亚国家为争取日资而展开激烈的竞争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针对这些问题 ,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要加大吸引日资的力度 ;二是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三是要对日资加强产业投资导向 ;四是要引导日资投向我国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与上海、深圳等地相比,重庆在引资政策措施和政府服务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提升重庆引资能力的关键是:更优惠的投资政策,更具吸引力的引资措施和更高的政府服务水平.优惠政策措施和优质政府服务是目前重庆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根本和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唯有优惠的政策措施叠加优质的政府服务,才能在引资大战中赢得先机,获取胜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协整检验和冲击分解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外贸收支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对中国外贸收支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国外实际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才是决定外贸收支的主要因素。因此,人民币缓慢升值不仅难以解决目前我国外贸收支的顺差问题,而且其引起的预期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所以,我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应转向调控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及其结构上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来,我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额高速增长,外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也非常明显,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外资流入及其投向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伴之而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及其溢出、扩散效应,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WTO后工业品进出口变化、外商直接投资变化、以及经济体制环境和资源配置格局的变化 ,总体上说将促进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工业结构的升级 ,但在不同的阶段将表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在加入WTO后的过渡期期间 ( 2 0 0 5年之前 ) ,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将继续推进 ;在 2 0 0 5~ 2 0 1 0年期间 ,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将相对缓慢 ;到 2 0 1 0~ 2 0 2 0年期间 ,工业结构升级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工业结构政策的主线依然是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重点是促进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要积极推进产业比较优势的转换 ,促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增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的数额与日俱增,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FDI在区位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趋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本文通过分析FDI在我国各地区分布的特点、投资来源体的构成情况,以及影响FDI区住选择的因素,探讨导致FDl呈现区域不均衡分布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各地区吸引外资的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就业和对外直接投资两者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外投资作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对中国就业情况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促进作用,是缓解就业压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滨海新区多年来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上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外商投资的结构与水平对于以外向型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滨海新区来讲无疑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重点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找出其相关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优化新区产业结构提出了利用外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