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虽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并未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现代法治意识。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探讨,一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呈现出来的特点,另一方面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探讨了其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以"儒学"为核心、兼容墨家道家法家等多样文化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的宝库,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髓,以此为精神营养有效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探索人生价值。通过反思与回归,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走出一条社会影响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道统得以传承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和思想境界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角度看,一方面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高度重视"法"的效能等现代价值,另一方面其封建特权思想等也对法治文化建设起负面作用;吸取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应成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书法重要性的大大降低,导致人们对书法艺术命运的忧虑;书法"繁荣论"说得过早;书法"危机论"实属无稽.随着泛化局面的结束,书法回归到作为一门纯粹的艺术本该回归的位置;书法是一门"低调"的艺术,本质上更接近道家精神.书法艺术具有顽强的传统性,传统作品是"好的格式塔",是创作和欣赏活动的参照物.  相似文献   

5.
法治作为西方的产物。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明成就,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实现法治社会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产生、存在和运行的心理基础和社会人文背景。依法治国不仅要以法律制度为基础,更以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公民意识为要件。对大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公民意识教育是高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需从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形式、完善评价机制、探索有效教育路径等方面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法治的运用方法决定法治的真实性。研究和比较法治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对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没有充分确认形式法治基础地位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实质法治的取向是危险的。本文将从法治存在与法治取向冲突和选择两个方面,探讨当代法治所应选择的宏观路径。  相似文献   

8.
法治是人们充满理性的呼唤 ,本文从对法治概念的探讨入手 ,提出了法治推行面临的障碍。我国传统落后的理念不仅造成她和传统法律观念的冲突 ,形成了法治的主要障碍 ,同时 ,它也是公民整体素质低下和整个社会面对法治时浮躁的主要诱因 ,而这两个方面洽又构成了我国推进法治的又一障碍。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进一步增强员工法治意识是电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与此同时,由于法治与德治相辅杨成、相互促进。因此,还必须增强员工的德治意识,最后,分析了增强员工的法治意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法治与秩序、法治与自由、法治与工艺、法治与效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勇  陈琅 《企业家天地》2008,(3):190-191
传统的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它的变迁可以节约社会成本,但同时也具有路径依赖性的特征,故其变迁的过程具有自身特征。而农民由于受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行为受传统意识影响甚大,因此探讨农民传统意识形态的变迁对研究农村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本文对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概念作了解析,分析了我国法律文化二元结构的不平衡状况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不利影响,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迫切要求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有利于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有利于法律实际效能的发挥,有利于制约权力和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实施的依法治国方略 ,是对人类近代社会以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积极吸收资产阶级创造的优秀政治文明成果 ,特别是法治文明成果 ,吸取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 ,对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治理念是法治活动的灵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包括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准确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对于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应具有适当的理念根基。理清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才能祛除一些理念误区,即法制工具主义、法治与德治结合论、政府本位论等。梳理和借鉴西方法治政府建设的理念演进。我国应树立符合法治政府建设实际的四大理念创新,即:人权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价值理性,法治主义是我国建设法治政府的工具理性,宪政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理性,服务主义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行为理性。  相似文献   

15.
德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礼治、人治一起被视为儒家法律传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德治思想对于当代的法治建设,既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又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如何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而又不陷入传统的窠臼,是摆在当代人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也考验着人们的胆识与智慧。  相似文献   

16.
改革行政体制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经之路。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应将着力点放在减少行政许可和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等四项职能上。机构改革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基础,与政府职能转变同步进行。必须从行政执法、司法两个方面对行政行为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加强司法监督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建设的内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应着重抓好四项关键性工程,即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行政组织法和公务员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完善行政法律体系;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构建行之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确保行政权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8.
作为法律职业群体的重要一员,律师及其社会形象的问题在法治进程中相当重要。但是,律师形象的树立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扰,例如传统思想的偏见、现实的两难选择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而解决的方法主要是以维护权利为中心,加强律师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  相似文献   

19.
在"依法治国"背景之下,通过诠释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的内涵、类型,深入剖析产生此类法律纠纷的四种原因,并从法治视角提出四种解决校生法律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企业法治是企业制度化管理的核心工程,是企业健全的运行体系,良好的运行状态,和整个企业成员对制度发自内心的遵守和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的企业秩序与状态。企业法治为企业的良性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它要求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遵循法定的方式,排斥了个别人员的恣意和擅断,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使企业的决策更趋理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加强企业的法治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企业法治建设本身也应当具备完善的体系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