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按照一般的理解和说法,"宁波帮"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对在上海发展的事业兴旺、势力庞大的宁波籍工商界人士的一种统称。但事实上,"宁波帮"的真正内涵,并不仅仅在于商界,无论政界、文化界、艺术界、科技界等,莫不有优秀的"宁波帮"各界人士,诸如总数早已超过百位的宁波籍两院院士,陈逸飞、余秋雨等当代文化名人,  相似文献   

2.
近日,首届世界“宁波帮”大会在宁波隆重召开。千名“宁波帮”人士代表一百多万“宁波帮”齐聚故乡,共商反哺和发展宁波经济、共谋继承和弘扬“宁波帮”精神大业。面对如此盛况,笔者激动之余不由感慨,昔日中国有晋商、徽商等十大商帮,曾各领风骚,但“宁波帮”一直挺立潮头,至今没有被淘汰有何秘诀?与会的新老“宁波帮”代表纷纷感言,诚信是最大的秘诀之  相似文献   

3.
@     
《宁波通讯》2014,(12):89-89
@新浪宁波时尚:宁波帮题材大型甬剧《筑梦》6月13日晚首次亮相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舞台,演出获得圆满成功。该剧以历史上宁波籍建筑商人沈祝三为原型,讲述了沈三江倾囊建造武汉大学的故事,诠释了“信义行天下,爱国又爱家”的宁波帮精神以及“教育兴邦”的中国复兴梦。  相似文献   

4.
黄港洲 《宁波经济》2004,(8):17-18,30
“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是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宁波帮”作为加快宁波建设的独特资源,对于加大宁波对外开放步伐,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等有着独特的作用。继续实践邓小平同志关于“宁波帮”的重要战略思想,必须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5.
榜上宁波     
<正>两位宁波籍科学家、五位在甬工作科学家当选院士: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两位宁波籍科学家和五位在甬工作的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两位宁波籍科学家分别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纬民和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震,均  相似文献   

6.
明清以来,中国10大商帮群雄并起,互竞雄长。数百年风云际会,此消彼长,而宁波帮硕果仍存、长盛不衰。若问:有何独门秘笈?商场如战场,商战如兵战。宁波是著名的商之乡,是商之祖范蠡的归隐地,是浙东实学派思想的发祥地,文脉与商脉交融进宁波帮的血脉。几个世纪以来,甬籍工商人士精心营求,优胜劣汰,薪火相传,形成了宁波帮独特的经营方略、用人机制、品牌创造、广告宣传、形象策划,乃至具体到个人在逆境中怎样生存、发展等经验,可谓林林总总、异彩纷呈。虽说事过境迁,时移世变,我们不能做“刻舟求剑”那样的蠢事,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宁波帮的经营理念和商战谋略仍然不失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本刊特辟专栏,陆续刊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市宁波帮研究专家王耀成先生撰写的相关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7.
方琳 《宁波通讯》2013,(4):64-67
宁波籍人士外出经商,古已有之;结成商帮,则是在明朝末年。到清朝末年,"宁波帮"一词已频繁地出现在各种报刊和书籍中。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仍有73000多名宁波籍人士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加上他们的后裔,总人数超过30万。从国内来说,宁波籍人士更是遍布全国各地,早就有"无宁不成市"之说。他们中不乏工商巨头和科技专家,如包玉刚、董浩云、王宽诚、安子介、邵逸夫、陈廷骅、曹光彪、李达三、孙忠利等人。如今,浩瀚的太空中邀游着5颗以宁波人命名的小行星:邵逸夫星、王宽诚星、曹光彪星、李达三星、谈家桢星。在我国两  相似文献   

8.
闽商:世界华商的一支中坚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商帮历史悠久。稍远的有赫赫有名的晋帮、徽帮,邻近有闻名海内外的潮州帮、闽南帮、广府帮、福州帮、海南帮、宁波帮、客家帮、三江帮等。他们扎根于当地社会,有着深厚的经济实力和人脉关系,经营得各具特色,在商界长领善舞,个中渊源尤其是文化积淀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宁波帮作为一个地缘性商业团体对中国近代化有着重要的贡献,而宁波帮的迅速崛起并领袖全国,乃在于它有一个强大而充沛的以钱庄为基干的金融营养。宁波钱庄精专于平面布局,奉行单元银行(unit bank)制度,以数量取胜,利用金融触角的延伸将整个城市的工商业皆网罗其中,成为“经济之枢纽,百业之总汇”。  相似文献   

10.
为区别和对应于旅居海外的宁波商帮,本文所研究的新时期本土宁波商帮,特指改革开放以来在宁波这块土地上逐渐成长壮大起来的宁波籍民营企业家群体。这个群体的成份比较复杂,其成员的原先身份基本涵盖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  相似文献   

11.
德国历史学家利希霍芬说过“有两个公认为最聪明的民族,同时也是最善经商的民族: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中国人。”中国历史上有“晋帮”、“徽帮”、“闽帮”、“广东帮”、“苏州洞庭帮”等十个商帮,他们都因善于经商曾驰誉海内外,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逐渐表落乃至销声匿迹。唯独“宁波帮”却代代相传,百年不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成功最具代表性的商帮。  相似文献   

12.
继我市2004年8月1日-7日举行“双纪大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同志提出“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指示发表20周年的大型纪念活动)后,刚刚举行的“世界宁波帮大会”又是一次群贤毕至、高朋满座的盛会。值此机会,说说何谓“宁波帮”、何谓“宁波帮精神”,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宁波帮的杰出商人中,有一个人常常被忽视,他就是董建华。那是因为,香港首任“特首”的身份掩盖了他的商人身份。其实,作为船王之子,“东方海外”和金山轮船套司主席和行政总裁,他在世界航运界早已是一名驰誉赛球的骁将。董建华赴事低调,性格沉稳刚毅。这种性格使他能够从容面对困难,  相似文献   

14.
广大“宁波帮”人士在艰辛的创业过程中,形成了“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独特精神品格。“宁波帮”精神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和素材。本文对开展“宁波帮”精神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陈昌福 《宁波经济》2004,(B07):9-10,13
1984年邓小平同志所作的关于团结和发动“宁波帮”的论述,是基于他对海内外“宁波帮”的历史和现实的透彻了解。这一论述的哲理核心,是历史机遇论。20年来,宁波取得了现代化建设超常规的发展,实现了历代宁波人梦寐以求的“强乡富民”的愿望——这一切溯源于邓小平的倡导。  相似文献   

16.
谢景文 《特区经济》1997,(11):21-22
<正>一、宁波与香港血缘相亲渊远流长 早在香港开埠之初,就有众多的宁波人辗转赴香港开拓创业。以邵逸夫、已故船王包玉刚及陈延骅为代表的海外“宁波帮”,更是联结宁波与香港的亲情纽带。现海外宁波人共有7.2万户,其中4.2万户居住在香港,他们之中除了一些工商企业家外,也不乏社会名流、科技专家和社团领袖。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的崛起吸引了一代代宁波人前往“淘金”。到20世纪50年代,在沪宁波人已有百万之众,逐渐成为近代上海市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显示,现在每5个上海人中就有一个是宁波籍人士。宁波人的饮食习惯,如咸菜过泡饭、宁波年糕、汤圆、黄泥螺、咸鱼鲞都成了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之一。更为有趣的是,现在全国闻名的上海话代表语“阿拉上海人”,其实是出自于宁波话“阿拉”。现在使用的“标准上海话”,实质是宁波话和苏州、无锡话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8.
《宁波经济》2004,(9):10-11
“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2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神州大地的同时,也为宁波这座城市画上了一幅蓝图。正是借着“宁波帮”的平台,宁波开始了人们眼中发展最快的时期。捐助项目、投资实业、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9.
《宁波通讯》2014,(16):49-49
8月22日上午,在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樱花公园站,一对憨态可掬的卡通人偶亲切地向乘客们打着招呼,他们是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推出的卡通形象代言人“宁宁”与“波波”。  相似文献   

20.
陈厥祥  卢美芬 《宁波经济》2004,(9):12-14,29
在邓小平“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伟大号召的感召下动员起来的“宁波帮”不仅热心参与家乡的各项建设,而且将目光投向了振兴教育、发展科技、培育精英等广阔的领域,以实际行动回应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给我们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