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全国各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易货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非货币性交易越来越多。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所谓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而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本文将分别就两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加以…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非货币性交易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里的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由于未来收款金额固定,也属于货币性资产;除货币性资产以外,均为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非货币性交易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里的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由于未来收款金额固定,也属于货币性资产;除货币性资产以外,均为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相似文献   

4.
一、非货币性交易 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资产进行的交换.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准备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预付账款、工程物资、在建工程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等.  相似文献   

5.
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里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以下简称准则),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即以物易物。非货币性资产,系与货币性资产相对而言;企业的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拥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内可以按照确定的金额收回现金的资产(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其它应收款和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而非货币性资产就是指企业拥有的除货币性资产以外的各项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在企业拥有的非货币性资产中,凡用来出售或通过分配以取得收益(或资本增值)的资产,包括商品、短期…  相似文献   

7.
在财政部发布的一些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补充规定中,分别使用了“非货币性资产”和“非现金资产”的概念。它们分别与货币性资产、现金资产相对应。这些概念有何区别?本文拟略作探讨。   一、两组概念的定义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所下的定义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而货币性资产则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对于“非现金…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非货币性交易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里的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由于未来收款金额固定,也属于货币性资产;除货币性资产以外,均为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部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经济活动中以物易物的形式时有发生,如何正确核算这一经济业务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会计制度》对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做出了具体规定,下面简要地说明一下。一、非货币性交易的定义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  相似文献   

10.
一、非货币性交易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资产进行的交换。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准备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预付账款、工程物资、在建工程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等。《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交易时,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收到的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等于或低于25%确定;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按照支付的补价占…  相似文献   

11.
一、非货币性交易的基本介绍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交易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这里的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中,将非货币性资产定义为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以及不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等。在此基础上,又将非货币性资产划分为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进而将非货币性交易划分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与非同类货币性交易,为非货币性交易的账务的处理做了铺垫。即将待售资产与待售资产相交换,非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相交换,统称为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将待售资产与非待售资产相交换,称为不同类非货币性交易。如果在一笔交易中,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中既有待售资产又有非待售资产,…  相似文献   

13.
刘源 《电子财会》2006,(7):46-48
非货币性交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经济行为,在日常业务中时有发生,简单地说,就是交易双方不是直接用货币资金作为交易媒介,而是以非货币性的资产(即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进行交换的一种商业行为。典型的比如以物易物、以固定资产交换股权、以非货币性交易抵偿债物等等均属于非货币性交易所包含的范围。  相似文献   

14.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执行中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以下简称“《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对于规范我国企业间非货币性交易行为,限制企业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操纵利润,规范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填补我国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一项空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准则执行的具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一、“货币性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的分类标准问题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将货币性资产定义为:“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认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第二章确认和计量第三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准则的主要内容1.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念的理解。(1)货币性资产与现金等价物是不同的概念。货币性资产以可确定金额为特征,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可收回的金额是确定的。而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  相似文献   

17.
引  言1.本准则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3.本准则不涉及以下事项:(1)放弃非现金资产(不包括股权)取得股权;(2)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定  义4.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1)非货币性交易,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2)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 言  1.本准则规范企业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2.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换出非货币性资产的计价,以及相关损益的确认。3.本准则不涉及以下事项:(1)放弃非现金资产(不包括股权)取得股权;(2)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交易。定 义  4.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其定义为:(1)非货币性交易,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2)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业务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判断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资产的本质属性是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非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资产区分的主要标志是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准则中具体解释了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而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在实际工作中,纯粹的易货贸易并不多见,如果换入与换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不相等,则交易双方一般采用货币性资产结清差价。涉及的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易,一般以货币性资产占整个资产交换总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相似文献   

20.
朱红 《财会月刊》2003,(7):31-32
从税收核算的角度来看,非货币性交易是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进行交换,这种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在进行核算时,入账价值的确定和相关税费的计算较为复杂.企业会计准则仅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对其会计核算进行了规定,而相关税费的规定与计算则涉及较少.仅就税法来看,各种法规也大多散见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章目中,因此在计算相关税费时,实际操作者往往觉得过于繁琐.笔者试从税收核算的角度探讨与非货币性交易相关的税费计算与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