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任献花  陈付彬  郝冰 《价值工程》2012,31(2):315-316
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认为政府治理通货膨胀需要忍受短期的失业率上升和产出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菲利普斯曲线运行方式,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中国经济陷入滞涨状态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2.
阐释“中国之谜”——一个基于扩展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3.
经济周期理论发展综述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中,对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认识与研究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重要的学科基础问题。经济学界的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学派的许多经济学家们都有各自的学说看法,有些还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编辑立著。在回顾经济周期理论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学习各学说流派的内容并探析理论发展演进的过程,比较探析得到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拓展在思考研究经济问题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是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逐渐演化而来.因在研究中尤其注重理性预期的研究,也被称作理性预期学派.经过两个阶段的发展,新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逐渐成熟.其与新凯恩斯主义一起被列为西方经济学两大主要流派.本文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发展的历程和理论特色为基础,探讨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并确定其在经济、 市场、 企业存在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诠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改造与发展中的深远影响,故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释"中国之谜"——一个基于扩展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6.
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采用广义矩方法估计开放经济下中国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结合中国现实选择工具变量。结果表明,使用混合成本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具有显著性,影响我国通货膨胀主要是资本成本与进口中间品成本;厂商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但前瞻性处于主导地位,且价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通胀和失业这两大宏观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经济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无疑是经济决策者的理想目标。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胀与失业之间变动关系的强有力工具,那么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又会以什么形式表现?本文通过收集分析相关数据,采用对失业率求对数的形式,模拟了其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了拟合良好的计量模型,简单描述了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经济运行当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周期中菲利普斯曲线机制转移的阈值协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非线性阈值协整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机制转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菲利普斯曲线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并且非线性转换是由逻辑函数刻画的,转换的位置发生在产出缺口的滞后8个季度。这一结论说明:当产出缺口大于-0.113时,其随后两年的菲利普斯曲线为正斜率;当产出缺口小于-0.113时,其随后两年的菲利普斯曲线为负斜率。菲利普斯曲线随着产出缺口的变化而光滑转换的非线性特征使得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依赖于已有的经济状态而具有非对称性,进一步,未来两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效果将致使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指数同向变动。  相似文献   

9.
一、政府低效的经济学解释 (一)公共选择理论新古典经济学观点认为.国家行为是解决现实中因外部性或公共物品的存在而产生的“市场失败”问题.达到帕累托最优的根本方法,而本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以詹姆斯、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将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  相似文献   

10.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数量经济学界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在经济管理中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和研究的问题。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仅供参考。一、结合我国的特点应用经济计量方法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情况存在一系列特点。我们在应用经济计量方法时,不能不考虑到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吴刚 《企业活力》1997,(9):21-22
内企业家和劳动者:两个不可忽视的创新主体□吴刚企业创新,特别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推进和承载主体是谁?对于这一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过去,经济学界往往持创新主体“一元论”的观点,即只讲企业家主体。从现实来看,创新活动是企业家、“内企业家”和劳动...  相似文献   

12.
李丽红 《活力》2009,(7):62-62
“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这是西方信息披露的三种基本理论之一——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种假定,并且这种假定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学在信息披露理论方面的建树成为一些观点的核心基础.并由此而产生出一系列的会计监管理论和会计监管方法。而实际上。“会计信息是一种商品”的假定,不论是在会计理论上,还是在会计实务中,或是会计监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并且这种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证的检验,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就业、利息及货币通论》发表一来70年间凯恩斯理论的发展演化历程,分析对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经济世界影响深远的五个流派: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凯恩斯主义非均衡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就各个凯恩斯流派的理论内核、特点及继承发展关系分别加以剖析,对各流派地位做出评价,说明理论的演化总是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吸收创新中得以进行。并以此阐明经济理论演化总是随着现实经济世界的变化在反思、批判、创新、超越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魏杰 《上海企业》2003,(6):11-12
对于我国经济在2003年能否继续高速增长的问题,经济学界的基本判断是肯定的,认为仍然可以保持8%左右的较快增长。我也是持这种观点的。但是这种判断是建立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能够  相似文献   

15.
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过去的几年,"新制度经济学"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1997年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和诺思(Nonth)的领导下,成立了新制度经济学国际学会,它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与普及已走向国际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总供给曲线性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实证方法从总供给方面来研究我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通过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的变化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具有一致性;经济的短期波动则主要由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引起,但是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有一定的影响,即中国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与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在结构上一致,并无其他变形。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各项统计年报显示,各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向好。经济学界对此有两种认识,一种认为这种增长是短期的外部因素推动;一种认为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2月14日,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家厉无畏在上海举办的“新世纪创新论坛”上表述了他的观点。 厉无畏说,去年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表现为经济回升时,与经济增长有关的指标也回升。2000年投资、消费与出口与199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1.7%、9.9%、30%(2000年11月份数据)。 第二个表现是经济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得以缓解,新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宋岱 《价值工程》2011,30(32):61-61
在很长时间以来,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个与市场结构相关的重要问题,这就是在几乎所有的市场结构理论中,厂商或供给者一直是市场结构不变的主导力量。这种假说在古典经济时代有其理论意义,但是却会令理论经济学对于现实社会的经济情况的解释能力大大缩水。有鉴于此,本文针对与厂商相对立的经济主体对于市场的影响,提出一种全新的市场结构假说,即———消费者垄断。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理论前沿观点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理论是过去二三十年间主流经济学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它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及新制度经济学相互交叉,大大地丰富了微观经济学的内容,改进了人们对市场制度及企业组织运行的认识。目前西方学者关于现代企业理论的新观点有很多,也形成了一些流派,本文拟对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的前沿观点进行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20.
金莲 《企业研究》2011,(4):132-134
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两种代表性流派,其中新公共管理发展的比较旱体系也较完善,但是新公共服务着力于对新公共管理批判也存在较大的合理性,正在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两种理论对政府角色的定位入手,并在评判两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吸收两种理论的精华因子,探讨两种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