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代预算体系确立的初期,控制取向是最为重要的治理原则,其核心在于完善各相关主体决策权力的相互分离与制衡机制。当前,我国预算决策过程中的制衡机制仅体现为财政部门内部的有限分离,这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要实现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系统的流程再造,构建更具权威性的核心预算机构——预算管理局。  相似文献   

2.
会计监督与制衡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是完成信息革命的催化剂 ,是实现会计信息全球化、一体化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与制衡机制 ,培育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与制衡机制 ,建立会计人员以市场为依托的自我约束机制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预算公开不等于预算透明2012年4月,国务院部署当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要求省级政府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2012年5月,财政部表示,中央本级和各部门的三公经费预算、决算,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公开。目前,虽然预算公开的程度离公众期待仍有一些差距,但毕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截至2011年年底,在国务院要求和民间高涨的呼声推动下,98个中央部委中除外交部、国务院港澳办和侨办宣布暂不公开三公经费外,有96个部委陆续公开了三公  相似文献   

4.
我国权力机关对于政府预算的审查监督是保障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通过监督国家财政收支行为,能够保障国家公共物品的最优化提供,保障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以此达到社会公共福利最大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在预算机构设置、预算的透明度、预算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改革我国预算管理体制一要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二要提高政府的信誉,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协会、制衡与政府信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皞琦 《经济评论》2004,(1):110-113
政府信誉的建立必须基于一定的制度基础 ,由于现代协会具备制衡职能 ,因而协会制度是树立政府信誉的一条有效途径。与西方相比 ,中国自古延续“大政府、小社会”的格局 ,民间自治组织从未能够起到应有的制衡作用。然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育要求发达的民间社会和信誉良好的政府 ,从这个角度分析 ,中国当前存在发展行业协会的必要性。本文在博弈论框架内推导了现代行业协会以游说政府为手段实现制衡的机制 ,以及在此过程中政府承诺获得了理性基础 ,从而政府信誉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7.
贺蕊莉 《现代财经》2004,24(4):31-33
我国将预算的完整性、权威性、统一性、真实性、公开性和年度性作为政府预算原则,但现实中的许多现象挑战着这些原则。要保证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符合公众的长远利益,使预算原则得到尊重与遵守,除需要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外,倡导宽容、倡导公众参与也是必要的文化准备。  相似文献   

8.
在管制型政府形态的制度供给模式下,由于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主体对制度的需求,出现制度实际供给与需求意愿不一致的制度失衡。通过实现从管制型制度向服务型制度变迁,达到制度均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机制。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均衡路径有三种:价值观念对公民权的重视、服务型制度本身的均衡以及服务型制度与管制型制度的均衡。  相似文献   

9.
政府预算的民主与透明是政府预算发展和进步的内在要求,政府预算透明度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制度,对于建立预算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转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公开透明的预算能让公众在财政事务中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实施监督,民主的预算则有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制度,民主与透明的政府预算制度能够反作用于政府,从而实现公民权利、铲除腐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加强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抑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膨胀,是当前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背景下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重大问题。以1999—2017年各地区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作为准自然实验,检验通过立法强化地方人大预算监督能力能否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形成有效制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能够显著抑制地方政府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规模,使预算支出和决算支出平均下降约8%,且其效应在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以后进一步强化;省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在财政分权程度更高或者地方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地区更大;对机制的研究表明,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削减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为发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立法对政府支出规模的抑制作用,应扩大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和监督范围,加强对重点财政支出的监督力度,不断推进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环境管制旨在应对因资源环境消费而产生的外部性问题,它通过三种不同类型政策工具的运用得以实施,即:命令与控制型、基于市场型与自愿型。对政府而言,这意味着三种具有不同交易成本发生和负担机制的管制手段选择。环境管制的发展包含了一种政府在管制过程中不断减少交易成本的尝试,这种努力使得在最新的环境管制形态———自愿环境协议中,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形成决策并参与管制的实施,分担改善环境质量的社会责任与成本投入,环境管制因而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构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茜  张秀君 《经济与管理》2004,18(11):74-75
企业预算管理是国外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设计是管理会计制度的一个重 要组部分。探讨上下结合的全面预算组织过程的特点及其弊端-预算松弛现象,结合中国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全面预算管 理体系的设计原则及其制定,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推行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难点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已成为各国政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由于我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目前在我国推行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还存在诸多难点,如制度约束与路径依赖、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绩效预算信息匮乏和绩效评价主体不清等.因此,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建立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确立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目标取向,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度设置和配套改革,达到推行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论预算博弈与预算约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岚 《现代财经》2003,23(3):12-15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著名学者Aaron Wildavsky有关预算政治的理论,探讨公共预算的动态过程,分析其由目标各异的多种角色参与的特殊性。预算编制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博弈过程,在此过程中代表各方利益的参与者为取得支出优先权展开竞争,因而预算政治过程体现着作为纳税人的公民与政府决策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为建立一种合乎民意、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的公共预算制度,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预算约束机制,包括资源的约束、法律约束、成本绩效约束和公众舆论约束等。  相似文献   

15.
改革预算会计和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政府会计目标包括确保公共资金的安全和完整、健全财务管理和促进受托责任.政府会计体系只有根据这三层会计目标进行构建才是有效的.具体构建采取长期和短期两项计划:长期计划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制定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短期计划采用基金会计和加强预算控制,确保政府会计合规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预算理念是,预算是以政治决定为基础控制政府经济活动即财政运行的系统。预算体现公共财政的基本价值--财政民主主义的要求。在日本,预算与法律是统一国政运营的两大规范,两者互为前提,分工合作,共同规范国政运营。预算框架是以宪法为统驭、财政法为主干、其他具体实施的法规为细节的严格的体系。在这个框架之下,财政运行高度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有序推进,在实践中越来越呈现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诸多弱协同性,主要体现在理论研究、制度设计、服务实践等方面。借鉴国外协同性改革的实践经验,应以"结果导向、成本核算、绩效评价、激励约束、信息公开"等为抓手,推进在政府绩效管理框架下进行协同改革、加强立法保障、完善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促进政府财务报告的应用、严格政府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建立健全现代政府管理会计,以提高预算绩效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增强财政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出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文化力已将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基于此,文化权益与政治权益、经济权益一样,已成为执政者必须保障的人民群众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民生的新的生长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义不仅在于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而且对于降低文化消费门槛、促进文化自身发展,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累积文化存量,催生文化企业、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都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提升力。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现代政府的管理视域下,其职能定位也不仅在于树立前瞻性的文化发展理念,还在于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完善管理,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腐败行为的界定、腐败行为的产生、以及腐败行为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