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郑囿 《亚太经济》1991,(3):20-24
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中一跃而成为世界超级经济大国,其经济发展与亚太经济的崛起息息相关。日本跨国公司战后在亚太地区的经济活动,不仅反映了日本战略目标的更迭,也直接影响了亚太地区的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3.
国际分工是跨国界的劳动分工。形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原因是多方面的,劳动的技术差异,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自然资源在各国分布不均匀,以及需求和供给机构不同都会成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国际生产网络与新国际分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并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L.Friedman)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活动跨越国界、市场趋于一体的活跃状态,越来越多的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巨大而平坦的世界市场,同时,更加激烈的竞争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5.
张峰 《港口经济》2013,(1):19-21
本文从国际航运中心转移的角度分析了一国制造业兴衰与航运之间的关系,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历史也就是国际航运中心转移的历史。国际航运与国际分工是相互促进的,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航运业的发展。因此,一国航运业的发达程度体现了其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制造业的兴衰从而实体经济的兴衰决定了一国经济的兴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航运经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于分工的理论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而亚当·斯密在他的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也明确阐述了他的论分工理论。对分工思想的表述进行简要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于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的理解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雁行模式"衰落和以此为基础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兴起为中国提升其国际分工地位提供了机遇。本文证实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正在形成并且中国已经参与其中,进而分析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的现状和挑战,认为中国必须利用东亚区域分工模式转变的机遇,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采取措施提升其在区域内生产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8.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涵义所谓国际分工就是超越国家界限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由互不依赖的不同生产领域之间的交换产生的。它是商品经济的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出现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亚太地区国际分工中直接投资的作用 按照目前亚太地区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将它们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经济发达国家,即美国和日本等;第二层次: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即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南朝鲜等;第三层次:中等收入国家,即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第四层次:低收入国家,即中国等。  相似文献   

10.
WTO后过渡期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蕾 《世界经济研究》2006,16(12):16-20
2006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入世以来,中国通过广泛参与全球化生产获得经济发展的机遇,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开放发展经验,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但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的发展难题。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如何从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如何把握21世纪全球产业转移的新趋势,利用集聚在中国的各种要素;如何在全球生产中培育中国的国家竞争要素,实现自主创新,这都要求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单纯依赖廉价劳动力低水平地参与全球生产的旧方式,在入世后过渡期中,实行多层次、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1.
12.
国际分工的深化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国际分工日益呈现出超越国家边界和产业边界,向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分工深化的趋势。由于跨国公司不仅控制着遍及全球的分子公司,还通过分包合同影响着东道国地方制造商的活动,一国在特定产业的优势地位往往得益于该产业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在当地的集聚,传统的国际贸易指标已经无法真实反映一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真实分工地位。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依然是中国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的优势所在,也是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基本动因,由此决定了中国在跨国公司内部化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充当全球加工厂的现实地位。  相似文献   

13.
提升民营企业国际分工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浙江民营企业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努力扩大对外出口,在国际市场中成功挤占了较大规模的份额。然而,如果从参与国际分工方式以及在国际分工中地位来看,浙江民营企业主要是凭借成本和价格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承担的基本上是进入壁垒低、技术含量低、经济回报低的生产任务,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低端位置。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企业出口产品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国际、国内竞争对手的挤压下,在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下,浙江民营企业以成本比较优势为来源的国际竞争力正在被逐渐削弱,迫切需要通过创新升级来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实现外贸出口增长模式和企业竞争力基础的转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产业演进中企业集群化成长模式与机制实证研究(70472054)”和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软科学项目“提升浙江民营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战略研究(2005C25001)”课题资助,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战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这里选登成果的部分内容,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以中国的制造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2008年间的面板数据集,对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模式是否产生了技术升级效应。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共同促进了生产率增长,但出口的贡献更大。分工的技术升级效应在近几年才开始显现且主要来源于零部件贸易。中间品出口通过熟练劳动力偏向的劳动要素配置效应以及其他途径间接推动技术进步,而中间品进口对技术升级的作用则更多地依赖投入引导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了有关"当代世界分工体系与中国的国际地位"研讨会,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近20名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就世界经济格局与国际分工体系、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竞争、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主要贸易伙伴经贸关系、国际经济协调等问题展开研讨。本文综述了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发展、国际分工与全球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金融发展的跨国差异为基本前提,通过建立包含资本中间品生产的宏观经济框架,分析了金融发展在国际分工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不同分工模式对全球贸易失衡的影响。根据模型可以得到两个基本结论:第一,金融发展差异是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差异提高通过加大相对价格差异提高了贸易量,但贸易收支是平衡的;第二,给定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形态,一旦金融发展水平超过某一特定临界值,国家间的分工就会由传统的水平分工转化为产品内垂直分工,贸易不平衡随之产生并逐渐扩大。利用分行业贸易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后认为模型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Uniden采行日本研发、台港制造、欧美行销的分工策略,建立了价格竞争力世界首位的通讯电子企业。但随着“攻击性撤退”策略的运用,生产基地已移转到菲律宾、太陆,并且落实UPS生产管理系统,缔造了另一个经营高峰,值得我们参考与深思。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FTA战略看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后,日本充分利用了贸易自由化时期的有利国际环境,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多年来一直奉行多边自由贸易政策,从不搞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的经济合作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日本媒体、企业界和政府对区域贸易集团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2001年,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对日本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日本加快了构建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介绍了新经济的形成背景后,分析了美国新经济形成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基础。最后,就新经济影响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的重构,以及中国面临的机遇,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文章认为,美国经济霸权的再次出现,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机会,从这次信息革命中获得最大好处的应该是中国。  相似文献   

20.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研究综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国际垂直专业化是第二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显著特征,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对象深入到工序层面,参与国的国民福利与收入分配以及世界贸易的性质、规模等都因此受到重要影响。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研究使标准贸易理论的研究视野由产品间分工扩展到产品内分工,并且,产业组织与契约理论的相关概念被引入贸易模型,形成了新的分析框架。本文对该领域研究的内容、方法与结论做了归纳,就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基础和动因、程度度量以及经济效应分析三个方面的问题加以评述,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