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孟蓓 《农业经济》2007,(8):19-20
针对近些年许多地区农村文化设施萎缩,农民读书求知欲望无法满足,农村文化阵地长期被封建迷信分割占领的现实,2007年3月13日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正式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提出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将其作为引导农民读书、学知识,使农民从中学技术、学法律、学政策以及改造农村不良社会风气,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建设所需高素质新型农民的有效载体加以全面推广和铺开。然而“农家书屋”能否长久地存在下去,能否真正成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尚有许多亟待排除的障碍,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长远谋划。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农家书屋从2007年开始试点建设,至2010年底,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0460万元,采购图书2058.71万册,在全国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如今的农家书屋成为从根本上提高辽宁农民素质,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文化基础工程。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马述君表示,辽宁建设农家书屋的长远意义,一方面是引导农民读书,掌握知识,成为新时代知识农民;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为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解决农民群众读书难、看报难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河北省于2012年完成了全省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农家书屋成为农民群众读书、看报及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一直以来,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抓好农家书屋"建、管、用"过程中,协调联动,加强管理,努力提高书屋利用率,实现书屋使用  相似文献   

4.
征文集萃     
农民读书重在自觉,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为了给农民朋友提供良好的读书平台,各地搭建了农家书屋,在"征文集萃"里,我们为您讲述二泉地村和罗城乡的农家书屋给当地村民带去的欢乐。为把读书活动常态化,一些地方把读书活动与传授科技、发布致富信息、开展演讲比赛等相结合,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在"读书简报"里,我们将向您详细介绍。造就新农民,是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本期"耕读感言"就摘录了几位农广人的读书感悟。  相似文献   

5.
读书月坛     
《农民科技培训》2011,(6):48-48
农民读书重在自觉,也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为了给农民朋友提供良好的读书平台,各地搭建了农家书屋,在"征文集萃"里,我们为您讲述二泉地村和罗城乡的农家书屋给当地村民带去的欢乐。为把读书活动常态化,一些地方把读书活动与传授科技、发布致富信息、开展演讲比赛等相结合,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在"读书简报"里,我们将向您详细介绍。造就新农民,是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本期"耕读感言"就摘录了几位农广人的读书感悟。  相似文献   

6.
读书简报     
《农民科技培训》2011,(8):49-49
读书月期间,兴城市农广校以农民科技书屋为平台,把评选优秀书屋管理员、举办读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读书座谈会等活动与农民读书月相结合,激发农民对“读书学知识、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缺乏信息和技术是制约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主要因素。但随着全国60多万家农家书屋的建立和数字化升级,农村信息封闭、农业技术落后、农民致富无门、农村孩子无书读的状况正在改变。农家书屋的知识优势、信息优势、服务优势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8.
2007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先后在全市20个老区贫困村党员活动室建立了农家书屋。一年多来,这些地方的农家书屋除对村民开放,免费借阅外,当地还利用农家书屋开展读书活动、科技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跃山区文化生活,推动科技进村入户,培育新型农民,密切干群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云梦县义堂镇是春秋令尹子文、汉孝子黄香的故里,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孝义之乡。近年来的农家书屋建设,不仅让义堂镇农村书香四溢,更让不少农民取到经、淘到宝,走上致富路。一时间,义堂农民农闲泡书屋、查信息、学技术蔚然成风,"农家书屋"成了农民光顾的热闹去处,成了引领农民致富的新师傅。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作通讯》2008,(11):52-53
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有效解决了农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同时,农家书屋也正在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在破除封建迷信、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文明乡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我们专门编发一些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管理、使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希望对各地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起到借鉴、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农家书屋服务内容列入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在8月30日-9月1日开展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农家书屋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们看到湖北农家书屋不断创新,积累了很多鲜活、生动的经验,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强化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这是农家书屋建设的宝贵财富。在近期调研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梳理全国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真切感知创新脉搏,实事求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力争为农家书屋更好发展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2.
本期封面     
<正>农家书屋工程是我国五大文化惠民工程之一。自2005年试点,2007年全面推开,发展至今,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600449家,共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10亿多册,已经超过2015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8.38亿册的馆藏量,覆盖了全国具有基本条件的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没有书、农民读书难的问题,让亿万农民享受到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推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书屋工程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作为发起和牵头单位,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了“万村书库”、“社区书屋”等成功经验而启动的一项惠及9亿农民的阅读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于2004年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两年后,成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2006年,农家书屋工程写进了中央相关文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支持农民群众开办农家书屋。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突出抓好农家书屋工程等五项文化工程,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8月,  相似文献   

14.
正海南有这样一个农家书屋,它坐落在万宁市万城镇溪边村,四周被小溪环绕,故名溪边书屋。屋内书香浓郁,村民们读书练字;屋外花团锦簇,三角梅花海中书声阵阵。在今年海南省万宁市的首个农家书屋阅读延伸服务示范点,36岁的书屋管理员文盛飞带领村民正举行一场书法活动,现场书法老师教孩子们写下了"文化自信"四个字。因为这间农家书屋,溪边村景美、人更美。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  相似文献   

15.
日前,笔者在农村走访时发现,许多行政村的农家书屋门紧锁,无人管理,变成“虚屋”。 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促使农民用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用科技指导生产走向富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在农村陆续建起农家书屋。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通讯》2008,(11):54-54
4月11日,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和发行管理司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郭翟村联合捐建了一所农家书屋,我社向该所书屋捐赠了《农村工作通讯》和《农民文摘》。当天下午,来自报刊司、发行管理司以及河北省新闻出版局的相关人员与村民进行座谈,作为“三农”期刊界的代表,我社应邀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围绕“倡导全民阅读,报刊服务‘三农’”这一主题,就报刊出版单位如何更好地为服务“三农”做出贡献,如何把真正适合农民阅读的出版物又好又快地送到他们手里等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7.
没有阅读、没有知识,民族和国家就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未来。把全民阅读延伸到农民,是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件大事。而当前农家书屋则成为了承载这一历史重任的主要阵地。 为了积极报道宣传农家书屋在农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农村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下,本刊从2008年5月下半月刊开始,开设“农家书屋”栏目。内容着重介绍农家书屋工程的重大意义、总体布置、工作要求,各级各地推进该项工程的最新动态和典型经验等。  相似文献   

18.
谭春丽 《农家之友》2009,(30):17-17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新村下询屯的农家书屋里,常常看到清净而又忙碌的书屋里,挤满了村民,他们有的在聚精会神地看书看报,有的正在摘抄资料,有的在与管理员借书…..笔者不禁想起了大学图书馆里辛辛学子们孜孜不倦地求学的情景。小小的农家书屋,已经成为村民们喜爱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19.
时下,农家书屋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建设农家书屋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促使农民用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用科技引领指导生产走向富裕的一项民生工程。书屋被喻为农民朋友的“文化粮仓”、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地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家书屋适应了农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提高农民素质、普及农业科技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家书屋的重要功能、重大作用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建设农家书屋必须扎根农村基层,确保书屋"建得起、站得稳、用得上"。没有农家书屋的乡村,特别是偏远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