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胡资平 《中国石化》2003,(10):28-30
从引进起步 70年代初,为了缓解我国人民吃穿问题的困难,急需建设大型化肥和乙烯现代装置。197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化肥、石油化工技术和设备,实行成套引进,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当时批准引进的有:燕山石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上海石化公司11.5万吨/年乙烯、辽阳石油化纤公司7.28万吨/年乙烯、四川维  相似文献   

2.
王元 《中国石化》2005,(4):50-51
上海石化在以70万吨/年乙烯改造工程为龙头的四期工程的建设中,按照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四位一体”的方针,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大胆应用国产化成套技术和重要设备,其中国内自行开发的20万吨/年环管聚丙烯成套技术、3万吨/年腈纶工程成套技术,以及大型裂解炉、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驱动汽轮机、部分乙烯冷箱等关键国产设备的成功应用,实现了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上海石化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集油、化、纤、塑石化产品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度综合的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之一,是中国发展现代石油化工工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上海石化为实现其“创国内一流,争国际先进”的战略发展目标,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使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骄人成绩,而在这辉煌背后,凝聚着一位年轻的信息化主管的辛勤汗水。本刊记者特此采访了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化主管——任家华。[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乙烯工业必须对原料和市场进行一体化的统筹考虑,结合自身的技术经济水平,进行深入的竞争力分析.我国受资源限制,乙烯原料偏重,90%的原料来自炼厂,乙烯原料的优化必须与炼油结构的调整统一考虑,真正做到炼化一体化发展.同时,需要开拓国外资源,进口部分优质乙烯原料.建设世界级规模的乙烯厂,只能获得经济规模的部分效益,只有实施大型化、集中化、基地化的石化工业发展模式,才能获得最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产品竞争实力.因此,我国应积极推进炼油化工一体化布局和整体化战略,重点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规划建设三个国家级超大型石化园区,同时适当在资源地布局.为应对周边国家与中东地区的激烈竞争,我们应集中精力谋求竞争优势,下大力气提高专用料的比例,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核心产品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地位.同时,应注重发展丙烯和芳烃衍生物,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3年我国乙烯产能1728.9万吨/年、产量1622.5万吨,表观消费量1792.9万吨,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61.75万吨/年,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2500万吨/年,未来几年将进入新的扩能期。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1日 日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宣布与英国石油旗下的BP化工华东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石化签署了成立中外合资公司的合资经营合同。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74.9亿元人民币,总投资额为224.5亿元人民币,中石化、英国石油及上海石化将分别按其所占股权30%、50%及20%出资,其余149.6亿元人民币投资额则由合资公司向商业银行贷款支付。合资公司将建设一座能力为9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装置,预计该装置将于2005年建成。  相似文献   

7.
《国际石油经济》2001,9(7):11-16
我国石化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但由于结构性矛盾突出,石化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未来五年,石化工业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石化工业“十五”发展重点是提高炼油企业的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现有炼油能力的完善配套、调整装置结构,提高油品质量和柴汽比;大力发展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原料和主要基本有机原料生产,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在改造现有乙烯的同时,加快新建乙烯项目的进度,坚持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原则,乙烯、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原料的生产进一步的大型化、基地化方向发展、逐步在长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形成大的石化工业区。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对上海石化经营策略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加入WTO后石化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比较了上海石化与国际大型石化公司在生产规模、产品成本、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差距,进而对上海石化今后几年经营策略的调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行业动态     
铁路口岸2004年进口原油增50%以上,中国蓝星与韩国SKC组建聚氨酯战略联盟,上海石化800万吨炼油装置打通流程,镇海炼化大乙烯将扩至百万吨,吉林石化乙丙橡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上海石化经营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企业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战略研究,本文即以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石化)为研究对象,对上海石化的外部环境,资源和能力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海石化公司的战略,竞争战略和国际化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1.
对兰州大乙烯工程的建设作了宏观性、全局性的思考,分析认为该工程的市场主要在西部地区,建设规模应向大型化发展,并应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2.
乙烯供需状况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0年全球共有乙烯装置230套,生产能力为92.7Mt/a,装置的平均规模为400kt/a,其中北美占33.77%,西欧占22.38%,亚洲为31.23%。亚洲是20世纪90年代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地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乙烯发展速度加快,2000年乙烯生产能力已达5000 kt/a,但我国乙烯工业中尚存在着:装置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布局不合理,原料资源结构不合理,综合能耗高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国内乙烯工业在建和拟建计划的分析,我国已经进入乙烯工业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当前乙烯产业正处于景气周期的高峰,石化市场表现良好,行业利润较高,掩盖了我国乙烯工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规模、发展模式、发展时机及其而临的来自中东的市场冲击等几个方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我国乙烯工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内乙烯原料重质化趋势,重点介绍了国内重油裂解制乙烯/丙烯技术(HCC/CPP)进展及工艺特点,并与传统管式炉裂解技术进行经济性比较,表明HCC/CPP是我国乙烯工业的重大技术突破,大大开拓了乙烯原料来源,为石化企业炼油-化工一体化、提高竞争力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世界烯烃工业生产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乙烯装置的规模趋向和技术经济指标,甲醇转化成烯烃技术以及增产丙烯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spentech非线性控制器、Apollo生产控制软件包在200 kt/a聚丙烯装置(第二代国产化环管工艺)上实施先进过程控制项目的过程、技术难点和应用成果,阐述了Apollo生产控制软件包的主要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PROFIBUS-DP现场总线通信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ISO/OSI为参考,描述了PROFIBUS-DP现场总线通信协议的结构,包括物理层的数据传输介质与数据传输格式,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报文与数据传输服务调用方法及可用的传输服务。介绍了PROFIBUS-DP通信协议芯片SPC3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给出了SPC3与单片机AT89S52的接口电路图和相关的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8.
乙二醇生产现状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国内外乙二醇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市场前景。从总体上看,世界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已出现了过剩的态势,而我国乙二醇产品的自给率只有约28.0%,因此我国除进口乙二醇以及对现有乙二醇生产装置进行挖潜改造以外,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强我国乙二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从根本上缓解我国乙二醇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9.
上海石化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设想,实施主辅分离,发展多种经营,通过分流来实现主业减员,通过再调整和发展,使辅业成为主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提升上海石化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