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和竞争压力 ,又处在一个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长期负债 ,必然使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 ,实现国有企业长期负债的债转股既可以使国有企业摆脱这种长期负债而又偿还无力的困境 ,又可以使贷款银行从沉重的不良资产的包袱中解脱出来 ,而且通过债转股还可以使国有企业实现资产重组 ,走向正常的融资渠道。债转股的范围包括 :一是 1996年以前发放的逾期和呆滞贷款 ;二是参加债转股的必须是以下一些企业 :“七五”、“八五”期间和“九五”前两年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 (包括外币 )建成投产 ,因缺乏资…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机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银行和资本市场融资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不同。在银行作为主要外部融资来源的情况下 ,企业的所有权较为集中 ,公司治理主要取决于权益人及其与企业的长期关系。在资本市场融资情况下 ,企业所有权分散 ,公司治理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筛选和监督企业。所以 ,企业的外部融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的范围及效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 ,资本市场的最大缺点是所有权分散导致缺乏足够的激励来促进股东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因为企业经营管理得好 ,所有的股东都可以获利 ,而不论其在监督企业管理方面有无…  相似文献   

3.
<正> 债转股工作已历时一年,目前通过审定实施债转股的企业,已分别与有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签订了债转股协议。此项工作涉及部门多、政策性强、时间长,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问题,这里就债转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如何利用好这项政策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它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在我国这样一个外部市场不很发达的国家,良好的内部治理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90年代以来,已经超过了50%的正常警戒线。1992年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全国水平为615%;1993年为7179%;1994年按账面计算为751%,如以实际资产数计算为84%,而这一数值1979年时仅为295%。由于高负债越积越深,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1996年全国清产核资的结果表明,在已完成清产核资的302万户企业中,资产负债率为71%,而国有企业资产盈利率仅为6%~7%,贷款的平均利息率约为12%。1996年国有企业之所以出现第一次净亏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造成的。由于国有企业的债务资金…  相似文献   

6.
7.
8.
资产管理公司应在债转股企业中确立共同治理原则,发挥积极机构投资者的主导功能。针对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管理实践,本文提出债转股企业治理评价体系包括关键股东影响、财务信息披露、董事会责任感、经理层考核激励、企业关系管理等五个方面。资产管理公司应建立统一、公开的治理评价体系,以之作为诊断并改善债转股企业治理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已近四年。本文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尽管“债转股”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应该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观点,制定与“债转股”政策相配套的各项改革制度。  相似文献   

10.
《煤炭经济研究》2000,(1):21-22
通过债转股 ,资产管理公司推迟了欠债国企偿还贷款本息的日期 ;同时通过将这些国企的债务转成股票而减轻了它们的债务负担。对那些资金不足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 ,债转股方式因为能够给它们一次调整的机会而可能取得成效。但如果将这种非同寻常的策略不加区分地应用于所有亏损国企 ,那就令人担心了。虽然政府将很大希望寄托在资产管理公司接管欠债国企的能力上。但是 ,现在还没有理由使人们相信 ,这些新成立的机构能够比有权有势的政府部委和国家银行更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监督企业经营行为。通过债转股降低债务资产比本身并不能使这些…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已经迈入经济转型的新阶段,而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体制等历史原因,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过程中"政企不分",现代企业制度浮于形式等问题,尤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受社会...  相似文献   

12.
从国有企业的特殊行业属性出发,分析总结了国有企业舆情风险的现状和管理需求,运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企业危机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国有企业舆情风险分类分层管理的思想和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最新进展及国内外相关文献,深入分析了“具有公益性质国有企业”定位的内涵及外延,系统总结了发达国家对国有资产在分类监管、公共服务合同签订、公司治理要求、公司运营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厘清了新定位下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并从绩效考核、政府机构协调监管、未来国资管理模式、企业非管制性业务发展4个方面分析了其对能源网络公用事业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原由和框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有企业难以全面振兴的深层次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后,财政从生产建设财政转变为借债吃型财政后,它们失去了资本金注资来源,而银行注资形成的高负债发展模式,又会形成金融风险;工资成本上升趋势和资本利润率下降规律内样在国有企业发生作用,冗员过多的工资上升侵蚀利润,使国有企业难以为继;将企业作为一级党政社团组织办和企业办社会,使企业的体制成本很高,并内化了许多社会成本;所有者多头代理,导致管事的不管人,管人的不管事,所有者的权力、责任和应当承担的风险不对称。从放权让利改革开始的所有机和经营权的分离,虽然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但是没有形成真正管用的所有者,且形成了更多的不负责任的所有者代表。后来企业资产多元化的改革,希望通过外力建立所有者,国有资产管理搭便车,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从战略上讲,国有经济要集中,要社会化,要在许多领域退出。但是,国有经济所占资源目前仍占全社会经营性资源的70%以上。并且,国有经济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转轨。因此,需要在过渡时期建立一种有效的出资人一经营者制衡制度,使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权多元化是指由诸多要素所有者将其产权分解组合之后形成的产权集合。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意味着企业财产不再由单一出资者投资而成,而是众多出资者投资的组合。多元的产权主体通过外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内部健全的组织结构来监督经营者的日常经营活动,使经营者的经营不至于过大地偏离所有者的目标。这种机制是现代公司的生命力之所在,是企业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新机制:经营权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中央银行调控理论、市场竞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本文为我国国有企业构建了一种新的管理机制,该机制的主要内容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愿意经营国有企业的个人或机构(权证投资者)可以向金融机构借贷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经营权币并用之在一个特殊的市场(经营权证市场)购买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的经营权证,凭此权证,权证投资者可对相应的国有企业实施所有权管理并获取其创造的部分剩余收益,其余剩余收益则以经营权币利息的形式通过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上交给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本文认为,通过这一新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动力和压力问题,大大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价值链看电网企业“三集五大”集约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企业价值链理论分析了电网企业实施“三集五大”集约化管理的内在价值链模型,厘清了“三集”和“五大”2类活动的特性及其关系,分析了“三集五大”集约化管理的内涵和意义,从组织实施、业务整合、重点选择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企高管薪酬及其管理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国企高管薪管理酬问题既有高管自身问题、政府管理问题、立法问题,也有企业本身问题以及社会方面问题。当前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逐步实行市场化的薪酬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力推进企业薪酬规划设计工作;明确界定高管经营业绩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构建适合中国特点的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健全薪酬监管法规政策体系。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措施,努力构建企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电力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比分析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论述电力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针对电力工业的特点提出电力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电力体制改革中电网企业财务关系出现的新格局,并提出电网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的三大目标,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重点处理好当前电网企业七个主要方面的财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