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关于建设大西安、大关中的话题。《西部大开发》在2006年第9期对课题研究者——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宝通先生进行了独家访谈。文章刊发后在决策层引起广泛关注。近日,张宝通先生又为本刊撰写了——  相似文献   

2.
张宝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陕西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首先要明确定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应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大西北的龙头,陕西率先发展和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基地"。针对该区域中心城市太少、市带县数量不匹配、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问题,张宝通提出,组建大西安中心城  相似文献   

3.
经济的持续与协调发展,是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极为关注的事。实现持续与协调发展,必须要有龙头领舞!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府在大关中布局了“一线两带”。专家认为,对于地处内陆的陕西来说,这项布局的战略意义,相当于沿海开放时的经济特区,沿江开放时的浦东新区。 陕西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更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因此。理应成为继深圳为窗口的珠江三角洲、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之后的又一经济热点,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突破口。 但是,这个目标目前并未完全实现。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密集的城市群做支撑,更没有像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那样,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 对此,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宝通先生在深入调研后。率先提出了大西安、大关中崛起构想。这个构想框架是什么?意义又何在?实现构想的途径和策略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西部大开发》对张宝通先生进行了独家访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来部分省市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为名,耗费巨资大造“假古董”的问题,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西部大开发》杂志特约评论员张宝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各地挖掘、利用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发展经济,造福百姓,这是正常的。“但不可虚事实办,更不可炒作过度”。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 杨凌要尽快独立设市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必须要做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新区规划需要解决好这样一个上位的问题.西安可以成为不同于北京、不同于上海的中国科教中心.  相似文献   

6.
首先要明确定位,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应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和核心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大西北的龙头,陕西率先发展和带动陕南陕北发展的基地”。针对该区域中心城市太少、市带县数量不匹配、核心城市规模不够大、未形成城市体系等问题,张宝通提出,组建大西安中心城市,构筑大西安都市圈,健全关中城市群体系,发展大关中城市群,形成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7.
西咸必须真正实现一体化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认为:"要打造西三角经济区,西咸必须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体化,向新疆学,向成都、重庆学,向武汉学,要相应地调整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恢复建院三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西部大开发十周年高峰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盛事。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2009,(7):110-112
西咸必须真正实现一体化 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认为:“要打造西三角经济区,西成必须真正意义上实现一体化,向新疆学,向成都、重庆学,向武汉学,要相应地调整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10.
2010年7月16日,陕西省发改委召开了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陕西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蔡少林出席会议并对获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颁奖,张振红副主任主持会议,西部大开发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刘虹霞应邀出席表彰会。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2005,(2):58-59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陕西省带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为陕西的经济腾飞翻开了新的一页。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来,古老的陕西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在此汹涌澎湃的经济热潮中,不断涌现出大批的优秀单位与先进个人,成为时代卓越的创造者。他们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陕西经济腾飞的中流砥柱,是值得人们铭记与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更是我们陕西的骄傲与自豪。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13日,秋高气爽,西部大开发规划与《西部大开发》杂志座谈会在秦岭北麓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召开。未自陕西省和周边省份的嘉宾、陕西各市县政府办、通联站、记者站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旧世纪交替的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按照中央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在西部大开发中作出成绩,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表示,西部大开发10年来最大的亮点应该说主要有三个:第一个亮点就是西部的生态建设,这个效果非常明显,这得益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的山川秀美工程,经过10多年来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具体措施,西部的生态建设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陕北地区的变化就太大了,到处是绿色,简直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相似文献   

15.
2000年,是西部开发启动年。陕西省在这一年里有些什么重大举措?请看──  相似文献   

16.
"面对金融危机,陕西迅速反应,在重点项目的投资在全国处于前列,但陕西不应该只注重投资,还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好就业问题,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这是促进消费的重要战略.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打破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经济学家、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研究员这样认为.  相似文献   

17.
4月4日,2009年第十三届西洽会上,国家发改委在西安召开了陕西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座谈会.会议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讨论在金融危机下和到2020年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以及全面总结陕西省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情况、陕西省对进一步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主持会议并讲话.陕西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代表陕西省作大会发言.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做了陕西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的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8.
《新西部(上)》2009,(12):32-32
2009年11月25日下午,“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本此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西部其他十一省市区社科院及西部主流媒体联盟、西安协和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新西部杂志社承办。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出席论坛并做了讲话。  相似文献   

19.
刚刚过去的2004年,对于西部各省市及关心西部大开发的人们来说,有两件大事具有特殊的标志意义: 一件是2004年3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议的召开和随之产生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 《意见》彻底解决了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关于振兴东北会否使西部大开发被搁置的疑虑,从战略上明确指出:中央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会动摇,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会放慢。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陕西省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十年,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对外开放水平提升最明显的十年,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今后,陕西省西部大开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在未来西部大开发的十年,实现陕西大跨越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