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东北开始振兴之路。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在振兴元年,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相似文献   

2.
1.东北开始振兴之路200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在振兴元年,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东北地区总人口1.06亿人,占全国的8.4%,土地面积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一度成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至今仍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7、钢产量占全国1/8、造船产量占全国1/3、汽车产量占全国1/4,等等。东北三省主要经济总量指标目前约占全国的10%左右。此外,东北还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基地。但东北…  相似文献   

3.
黄炎  王涛 《北方经济》2008,(6):52-53
自2004年开始,我国以东北三省为试点实行了增量抵扣的增值税转型政策,本文通过对东北增值税转型试点的情况、经济效应和应注意的相关问题的分析,得出了这一政策对经济的增长和东北工业的振兴的作用,并给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白雪梅  王博 《东北之窗》2014,(13):34-35
正2013年是中央提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十周年。十年间,东北城市转型见成绩,装备制造业振兴见成效,东北三省一直领跑国内区域经济。然而东北振兴进入爬坡"啃硬骨头"的新十年阶段,社会各界一直盼望的"新政"却迟迟不见动静。当时间进入6月,却有好消息传来:国家发改委已开始研究新的振兴东北经济中长期措施。同时,国家发改委东北司制定的《近期支持东北地区发展的十个方面政策举措(草案)》目前征求意见已经完毕,有望近期出台。  相似文献   

5.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金融支持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支持东北振兴的前景:基于资金缺口的分析 东北经济的痼疾集中反映在金融上.金融支持的不足限制了东北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也将是东北振兴的重要路径依赖.振兴东北的核心在于对国有资产重组,因此,振兴东北的资金缺口也应从这里切入进行分析.国企重组所需资金投入主要包括两方面:用于支付资产重组的成本费用和盘活现有存量资产的增量投入.  相似文献   

6.
2022年8月11日,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在东北大学召开“2022年上半年东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专家座谈会,围绕2022年上半年东北经济形势分析,2022年下半年东北经济走势展望,克服“三重压力”、做好2022年下半年东北经济工作的建议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文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的发言实录。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首先是经济的振兴,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整体布局、结构改造、产业升级、等诸多方面.经济的振兴必须有良好的宏观物流环境和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做后盾.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或者说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200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到了今年,东北振兴的阶梯走到了第几级?“再有五年,东北就可以解决国有企业遗留的问题,再有十年,东北就能实现全面振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文振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9.
正如同东北大旱急需一场透雨一样,就在东北经济从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区域经济到去年开始下滑,急需再发展动力之际,国务院8月19日印发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就如同给东北送来一场"及时雨"。抢抓机遇,坚持"问题导向""国务院近日出台振兴东北战略举措:11项35条意见,紧密结合东北实际,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东北在国家区域总体布局、产业分工协作和城市功能定位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区域经济板块.自2003年起,振兴东北已走过了14个年头,在取得了不斐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当前东北特别是辽宁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已全面启动."一带一路"是我国重塑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百年大计,是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重要任务之一(7号文件已明确提出).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六大通道之一,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它不仅是一条经济潜力巨大的国际发展通道,更是加强东北三省一区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增添了新的内涵和动力.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务实合作,打造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共同完成国家赋予的振兴使命.  相似文献   

11.
刘冰  李娟 《北方经济》2011,(5):29-30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为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国家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央和各有关方面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东北各省也纷纷开始了振兴计划,但政策效果并不突出。因此,迫切需要以新的理论和政策视角来研究振兴东北的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地区特定的地缘关系为背景,把东北振兴置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视角下,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面临的经济规模增长不足、结构不合理、自生能力缺乏等现实困境,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东北振兴的拉动效应,及参与合作的优势及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同东北大旱急需一场透雨一样,就在东北经济从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区域经济到去年开始下滑,急需再发展动力之际,国务院8月19日印发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就如同给东北送来一场“及时雨”。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动实施。随后,东北地区各省市振兴规划相继出台。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东北三省,踌躇满志,开始了一次新的跨越。此后的10年,吉林、辽宁、黑龙江和2006年被纳入的内蒙古东部五盟市(即蒙东地区)共同打造东北经济圈,顺势而为,促进区域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22年8月11日,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在东北大学召开“2022年上半年东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专家座谈会,围绕2022年上半年东北经济形势分析,2022年下半年东北经济走势展望,克服“三重压力”、做好2022年下半年东北经济工作的建议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文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吉林财经大学原校长宋冬林的发言实录。  相似文献   

16.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这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并不缺乏物质基础和人力资关键在于通过机制创新,转变观念,振作精神,东北老工业基地必定会重振雄风.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经过十多年奋斗,辽宁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十多年后的今天,当东北地区再度出现经济增长减速和乏力时,党中央国务院又一次提出了支持东北振兴的一系列重大举措。特别是国务院出台《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为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找到了根本出路,这就是要紧紧依靠内生活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一、新一轮东北振兴辽宁省面临的主要问题1.缺乏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当前辽宁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于政府刺激政策,即靠政府投资拉动。消费基本  相似文献   

18.
柒拾 《北方经济》2004,(8):51-51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任务已经开始起步,2003年东北地区的电力负荷也由过去几年的徘徊及低速增长,平均飚增至16%,其中个别地区增长幅度甚至达到23%,据东北电力集团发展规划部的专家分析,按照这样的增长幅度,于今年底东北地区盈余的约200多万千瓦的低质电力,满负荷运行也无法满足如此快速增长的电力市场需求.毋庸置疑,加快东北煤电布局的优化建设,已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2008年至今,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持续下滑,2014年尤为突出,经济结构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因此,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核心任务。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2004—2013年辽宁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程度,明确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问题,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振兴辽宁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
2022年8月11日,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在东北大学召开“2022年上半年东北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专家座谈会,围绕2022年上半年东北经济形势分析,2022年下半年东北经济走势展望,克服“三重压力”、做好2022年下半年东北经济工作的建议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文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的发言实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