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从开展优质护理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开展优质护理前后各项指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能够使得患者可以在基层医院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增强医院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患者对于基层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心理分析,从而制定出针对患者最佳护理方案。方法随机选择在我服务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进行治疗观察的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糖尿病患者只做一般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SCL~90评分及各项生理指标明显具有优越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辖区100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建档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个体化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体育锻炼指导,治疗组患者加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患者转为糖尿病3例(4.8%),对照组患者转为糖尿病8例(21.0%)。结论对社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进行生活、药物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并降低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及早期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及早期社区健康干预,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生活方式转变状况等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生活方式转变状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护理及早期社区健康干预,对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改变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对我院64例葡萄膜炎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所有患者不良情绪均得到改善,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化疗中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1例胃癌化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胃癌化疗患者,其消化道不良反应有口腔溃疡、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经临床针对性护理后均明显缓解。结论对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的胃癌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解消化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化疗能够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护理角度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病意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治疗、饮食调控、适度运动、心理护理等几方面进行宣教.结果与结论通过健康宣教使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引起重视,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保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讨论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效果以及体会。方法随机抽选2006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疗的7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对其进行药物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比较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在经过临床治疗护理后,7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100.0%,并全部治愈出院。经过随访,患者的复发率为4.0%(3/7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从而更好的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与药物治疗情况,探讨药师参与定期回访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治疗控制率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学校健康管理中心北校区社区160例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访调查,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进行治疗达标评估分析。结果 160例老年高血压中约71.9%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发症;药物治疗率为83.1%;血压控制率为70.6%。结论该社区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率、控制率均较高,但在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医生和药师应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从而提高其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社区的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积极的社区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传统的护理措施,在六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社区干预护理,判定为完全依从的患者共有30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78.9%,服药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控制患者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家庭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实施全国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患者92例,对其进行健康知识、运动、用药、心理干预的宣教,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92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血压测量结果与护理干预前对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既便于医师对患者进行护理及知识的宣教,又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全面评估骨科住院患者的自护能力和需求,完善并修订各项护理职责、工作流程和制度,夯实护理基础,先进行有效沟通,然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于患者。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患者及社会的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得到减轻,明确了优质护理的内涵,自觉地进行护理形象塑造、形象管理、形象投资,自觉意识到优质护理服务的客观性和重要性。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骨科患者更加信赖和认同护士的工作,充分体现出护士的价值。优质护理服务更加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整体性,明显的提高了骨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外科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0例普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则给予传统护理,随后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使用循证护理后,护理服务的水平较对照组得到了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融入循证护理理念使医院护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患者接受的服务会更加全面与细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期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所收治的4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而干预组则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干预护理。结果对照组出院随访1年后复发12例,未复发8例,复发率为60.00%;干预组出院随访1年后复发4例,未复发16例,复发率20.00%,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加其自信心,利于对于其心理障碍进行解除,使之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对于医护人员的操作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内科护理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对接受社区内科护理的1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对护理服务满意137例,不满意31例;不满意原因有护理人员缺少有效沟通技巧、护理技术不足、服务态度不良、偶有护理差错及医疗费用高等。结论在社区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沟通工作,掌握沟通技巧,可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出院后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治疗后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上门随访和电话跟踪随访,督促患者按出院健康教育内容执行;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对脑卒中知识了解情况、自控行为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脑卒中康复知识和自控行为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增强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使病情得到缓解,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60例,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经过系统的护理,护理效果较佳,总有效率高达98.3%,其焦虑、恐惧情绪明显消除,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质量,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结论应遵循个体化、系统化的原则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进行护理,可减轻其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各项功能,使其能够尽快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就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64例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进行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有40例(62.50%)对护理评价为满意,23例(35.94%)为较满意,1例(1.56%)为不满意。其中止血成功58例(90.63%),死亡6例(9.37%),再出血4例(6.25%)。结论护理在肝硬化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较好,使得护理工作变得更加完美、更加让患者及其家属满意,能够对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最大限度上进行满足,值得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和分析心理护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3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其进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康复的信心。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和日常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就69例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9例男性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使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SCL-90评定本研究所有患者的生活和社会功能状况,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本组69例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有45例患者痊愈,24例缓解,所有患者均能正确认知自己的病情,可动进餐、按时按量服药,还能够配合医护人员护理和治疗,症状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情绪稳定,自知力逐步恢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对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进行有效地、针对性的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基层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