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6,(12):102-104
一个势力庞大的金融买办家族,出演了旧中国商业史上的动人一幕 1929年12月6日,历史跟上海席氏家族开了一个玩笑。当天中午,时任上海总商会会员、汇丰银行华经理的席鹿笙在福建路一品香菜馆给自己的警犬买牛肉的时候,被 6名绑匪枪杀。东方不亮西方亮“这在当时的上海是非常轰动的大事。”席鹿笙的堂侄儿席与棠说,“当时  相似文献   

2.
《上海质量》2010,(7):78-78
到2020年,总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的外滩金融集聚带将基本建成.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的功能载体。这是近日上海推出的《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规划》透露的。据悉.《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规划》围绕服务“两个中心”战略.进一步强调金融功能突出化、  相似文献   

3.
《经营者》2009,(15):13-13
8月13日,堪称上海标志的百年外滩正迎来最大规模的“手术”,从拆除可饱览浦江两岸景致的“亚洲第一弯”,到耗资四十亿元人民币建设外滩通道以解决其地面交通“肠梗塞”,再到全新打造外滩滨水区一点八公里岸线,百年外滩正欲靓丽“蜕变”,重塑中国最美城市风景线。  相似文献   

4.
马学强 《中国企业家》2006,(12):105-106
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大族,通过上海,拥有了一张更加庞大的网络近代上海外滩一带,十里洋场,是中外注目的地方,那里集中了众多的外国银行。从外白渡桥一路走来,依次是英商之汇丰银行(黄浦滩12号)、德商的德华银行(黄浦滩14号)、华俄道胜银行(黄浦滩15号)、英商麦加利银行 (黄浦滩18号)、日商横滨正金银行(黄浦滩31号),还有英商有利银行,法商东方汇理银行……这些外资银行的买办  相似文献   

5.
新春伊始,2008年1月2日下午2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上海虹口区区委书记孙卫国、区长俞北华陪同下来到了上海四益企业后勤管理服务有限公司黄瑾彦属下的上海航空国际旅游公司北外滩营业部视察。俞正声等领导关切地接见了公司黄瑾彦总经理,详细询问他属下的上海航空旅游公司北外滩营业部的经营情况。黄瑾彦总经理那天激动万分,心想新年伊始时市委领导该有多少重大的事情等着他们决策、拍板,然而他们在“万”忙之中,视察我们这样名不见闻的民营企业,黄总感慨万千。他暗暗下了心,要把企业做得更好,才能回报领导对企业的关爱,回报社会对企业各项政策的扶持。  相似文献   

6.
上海的外滩永远是东方抹不掉的风景线。据说早年的黄浦滩,不过是当初上海县渐遭废弃的纤道,150年前英法美日荷等列强在此开埠通商,外滩兴建起形色各异的古典与近代、中西合璧式的高楼大厦,蔚为壮观,犹如世界建筑博览会一般。由南及北的亚细亚大楼、上海总会、有利大楼、日清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大北电报公司、旗昌洋行、汇丰银行、海关大楼、交通银行、华俄道胜银行……鳞次栉比,错落相连,构成了东方之殊的一幅凝固的版画。  相似文献   

7.
“3.15”这一天,风景优美的上海外滩,出现了由13辆装饰一新的汽车组成的车队,这是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上海投诉站组成的质量投诉、咨询、服务“大篷车”,他们将前往浦东潍坊新村街道和曹杨新村街道,宣传《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接受消费者咨询、投诉.  相似文献   

8.
薛顺生 《上海房地》2005,(10):62-63
外滩150年的石头历史,是上海演变的写照。外滩各种思潮的挤压和碰撞,融合出上海特有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北外滩”地区的开发建设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随着上海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地位的进一步确定,黄浦江沿江地区的开发的整治越来越受到重视。黄浦江岸线形成一个再开发轴规划,从而疏解被生产占用过多的岸线用地,逐步向高环境质量转化,正因为基于此目的,于九十年代初就提出了规划,建设“北外滩”的战略决策,拟定了虹口区点、线、面城市建设发展格局,而“北外滩”的开发则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周宗良1875年出生在浙江宁波。由于父亲是个牧师并且小有资产,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西方文化教育。1905年周宗良只身来到上海发展,1910年开始担任德商谦信洋行的买办,1924年升任德孚洋行的总买办,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他任德商洋行买办达35年之久。1929年他的外汇资产达400多万美元之巨,在当时名列“全国十大户”之一。周宗良在工商界取得  相似文献   

11.
上海黄浦区老大楼众多,具有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尤其是外滩地区的老大楼建筑风格各异,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美誉。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黄浦区提出,"以重塑外滩金融功能,重现外滩金融风貌,重树外滩金融品牌为核心,把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成为全国性、国际化的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营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基于上述背景,外滩老大楼功能开发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推进外滩地区老大楼置换开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一)“外滩源”的建设将对未来北外滩CBD的建设形成很大的影响。国家批准的上海市未来城市发展规划明确了上海新的CBD(中央商务区)圈定在北外滩地区,未来的上海中央商务区将是陆家嘴CBD、外滩CBD、北外滩CBD三足鼎立,成为上海市区的真正核心区域。外滩源恰恰处在外滩CBD与即将建设的北外滩CBD衔接的区域,可谓是一手牵着外滩的古老和厚重,一手牵着北外滩的现代,其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沙磊 《东方企业家》2013,(12):97-99
金融高富帅们听到“传统余融将消亡”,并没有站起来辩论,而是坦然应对。他们觉得.纯的只可能是“传统金融”,而不是那些勇于改变的金融入。  相似文献   

14.
《东方企业家》2003,(11):79-80
走在宁波街头,有时候竞有走在上海的感觉。宁波与上海有着几分历史渊源.上海话中的“阿拉”就出自宁波话.甚至有“上海人有60%是宁波帮后代”的说法。现在的宁波更有几分“小上海”的味道。走在中山东路上.林立的商厦.时尚现代的装璜.竞与上海的徐家汇有八分相似。在夜色中随船顺流而上.开始“三江六岸”之旅.感受甬江、余姚江、奉化江的三江蕴育的宁波文化.行过三江口.突然有些恍惚,迷离夜色中的欧式建筑.古老依旧的教堂.仿佛到了上海外滩。导游小姐讲解道:“这就是宁波的老外滩.比上海的外滩还要早20年。”  相似文献   

15.
余之 《秘书》2013,(7):43-44
旧上海的"DDS"咖啡馆开埠之初,旧上海的咖啡馆主要在洋泾浜两岸(今延安路)及外滩,那是外国人开办的。外滩的英国商会当时还有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咖啡吧台。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咖啡馆主要集中在法租界的霞飞路(今淮海路)及静安寺路(今南京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上海已是我国商业的大都市,也成了国内外金融业的重要驻地。外滩一带更是钱庄、银行的密集地区,有私有的、官办的、外商的。就说世界金融界的巨头——英国的汇丰银行吧,早已抢滩上海,面对黄浦江建起大厦,门前石阶层层,圆柱竿立,两铜狮雄踞,像它的主人一样威风凛凛。这正象征了英帝国用大炮轰开我们国门,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  相似文献   

17.
上海开埠以来,外国房地产商是一群贪婪的冒险家,他们在帝国主义特权庇护下,尽管到上海时一文不名,但只要搞到一间房子,挂起洋行招牌,便可招摇撞骗,无本起家。他们经营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一、招聘买办外国人到上海经营房地产业务,第一着棋就是招聘中国人做买办。他们招聘买办的主要条件是:第一,必须家庭殷富,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与身份;并能够缴付巨额保证金,必  相似文献   

18.
《上海物流》2004,(3):13
素来听说地处北外滩的东大名路有“上海航运一条街”之称,未曾想,在上海宝山地区也掘起了一条航运街,它就是“宝杨路航运物流一条街”。  相似文献   

19.
杨鹏 《东方企业家》2003,(10):120-123
美丽的CIare“女巫”,正蓄谋搅动一场克里奥“飓风”,以上海外滩为策源地,意图席卷全国  相似文献   

20.
《英才》2010,(8):10-10
中国农民杜文达做了一个飞碟,带到威尼斯双年展,一门心思只想让它飞起来。策展人蔡国强问他:“要真飞起来,怎么降下来,你想过吗?”杜文达摇了摇头。飞碟自然没有飞起来,但蔡国强五年后,把杜文达的飞碟和当时的灵感“不知如何降下来”带到了上海外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