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与式预算是公民就公共资源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的决策过程。巴西率先实行的参与式预算在提高行政绩效和政治民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被世界上300多个城市效仿。本文从巴西参与式预算的背景谈起,从类型、参与角色和动机、规则等方面分析参与式预算的运作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了参与式预算的积极作用,运作的局限性以及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共财政预算的目标,包括宪政的权力制约、人民主权、保障人权的诸多理念,而实现公共财政预算目标的根基是建立完善的人大预算审议制度,完善的预算审议制度对规制政府预算行为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意义.预算审议制度在民主宪政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完善程度是现代国家民主宪政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人大预算审议制度必须从厘清预算审议权限、建立人大预算审议的专门机构、明确预算审议的具体程序、强化预算审议的民主四个方面予以具体完善.这是人大预算审议的宪政精神在制度中具体体现,亦符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人大预算审议制度是建设宪政与法治国家的紧迫需要.  相似文献   

3.
参与式预算是起源于巴西并在我国多地得到实践的公共财政管理手段,其与财政支出评价共同构成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的两条路径,成为促进政府行动合理性的重要制度安排。作为最早进行参与式预算试验的试点地方,浙江省温岭市新河镇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温岭市参与式预算的制度设计、制度绩效以及制度困境的分析,提出了降低参与成本、提高代表参与质量、推进预算项目库建设、提升政府财政管理水平、实现参与式预算与"PPP"模式的对接等五个措施,以期能够有效推进参与式预算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参与式预算作为一种更加民主的预算决策机制,源于巴西。在我国最早实行参与式预算的是浙江温岭,其后在联合国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哈尔滨和无锡也进行了试点,之后,上海一些地区也进行了参与式预算的尝试。虽然目前在中国已经有多个地方实行参与式预算,但是,中国的参与式预算主要是以温岭和哈尔滨、无锡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文章认为,协商民主理论为解决当前高校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具体包括,培养公共精神,推动高校民主建设"去行政化",全面深化校务公开,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预算制度与生俱来追求民主、法治之价值.预算民主原则不仅是预算法之重要原则,也是预算法其他原则产生的基础.贯彻预算民主原则,对于实现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现预算对政府财政收支行为的有效控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预算法尤其是预算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达到通过预算规范、控制政府财政收支行为之目的存在困难.有必要尽快确立预算民主原则,通过扩大预算公众参与、建立编制与执行相分离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预算实质审查制度等举措,进一步完善我国预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中国现阶段社会关系的紧张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配置不当有关,根本在于社会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参与式预算位于行政系统与公民社会的交界处,同时也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温岭的参与式预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系统分析总结了参与式预算的前提、重点及核心问题,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参与公共预算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公共预算中引入公民参与,必定会使公共预算体系更加民主、合理,保障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在当今社会多种元素异军突起的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预算将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实现民主科学的公共预算体系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9.
绩效预算改革深化过程中,形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参与式预算两条技术路线。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对这两条技术路线的进一步深化和扬弃。本文在对绩效预算、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和参与式预算各自特点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预算绩效管理的改革内容,并提出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参与公共预算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公共预算中引入公民参与,必定会使公共预算体系更加民主、合理,保障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在当今社会多种元素异军突起的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预算将进一步深化发展,为实现民主科学的公共预算体系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一般被认为是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理论.其主要特征为:协商民主实践大多存在中心权威的主导,这符合我国“一核多元“的现实政治格局;表现出明显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具有从保持型民主向治理型民主转变的特征;建立了政府与社会及个人之间的新型关系.目前面临的困境有: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和指导;行政集权的政治现实使得公共行政领域的协商民主实践缺乏必要的平等条件;缺乏法制保障;缺乏有效的反馈与监督机制,社会组织化程序还不是很高.现阶段推进我国公共行政领域协商民主实践应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强调协商民主理论与协商民主实践的交互作用,探索有助于我国行政改革的协商民主机制;第二,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协商民主实践获得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第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公共行政领域的协商民主实践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第四,完善监督与反馈机制,确保协商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虽然协商民主号称是民主理论的“协商转向”。但是协商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诸多限制。协商民主强调以共同善为依据达成共识,但是共同善常常无法达到;协商民主强调以理性对话为主,但是参与者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即使能够完全按照理性来进行协商,也未必能够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协商民主主张由一般民众在公开、透明、平等的情况下进行讨论,但来自政治精英、经济优势阶级、专家学者、媒体的政治操弄始终无法避免。由于这些限制,协商民主无法替代代议民主,它的价值在于培养公民的共和精神和包容、参与、平等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预算是我国财政民主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探索。本文以焦作为例,全面分析了参与式预算的主要做法,基本特点,并结合其他地区如哈尔滨、上海闵行、浙江温岭等经验,进行了横向的案例对比分析。在充分肯定这种探索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参与式"公共预算试验对当前财政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财政预算领域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出台,预算法治研究进一步升温。2014年预算法治研究领域召开了多次有影响的学术会议,立项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出版了多部专著。学术界紧密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预算"的论述及《预算法》的修订而展开,主要集中在预算与国家治理、人大预算监督权、预算透明度、全口径预算、参与式预算、地方债务治理以及预算比较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作为实践理念的协商民主具有提高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决策的科学性、政策的执行力,培养和发展公民的治理能力,提升社会资本存量等价值。而规范的制度形式是实现协商民主实践价值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保证。西方各国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反复实践中创造了公民陪审团、协商民意测验等典型的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预算治理作为财政资源权威性分配的政治过程,则构成了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因此,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首先需要建立现代的公共预算治理.应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型背景,需要选择新的公共预算治理改革策略,即坚持在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双轮驱动中发挥人大的主导作用,从预算透明、问责、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四个维度坚持协同推进,以此更好地发挥公共预算在国家治理转型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以参与包容性、讨论平等性、制度权威性等鲜明特征,大大增强了公共决策的合法性,提高了公民参与公共协商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责任感,提升了社会整合水平.近年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出现了公民参与意识不高,协商真实性缺乏保障,协商制度亟待完善等问题.十八大报告站在协商民主的高度,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系统性回答.鲜明地指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  相似文献   

18.
在强调预算治理的当下,可诉性理念越来越成为预算制度的必备要素.预算监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构建预算的可诉性机制,在预算监督中架设公众参与的司法桥梁,是保障预算监督的有效方式.预算可诉性机制通过司法能动主义矫正政府的预算背信行为,将公众与政府同置于司法的天平之上,既可以确保预算监督中的公众参与,也可以震慑政府在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行为.因此,建立和完善预算的可诉性制度,是实现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预算治理则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公共预算治理不仅是一个预算收支测算的会计过程,更是一个社会公共利益权威性分配的政治过程.中国在公共预算治理中面临着行政集权强化和民主控权虚化的现实挑战.推进现代公共预算治理的良善发展,需要实现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的协同治理,以此更好地发挥现代公共预算治理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从结构政治学的视角出发,结合地方民主实践,从价值、程序、制度的三维角度对协商民主进行了论述,阐述了协商民主的深层内涵和价值意蕴,分析了协商民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