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5年初我们居住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收到一封业主来信,题目是“交钱怎不保平安?”内容是:2004年底的一天晚上,该业主家中发生一起盗贼撬开门锁入室偷窃案,窃贼盗走摄像机,瑞士名表、钻石及金银首饰等价值三万余元的财物。  相似文献   

2.
以儒家的“和”为思想基础,从文化内含上界定“孝”、“乐”、“和”三者的含义,并站在政治与社会伦理的角度,分析其三元同构的合理因素。“孝”、“乐”、“和”三者既紧密相连又相互补充,三元同构,共同丰富和延展了中国音乐的“和”文化意识特点。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粮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和战略物资,粮食问题不仅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事关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大局。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粮食“直补”改革,从目前的改革进程看,“直补”在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均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然而,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粮食“直补”由于其复杂性、艰巨性以及农村实际情况的差异性,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结合当前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深入细致地分析这些问题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对于此次粮食“直补”的顺利实施和进一步深化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约瑟难题”提出后,理论界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分析和回答。本文认为,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土壤”,认真分析比较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土壤”,对我们正确回答“李约瑟难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关于“生产力”,马克思有诸多提法和表述。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含义的生产力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无疑是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现代“系统论”方法,分别就生产力系统的“系统质”、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结构”、系统外部的“环境”和“条件”进行梳理和剖析。基本结论是:要把“系统质”的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与内部“要素”和“结构”、外部“环境”和“条件”等具体层面的生产力规定区别开来;前者回答的是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后者回答的则是“什么是”生产力的问题;既不能把这些不同层次的生产力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面的任何一种生产力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一般层面的生产力规定。  相似文献   

6.
写作有“硬”写作和“软”写作之分,写作教学也可分为“硬”的写作教学和“软”的写作教学两种类型。“硬”的写作教学与“软”的写作教学各有其特点和功用。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除了要教给学生“硬”的写作知识,更需要给学生以“软”写作的真本领,做到两手都要硬。具体可以从练好语言文字表达基本功、讲清格式和要求、突出技能性知识、发挥例文示例作用、加强训练,使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都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月20—22日,“中国古都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古都杭州市隆重举行,来自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开封、安阳、郑州、银川、太原、荆州、偃师、上海、昆明、长春、杭州等20余个城市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3篇,分别用主题报告、大会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和新思路,从而建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长效机制,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产生应有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认真学习和贯彻《讲话》精神,用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大力推进“三个代表”思想的“三进”工作,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也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政治任务。积极推进“三个代表”思想的“三进”工作,必须统一认识,必须加强“两课”建设,必须特别注意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必须加强学校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贸工技”与“技工贸”都是由“贸”、“工”和“技”三个字组成,只是顺序不同,但是所反映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模式完全不同。从字面来理解,“贸”指贸易,即做买卖,如代理、代销、经销等;“工”指加工、生产,其形式有多种,可以是自己加工生产,也可以委托加工,外协加工等;“技”指技术,即研发,包括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等。  相似文献   

11.
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为本”是我国现阶段政策取向的一个重要转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主要问题,指出了该转变的原因所在。“以GDP为中心”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虽然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应该看到,片面地追求“以GDP中心”,已经使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一系列的矛盾———如,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效率低、“三农问题”、“再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等,其中有些矛盾已经变得十分尖锐,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从“以GDP为中心”到“以人为本”的政策取向的转变,正反映出上述的矛盾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权利和利益为根本”,这是前提条件;手段是“协调、可持续发展”;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和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虽然提出的年代、所处的背景、面临的具体任务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不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文学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文字问题的解决”,“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的前提和起步是“语言文字革命”,那么,考察“五四”精英们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思考评价、理论探索和改革思路就显得颇为必要。与西方语言文字相比,“五四”精英们发现中国文字在表达上具有相当的缺陷,那就是词意的笼统和语法的粗疏(在这一点上胡适持相反的意见),这些都应该有改革的必要,而引进西文可以丰富和精确我们的词汇和语法,于是,他们主张通过“翻译”来促使中文的“欧化”,即使今天来看他们当年的主张也是不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过渡经济”以“卡夫丁峡谷”为“过渡”目标 ,这种“过渡” ,不仅与马克思所论证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 (“三形态论”及其对应的“所有制三段论”)的普遍性相悖 ,而且也得不到这一理论的特殊性的有力支撑 ,因而“过渡经济”理论是难以成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需要向前“过渡”的 ,重建个人所有制并非向卡夫丁峡谷“过渡”。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其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而又相互促进的,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党成为“两个先锋队”的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成为“两个先锋队”的重要条件;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成为“两个先锋队”的根本体现和检验。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的况周颐提出:“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一将“拙”这一范畴定性为词学的三大基本范畴之一。而词发展的盛衰史正体现了词之创作争理论由“拙”入“巧”及由“巧”返“拙”的历程。词经由晚唐五代词人到宋,其音律、构词谜句、营章布局等各方面都从初时的拙率朴陋发展为后期的精巧稳妙,文人作词亦由初期的。率意”到后期的“羽意”,词体从萌生到极盛,由小令的轻巧动长调的工巧。其实也是一种音乐文体从民间之拙动文人之巧的过租。从宋人对词体的理论认识中可以看出,宋人对待词的美学认识并不像对诗那样崇尚老拙古朴。而是“尽态极妍”,以词律之精巧、构思之惠巧、运意之奇巧为“正体”之美。词之由“巧”返“拙”则是一个词学理论诗化的过程。尤其是清代常州派格外标举比兴寄托.求词中深意而提出“沉郁”、“顿挫”、“柔厚”等美学范畴以纠渐派之弊。与宋人普遍追求的“巧”相反,清代中后期词学理论家开始普遍崇尚“拙”。并且他们往往穿透唐宋人词的“巧”,而刻意发掘蕴涵其中的“拙致”。词学理论由“不妨巧”到“巧不如拙”的发展历程,实质上就显示出词由音乐文学之重视音律到传统诗学之重视意境之浑化古拙的过程.从形似到神味的追求,是词“诗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红顶商人”是市场经济不成熟的产物。“红顶商人”与民争利 ,利用特权敛聚财富 ,不但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而且滋生政治腐败。要彻底清除“红顶商人”现象 ,应采取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制定“国家公务员法”、规范行业协会行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加强监督力度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湘国 《嘉兴学院学报》2006,18(1):51-53,145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是私营企业职工利益得不到保障、劳资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与私营企业的“人治”管理、基于“经济人”人性理念和只追求家族利益最大化的单目标理念密切相关,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私营企业必须树立“法治”“人本化”和兼顾职工利益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土地和资金,成为“地方政府一国企一银行”投资利益链“最后的晚餐”——经济转轨期经济过热的“三位一体”“三角”联动效应形成并扩散;其主线是所谓“城市经营”中的“城市运动”;房地产则是这种“城市运动”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礼”并非传统观点所认为的起源于“鬼神信仰”,而是另有两个起源:出于维持秩序需要的“等级礼”和出于和平共处需要的“善意礼”。笔者在对“礼”的这两个起源进行分析之后,进而提出,“等级礼”在社会生活中的痕迹将越来越少,而“善意礼”不仅作为一种形式,更作为一种处事态度和精神,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