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我国私人汽车发展概况 (一)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和分布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23.3%。从1987年至1999年间,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先是用了5年突破100万辆,又用了5年突破300万辆,仅又用了2年就突破了500万辆,这虽然不是我国居民汽车的准确消费量,但反映了我国居民汽车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2.
徐连仲 《北方经济》2001,(12):31-34
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民用汽车的保有量由551.36万辆增加到1608.91万辆,平均每年增长11.3%.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由1990年的81.62万辆增加到2000年的625.73万辆,平均每年增长22.6%.私人汽车拥有量占民用汽车的保有量比重从1990年的14.8%,上升到2000年的38.9%,平均每年上升2.4个百分点.自从1996年以来,民用汽车拥有量的增加量中,私人汽车增加量的比重均高于57.7%,其中最高的是1999年,私人汽车增加量占全部民用汽车增加量的82.5%.这说明我国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居民个人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居民个人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成为支持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因此,可以预期我国汽车消费的高潮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之现状 2002年,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呈爆发性增长态势:全年国产汽车共销售了325万辆,其中轿车213万辆;进口汽车13万辆,其中轿车7万辆。汽车销售额的增长远远超过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是普通消费品增长额的5~6倍。从全国各大汽车交易市场看,私人用户的购车比例均超过65%,私人购车是居民支出的重点。1991年,中国汽车市场私人轿车的保有率仅为15%,2001年超过40%,而2002年更是突破了50%的大关。按照国际惯例,私人用车在汽车保有量中超过50%,年消费量中超过70%,就意味着汽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信息》2010,(16):78-79
日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四部委在深圳召开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会议,要求确保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达到预期目标。同日,深圳市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我国首批五城市(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试点政府补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序幕。  相似文献   

5.
汽车消费已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私人购车成为宁波消费领域的亮点。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必将使居民的潜在汽车需求逐步成为有效需求。行车难、停车难、税费负担重、贷款门槛高等问题是制约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产销量逐年快速增长,汽车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明显加快,私人已经成为汽车消费的主体。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制造和消费大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     
《浙江经济》2003,(12):3-3
1000万辆:最新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我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平均每120多人就拥有一辆私人汽车,标志着我国已迈入私人购车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小雪 《江苏改革》2001,(1):26-27
在一个又一个国家的人们先后享受了汽车民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后,已走出渴的中国老百姓将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策略军,有专家,人我国居民目前的收入情况来看,至少有3亿左右的居民有能力购车,我国城乡居民经过20年的积累,去年人均GDP已达到800美元,沿海地区达到2000至3000美元。根据国际标准,GDP超过1000美元就进入汽车私人消费的快速增长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居民已有能力进行汽车消费。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经济     
《东方经济》2004,(4):1-1
有业内专家说,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私人购车将出现爆发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可以说,我国已整体迈入汽车进入家庭的门槛,而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则基本达到爆发性增长阶段。这样的论断与国内车市的现状是吻合的,一边是消费如潮的购买,一边是厂家不遗余力的推销。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汽车消费形势喜人,但喜中有忧 1.广东汽车消费已步入快车道 据统计,2008年广东省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575.0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436.22万辆,增长17.1%。民用轿车的保有量达到285.74万辆,增长26.4%,其中私人轿车251.57万辆,增长22.8%。私人轿车占民用轿车的比重达88.0%。  相似文献   

11.
田卫 《西部论丛》2003,(10):63-64
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状况 2002年我国汽车市场已从传统的实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汽车消费的主体正从公务用车变为私人用车,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开始进入汽车信贷市场。2002年我国汽车销售275万辆,金额650亿元,其中国产车255万辆,增长8.5%,进口车20万辆。据  相似文献   

12.
闵乐 《中国城市经济》2011,(3X):305-305
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利用边际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可知交通拥挤源自于私人汽车使用的外部性。私人汽车使用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导致了由市场决定的私人汽车使用量超过了社会所需的最优使用量。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措施包括提高私人汽车的使用成本,降低私人汽车的使用需求,降低私人汽车使用的社会成本和直接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怎样普及小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时下我国正进入"汽车热"的季节,但在这股热潮中应该有一个冷思考。报载,据统计,2003年1月底,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91.4万辆,其中私人小轿车达70.7万辆。统计显示,近几年北京市的汽车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北京市交通能力的增长只有2.5%。显然,车辆同道路交通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尖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走入普通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环境压力。因此,各省的私人汽车拥有量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便值得探究,可用于对未来私人汽车拥有量的预测。但影响因素太多会造成分析的困难,从实际操作中来看,很多指标其实都是存在相关性的,那么就可以通过对指标的归类来降低分析的复杂性。本文采用SPSS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各个因子进行降维,以减少分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1、私人购车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自八十年代初我国允许私人购买汽车以来,私人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1984年底我国共拥有私人汽车17.35万辆,到1994年底已超过200万辆。10年间私人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8%,相当于全社会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的2倍。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上半年,在各类政策支持下,全国汽车销售延续了2009年的走势,继续保持一定增幅,对于促进上半年经济较快增长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6月初,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引起外界普遍关注。通过对新能源汽车销售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一定会促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相应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会改变中国汽车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旦成为WTO成员国,也就意味着贸易自由论的速度将大大加快,这将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和地方政府的汽车生产、销售政策形成巨大的冲击,也将迫使汽车生产企业和确立以汽车工业为地方支柱产业的地方政府来看新判断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未来15年与汽车工业直接相关的主要经济特征是。  相似文献   

18.
张淑娴 《科技和产业》2024,24(9):189-194
为了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的预测精度,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全国2005—2020年的私人汽车拥有量数据进行研究,建立基于动态回归(ARIMAX)模型。运用Lasso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的主要因素,并将主要因素作为回归项引入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然后,在ARIMA模型的基础上建立ARIMAX模型。模型预测的对比结果揭示了ARIMAX 的拟合效果更佳,适用于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北京汽车消费需求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琴英  柳金平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73-175
北京汽车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私人汽车消费拉动了汽车消费总量的增长。北京汽车拥有量、私人汽车拥有量与地区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公路客运量高度相关。计量分析表明,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北京汽车消费、私人汽车消费的需求弹性影响显著。从长期来看,私人汽车消费需求的长期弹性值均大于1,富有弹性。预测结果显示,私人汽车消费需求仍处于大幅度增长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社会层次、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改变了汽车在社会生活中原有的象征性意义,符合个性追求,象征生活品位,代表轻松休闲,达到国际环保、安全要求的汽车产品日益受到消费青睐。中国进入了私人购车阶段,汽车厂商降低生产成本和售价、增加车型、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售后服务的压力和动力越来越大,汽车的内需质量随之增进。政府应当与汽车厂商及各大众媒体密切合作,共同塑造一种大众化、平民化的先进的汽车化,为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塑造良好的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