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乡镇企业导报》2009,(1):F0004-F0004
远东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就,得益于“和”与“灵”的企业哲学和艺术。“和”是远东企业文化的价值核心,是远东企业发展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企业生存方式,且在企业的多次改制中被反复印证。“灵”是远东文化中的方法论,是在以“和”为本的价值观基础上的文化表现形式。“和”与“灵”的企业哲学和艺术,是远东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古话:“命轻鸿毛,责重泰山!”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企业责任研究在现代企业理论中的地位,历来与企业目的和企业权力研究的地位相当。人们通常的理解是,企业权力是实现企业目的的“双手”,企业责任则是实现目的的“双腿”。不负责任的企业,在实现企业目的的道路上,要么不能动弹,要么会走错方向。这些年来,理论界研究企业权力的热情颇高,先是大讲“搞活放权”,后来又是“明晰产权”,最近热点又转到“保护私有产权”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和“思想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是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保证。但是,“和”思想在企业的应用,多为一种理念,缺乏具体指标,让人无所适从。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一条能将企业“和”思想进行量化运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靠什么去赢? 2005年,中国企业走过了颇不平静的一年。 如果说,头几年中国企业还更多的是在“学”和“习”,那么近年随着自身成长的不断加速,“赢”,而且是在全世界去“赢”,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更是需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和“思想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是企业能否基业长青的保证。但是,“和”思想在企业的应用,多为一种理念,缺乏具体指标,让人无所适从。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索一条能将企业“和”思想进行量化运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日前在“第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在“诚信”二字,但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无限的,责任和权益要有效统一,缺一不可。在企业和审计机关工作多年的李金华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在“诚信”,“每个企业都要打造自己的诚信,成为信得过的企业”。他认为,这种“诚信”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政府的诚信,即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二是对客户的诚信,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三是对社会的诚信,要依法真实地向社会提供必须提供的信息,关心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7.
在与许多企业家的交流过程中,笔者发现他们在企业管理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建立企业管理的关键基调,往高深里说,就是本企业的基本管理哲学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基本答案,一是通过企业文化来吸引人、管理人、留住人;二是通过严格的制度来构建规范化的企业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拥有正规的发展壮大渠道。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是都不全面,如果将两者有效结合,也许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借鉴中国古代的立国之本,就可以归纳为“外儒内法、王霸杂之”。其中“儒”和“王”在企业管理中代表着企业文化,而“法”和“霸”则代表着企业的制度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模拟市场的核心是把企业视为一个“商品市场”,把企业各基层单位视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内部银行就是这个“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和“结算结构”。它是模拟社会银行职能在模拟市场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它不是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社会银行的职能,它是在经济责任制基础上,强化企业内部核算和资金管理的。它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模拟社会银行职能,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拓展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1.结算职能。内部银行是企业内部的结算中心。企业内部的一切经济往来均通过内部银行各…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培育的过程中,不解的情绪、不同的声音时有发生,有的来自企业的内部,有的来自于企业的外部。开始,在企业处于困境之中时,有人说“光喊口号有啥用,把东西卖出去才是真的。”后来有人说“企业是生产产品的,搞那些‘花架子’劳民伤财,没有!”现在又有人在说我们是“作秀”,是“炒作”。  相似文献   

10.
李雪梅  刘长虹 《活力》2006,(2):47-47
随着“入世”,人们惊呼了多年的“狼”终于来了。很多人似乎更多地把中国企业看成“羊群”而非“狼”,因此。各地忙着成立了WT0研究协会,许多专家教授忙着进行WTO知识和规则的讲解。今天我们真的“入世”了,许多企业管理者仍然感到不知所惜,特别是中国企业在一系列事件中的表现使我们觉得许多企业仍然是WTO意识“文盲”。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讲“改善”,其实是由“改”和“善”两个词组成的,英文单词分别为Change和Better。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变革(即Change)最终指向的是Better而不是Best,“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表达的是同一层意思。在多数情况下,企业组织肌体的强健需要用中医的思维来调和阴阳,以短程循环的方式持续改进——“迈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Better需要企业了解目前的管理现状,以及近期的有限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郭梓林 《企业文化》2001,(11):64-65
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妨碍彼此发展”的“有保障”的“自由空间”,应该成为价值观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于当时处于冲突状态中的柳传志和倪光南来说,曾经一度都不存在(只是客观的不存在。主观是否存在,谁都难以臆想和猜测)。那个时期的联想,还是一个国有民营性质的企业,在产权有等界定的企业里,柳传志和倪光南之间“看不见的边界”是不会得到公开承认的。因此,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发生的分歧,其实是深层次的“自由空间”之争。企业走“贸工技”的道路还是“技工贸”的道路,对于总工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今天,柳传志已经可以把联想一分为二,放心地让杨元庆和郭为各率一彪人马驰骋商场,一决高低(媒体反这一举措称之为“老柳赛马选接班人”),是因为今天的联想已经被柳传志改造成为了产权比较清楚的准现代企业,不再是一个仅仅具有“国有民营”机制的企业,而是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有产权”,成为了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产权弈地,联想企业中的每一个重要人物都得到了一块有保障的“自由空间”--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而柳传志本人,据说也将通过放权获得从事风险投资的(比杨元庆、郭为大得多的)“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中的人与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有人解释为“主体”,有人解释为“本体”,还有人解释为“本质”。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去认识,应该理解为“根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企业中坚持以人为本,还是要紧紧围绕“效率和效益”,在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玲玲 《活力》2014,(20):21-22
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实现“一强三优”战略目标,落实“三抓一创”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是认真履行“四个服务”宗旨,统筹推进内质外形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保障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全面推动各项工作实现安全长治久安,队伍和谐稳定,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内容。“爱心活动”“平安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和主线,始终贯穿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加强企业党的建设﹑指导和促进当前“爱心活动”的开展和“平安工程”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说“联想”收购IBM,是“与虎谋皮”,是因为收购案多发生在强势企业与弱势企业或颓势企业之间,可IBM绝非病猫,而是虎视耽耽的恶虎。说IBM是恶虎,可“联想”也来者不善,善者不来。“联想”是饿虎,是下山虎。那么,究竟“谁谋谁的皮”?。  相似文献   

16.
张泓 《特区财会》2001,(12):20-22
从公司制企业的发展规律看,企业的控制权通常掌握在较大的股东和管理者手中。从取得控制的过程看,他们都掌管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掌握着公司的内部信息。人们将这些掌握着公司决策权和控制权的人(包括大股东、董事、监事、经理等)称为“内部人”。而实际上,“内部人”是泛指大股东或经营者。这个概念的实质是指掌握企业内部信息,掌握着企业决策和控制权的人。国企经营者在自己所经营的企业,也是掌握企业内部信息,掌握着企业决策权和控制权,符合“内部人”特征。“内部人控制”是企业经营者利用其“内部人”身份通过与员工共谋取得企业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并以此来侵蚀作为“外部人”股东合法权益。而实际上,我国国企的内部人控制中的内部人员主要是经理人员,而职工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参加公司决策和影响分配。  相似文献   

17.
包凡 《中国企业家》2011,(14):57-58
在认识这场持续了大半年的中国概念股风波。的时候,我们得看清一个核心问题一美国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不同。在审批或核准企业上市时,中国的理念是先假。设拟上市企业都是“坏人”,监管部门的任务是看好门,不能让“坏人”和看着像“环人”的企业进来。而美国的监管部门是假设拟上市企业都是“好人”,谁都可以来,如果有一天发现你是“坏人”了,它再把你赶出去。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的一般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行动的结果。按照这样的理论,可以认为,企业文化是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人为设计出来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经营管理中产生的一种“成果”。 既然企业文化是生长出来的,那么一定应该有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其实就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想法”或者...  相似文献   

19.
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哪里?无数优秀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配置”、“激励”、“培养”是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通过“配置”、“激励”、“培养”三个部分,阐述了现代企业人才管理。  相似文献   

20.
有人这样理解“企业”一词:“企”字上面是一个“人”字,下面一个“止”字,而一旦失去“人”,事业也就“止”了。可谓十分精辟。越是快速发展的企业,越是高技术企业,越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就越发感受到由人的智力、体力、技术、情感和观念等因素构成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不可替代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