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越南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了安全警戒线,金融市场急剧动荡。越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导向难辞其咎:政府巨额的投资导致财政赤字;大规模的设备进口导致贸易赤字;过于迷信外资作用,金融开放过快;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对资产价格泡沫危害认识不足;在出现通胀苗头时犹犹豫豫,错失最好的调控时机。越南金融动荡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借鉴越南教训,中国应严防通胀,防止境外热钱流入境内兴风作浪,对人民币升值采取谨慎态度,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2.
该文深入剖析了越南通货膨胀的发展和成因,认为此次越南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通胀失控,既有一国内部的原因,也有全球经济环境的原因。首先全球范围内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的上涨都对越南的通胀失控影响显著;其次越南本国的粮食价格飞涨、流动性过剩和宏观调控失误也是重要原因;最后文章认为应该警惕越南通货膨胀的对外输出作用、全球货币政策需协调配合,同时在此次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我国应该密切关注通胀效应的国际传递,谨慎对待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3.
彭博社6月4日发布题为《亚洲奇迹再次面临危险》的文章,其中的描述和判断反映了西方观察家对越南乃至亚洲经济的悲观基调。 近期,关于新金融危机将危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报道,大多引用摩根士丹利5月28日发表的报告,该报告认为,越南正面临一场类似于1997年泰国泰铢的“货币危机”,因为越南央行在国内通胀高企和外贸逆差扩大的情况下,仍让越南盾币值过于坚挺。  相似文献   

4.
观点集录     
地震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总趋势;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越南通胀失控的四大成因;审慎应对中国经济的“堰塞湖”问题;震灾之后货币从紧应继续……  相似文献   

5.
越南金融震荡的成因、发展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5月,越南出现了通胀严重、越南盾贬值、股市和房市价格持续暴跌等金融震荡现象。本文通过分析越南此次金融震荡的表现、成因、发展趋势,以及对周边国家(地区)经济金融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我国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政策建议,以避免类似震荡影响和冲击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强调通胀控制是今年第一要务的同时,提出了一揽子的政策组合,包括五个方面,即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控制通胀货币基础;国十条保证粮食生产和供给,降低粮食可能减产粮价会上涨的预期;用经济和法律的方式管理市场的正常秩序,防止过度投机炒作;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与通胀水平挂钩,增强社会平均承受通胀的能力;把由多方面复杂因素推...  相似文献   

7.
越南金融危机引发了越南国内高通胀、货币贬值、股市楼市暴跌、大量国际资本外逃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对中国在越南的境外投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了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影响,提出中国从越南金融危机中得到几点启示,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看了《越南高通胀的因与果》一文,不禁对越南经济现状深表担忧。这个异军突起的亚洲新经济体.曾经拥有世界上增长率最高的股市.成为众多国际投资机构的宠儿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范。甚至有人说它“抢中国制造业的饭碗”,很多中国人也曾认为应该向越南学习。  相似文献   

9.
赵建 《新金融》2020,(3):22-26
货币资金的投向不同,决定是发生房价泡沫还是通货膨胀。预计未来通胀将进入一个温和上升的通道,利率仍有小幅下降空间,名义房价会温和上涨,但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房价会逐渐下行。但宏观管理要警惕高通胀或滞胀风险。持续的高通胀或滞胀对转型国家来说,是改革滞后的一种"制度性成本"。为防止中国经济落入滞胀陷阱,应通过加快结构性改革,让市场通过价格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自发培育经济韧性,让实体经济的产出和效率跑在债务和货币前面;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社会宏观管理效率,来消除恶性通胀反噬的制度性、结构性扭曲。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越南经济形势一直处于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之中,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也同样面临着高通胀和贸易逆差的困扰。越南的警笛鸣响之后,恐慌情绪开始迅速在亚洲范围内蔓延,掀起新一轮亚洲金融危机的疑云。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