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德华 《经济纵横》1989,(12):50-57
<正> 一、正确认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大家知道,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明确地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问题。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应当说是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很大的飞跃。我们对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搞商品经济,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摸索、探讨,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当中,把这个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论断是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抓住的一条主线。据我体会,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为指导、与按劳分配相联系的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既不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更不是简单商品经济,而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遵循发达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规律,将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再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从产品经济的体制模式转变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模式。但人们对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理解,在认识上却是很不一致的。我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宏观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体制,即从经济运行的计划化过渡到计划  相似文献   

4.
“六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互不配套的消极影响说明,需要尽快地制定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明确改革的目标模式。计划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明确计划体制的目标模式更为迫切。计划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主要是: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计划体制改革要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计划管理由直接控  相似文献   

5.
<正> (1)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改革十年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再认识的科学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时,陈云同志就把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思想,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后来,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改革的步伐,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此后,经济理论界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江泽民同志在建  相似文献   

6.
经过几十年的不无痛苦的实践摸索和理论探求,人们终于认清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在本质的意义上是要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实质上是自然经济)模式转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观察,这也就意味着从传统的单一的计划模式转为有计划的市场模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题就是放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7.
张奎 《经济师》1992,(4):37-38
<正> “八五”计划的第一年,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我们完成1992年的各项计划任务,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为“八五”后四年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摆脱当前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困扰,难度还很大,工作十分艰巨。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绝不可以消极悲观。必须面对现实,振奋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计划体制改革。 一、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引深计划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是顺利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就改革广度和深度看,没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判断,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基点,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拓展和深化指明了根本方向。能否据此把经济理论的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推向前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和自觉依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尤其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的客观基础重新考察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市场机制问题。 一、商品经济运行的基点在于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宏观经济实行分层次控制,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我谈一些看法。一、如何认识分层次进行宏观控制首先,应当从计划与市场、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两者的有机结合来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把集中型的计划管理模式,改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是要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与市场、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有机结合的经济机制。一方面,以国家全局性经济计划来制约  相似文献   

10.
<正> 本刊编辑部于1984年12月17日邀请部分城市的市长举行座谈会,就城市如何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交流了各地经验,并交换了意见。来自各地的26位市长、副市长以及14位市府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发言的市长一致认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过去我们习惯于产品包销、原料统配那一套“大锅饭”体制;现在要按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体制改革既是主体,又是核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搞了些计划体制改革,如开始推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等多种管理形式,开始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等等。但还没有把计划体制改革放在突出地位,许多霞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计划体制改革,头绪纷繁,如何有利于宏观经济平衡,是个关健问题。下而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设计新的计划体制模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计划体制模式是经济体制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始终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计划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为加速新旧体制模式的转换,我们必须精心探索和设计新型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入关键性的历史时期。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面对新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课题,选择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广胜 《经济问题》1989,(10):28-30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进一步肯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性质,是我们进行四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是,什么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与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认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这是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有计划商品经济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做了非常明确的概括,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里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的商品经济,与过去一切商品经济相比,就其本质来讲,具有非常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有人说,计划性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点,我们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如果抛开公有制,单就计划性来讲,未必成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正> 关于商品货币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命运问题,自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一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正确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回答了经济改革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性质和主要特点,给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我们改革经济体制的一项基本原则。正确认识这个原则并探索实现它的具体形式,对经济体制特别是计划体制改革的健康进行,至关重要。一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我国经济建设正反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 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宏观经济管理系统能否确立起来的关键,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计划体制改革能否彻底展开。而计划体制改革的成功有赖于计划体制改革目标的正确选择。一、目标选择的客观依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生活灵活而平衡的运行,是要建立能够不断提高经济生活的运行效率并且稳定协调地保持经济生活的运行结构的经济运行模式。而经济运行模式的构建,必须以社会经济生活内在的运行机制为客观依据。从根本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拓展和深化,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理  相似文献   

20.
总结广州市“六五”期间计划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改革旧的计划体制,一定要遵循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基本理论,紧紧抓住“增强企业的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建立间接控制体系”这三个方面,从计划管理的角度来想问题、出主意。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