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耘  刘勇 《经济论坛》2007,(18):75-76
2003年6月央行出台了121号文件,即《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4个方面提高了信贷门槛;2004年4月国务院下发通知,“将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从20%提高到35%及以上”。在经历了一系列土地、贷款政策变动后,房地产开发商资金普遍吃紧,前期资金运作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住房抵押贷款是购房者为获得购房资金,以所购住房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申请获得贷款的一种消费性贷款。随着我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起来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对我国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背景下,探讨住房抵押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寻求相应的对策,对于真正持久有效地启动个人住房消费和投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无疑都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一、住房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全生命期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抵押贷款需求理论,分析了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选择行为,并应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样本数据,建立二元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测试了家庭住房抵押贷款选择和贷款总量与住房消费、非住房消费、家庭的社会经济微观特征,以及贷款和储蓄利率等宏观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住房消费和家庭收入是决定家庭是否选择抵押贷款及抵押贷款需求量多少的重要因素,家庭的转移收入和借入收入对抵押贷款有抑制作用,家庭倾向于依赖其他资金来源进行住房消费,从而减少了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李健 《经济师》1995,(6):21-22
<正> 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是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不少城市和地区制定了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办办法。根据我国房地产开展经营的实际需要,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主要有房地产开发抵押贷款、单位住房抵押贷款和职工购建房抵押贷款。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我国住房金融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 ,对我国住房消费融资的三种基本模式———住房公积金制度、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契约式住房储蓄分别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建议 :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地建立一个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主、辅之以公积金和住房储蓄贷款方式的、主次结合、层次分明的运转高效的住房消费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6.
1986年我国开始推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但是一直以来发展缓慢,尤其现在不能满足拉动内需、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在推行住房抵押贷款、推动住房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从贷款供给角度看:住房抵押贷款期限长,往往长达10~20年,市场利率波动频繁,从而银行存在着利率收益风险;同时,银行的负债多为活期存款和期限较短的定期存款,短借长贷又导致了流动性风险,银行缺乏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从贷款的需求来看,居民购买力和住房价格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即使分期付款,贷款买房,大多数工薪阶层也不能消费…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住房建设投资加速扩张,住房消费需求强劲释放。为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提供了巨大空间,各商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迅速发展。虽然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重点,对调整银行信贷结构、拉动城镇居民住房消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要清醒认识人到随着该业务的不断升温,其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地聚集,风险日益显现。为此。商  相似文献   

8.
1986年我国开始推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但是一直以来发展缓慢,尤其现在不能满足拉动内需、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在推行住房抵押贷款、推动住房消费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障碍。从贷款供给角度看:住房抵押贷款期限长,往往长达10-20年,市场利率波动频繁,从而银行存在着利率收益风险;同时,银行的负债多为活期存款和期限较短的定期存款,  相似文献   

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透析与规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各项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 ,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是呼之欲出的必然趋势。但是应该指出的是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品种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 ,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即将推行的今天 ,有必要分析其风险 ,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范于未然。本文从风险来源的角度 ,具体分析了证券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5,(12)
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既涉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又需要众多的配套制度政策予以支持。目前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还处于试点实践阶段。文章对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春杰 《经济论坛》2007,(4):118-119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是为拥有住房的老年人提供“抵押房产.领取年金”服务的金融新品,具体做法是老年人在申请住房抵押贷款时,把房屋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或商业银行,银行或保险公司对房屋进行评估,用房屋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损,再将房屋价值化整为零,分摊到申请人的预期寿命年限中去。老年人可以终身继续居住该房屋,定期领取年金以满足日常消费开支、医疗保障需求和其他方面支出。等到申请人亡故或永久性搬出房屋,相应金融机构对抵押房产进行处置,抵补贷款本息和相关费用。因为其操作过程像是把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反过来做,相当于保险公司或银行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借款人手中买房,故称反向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成熟的融资方式,反向抵押贷款激活了个人房屋这种“僵化的资产”,唤醒了“睡眠的财富”,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福利分房制度的结束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实行,个人购房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这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我们也应看到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也在逐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应运而生。本文就我国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一些问题作了细致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从理论上来讲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养老手段。中国现行制度和政策条件下实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虽不可行,但从长远发展来讲,应从制度和政策环境上创造条件,将其纳入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已经开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对银行来说,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与普通抵押贷款相比,具有收益性高(贷款利率高)、安全性好(以自有物业抵押,更有保障)的优点;同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往往能带来相关业务(如委托代理及居民储蓄等)的增长.因此,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以个人住房贷款为龙头的消费信贷业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有效地刺激了住房消费,推动了住宅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存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有助于居民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实现住房消费效用的最大化。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处于发育初期,存在市场规模小、市场结构单一、功能不全等问题,需要从简化贷款手续、完善中介服务及培育二级市场等有方面促进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2009,(4):13-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决定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调动社会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投资需求,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会议决定,对现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7.
胡智慧 《经济师》2003,(5):35-36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住房抵押贷款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成为解决银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及时获取资金的最佳选择。然而 ,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 ,推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还存在很多障碍 ,如商业银行资金较充裕 ,抵押贷款市场不成熟 ,住房贷款担保机构未建立 ,债券市场不景气等 ,因此 ,文章认为当前仍不是最佳时机 ,需等待各种条件成熟一些时推出始为上策。  相似文献   

18.
烟台住房银行福山区支行自1988年10月正式开业以来,按照国家的金融方针和房改政策,全面承担了烟台市福山区的住房金融业务,在理顺住房资金,建立住房基金制度,办理住房抵押贷款和各种结算业务,促进住房商品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走出了房地产金融的新路子。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阐释了当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思路,并从立法层面和制度层面具体论述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创新之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状,阐释了当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思路,并从立法层面和制度层面具体论述了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创新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