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在研究了燕山地区中生代区域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喷发活动及岩浆侵入规律以及构造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中生代燕山运动启始于晚三迭世(190Ma),终止于早白垩世末(110Ma)。其演化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个构造幕:第一幕发生在晚三迭世末至早中侏罗世,时限约为190~160Ma;第二幕出现在中侏罗世早期至晚侏罗世末(160~120Ma);第三幕从早由垩世开始,早白垩纪末期结束(120~110)Ma。各幕的发展即有一定规律也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环绕张家口市分布的 J_3z 火山岩受燕山期断陷构造及岩浆活动控制。根据沉积夹层,将火山岩系划分为四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由于岩浆在岩浆房中发生了液晶分异作用,导致成分分带,因而使火山岩系的演化趋势从酸性向中酸偏碱性过渡,呈现两大周期性变化。本文同时提出了该区火山活动的演化模武。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滦平地区火山碎屑流冷却单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划分出12个冷却单元。每个单元自下而上可分为涌流堆积、碎屑流堆积及灰云堆积。火山喷发柱外缘陷落形成涌流堆积,喷发柱中间部分供给形成碎屑流堆积,碎屑流顶部物质析出和细的物质在流体通过后,从大气中沉积到表面形成灰云堆积。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其形成机制、认为区内的中部松辽盆地及其以西的二连盆地区於中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早期受深部岩石圈活化伸展作用产生大范围的断陷,早白垩世晚期至新生代转为坳陷。区内东部侏罗-白垩纪的局部断陷受区域断裂活动控制,第三纪的断陷活动又趋於加强。据该区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形成演化规律,松辽盆地及其以西的海拉尔、二连诸盆地今后重点勘探应是断陷沉积层内的侏罗-白垩系,东部地区盆地群的勘探应着眼於面积较大的断陷盆地内的下第三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系统研读近年来国内外火山岩岩石学领域有关代表性文献,在分析现代火山岩岩石学中有关火山喷发流体动力学研究方向的辉煌成就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遵循该学科一贯的思维方式,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地学界与环境科学领域普遍关注的全球环境现状与变迁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火山喷发环境学(Volcaniceruptionenvironmentscience)的概念,并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指出了火山喷发环境学产生的必然性、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其意义。作者认为:火山喷发环境学属火山岩岩石学与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等学科高度综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它是以火山岩浆物化条件的计算为学科的生长点,以火山喷发流体动力学为中间过渡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火山喷发的喷发过程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火山喷发环境学的兴起也为环境科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成为一门活跃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6.
利用Inpefa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下石盒子组盒1段陆相冲积扇GR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其结果更好地再现了基准面旋回的级次及变化规律,从而为三级层序内部进行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划分提供可靠的依据,由此建立了研究区盒1段高分辨率冲积扇层序地层格架,继而进行垂向沉积序列短期旋回及其叠加样式的识别与划分,并以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为基础,采用高分辨率层序研究方法,结合露头模式、岩芯精细描述及测井资料综合应用,针对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下,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布模式及展布特征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受基准面影响的冲积扇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埃塞俄比亚欧加登盆地构造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大地构造学基本理论,明确了盆地形成演化历程、构造区划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表明:欧加登盆地的构造演化主要受控于大陆板块的裂解、漂移与洋壳的扩张,经历了Karroo陆内裂谷、陆间裂谷、被动大陆边缘和局部抬升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明显的"下断上坳"的双层沉积充填结构。盆地经历了陆相和海相两种沉积环境,陆相沉积发育在晚二叠世—三叠纪,海相沉积发育在侏罗纪—早白垩世,盆地共发育了陆相和海相两种类型烃源岩、储层及多套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早中太古代由于火山活动频繁强烈,大气中 CO_2多,受温室效应的影响,古气候具有温暖潮湿的特点。大气不对流,空气中水分不发生地区循环,雨水都降落在沿海及海面上。由于大陆面积小,地形差异不大,尚不致发生内陆干燥气候。内蒙集宁群、冀西北桑干群及太行山阜平群等出现的大理岩,是我国最早的碳酸盐层,一方面反映了海水普遍温暖,同时也反映了海洋中氧己达到了某一临界值和可溶 CO_2浓度较低。集宁群、阜平群中还有我国最早的孔达岩系。下鞍山群残留有少量我国最早的长石砂岩,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标志。晚太古代时正常的沉积岩较发育,并存在不同的岩相带,例如从冀东到晋南有一条东北向的岩相分界线,此线以东则缺少碳酸盐沉积,以西则含有多层大理岩;面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则与此相反。这些沉积古地理的特征,似乎反映了古气候的差异,即西部具有广阔而宁静的浅海盆地沉积,具有温暖而潮湿气候的特点,东部则为不稳定岛海火山喷发与间歇沉积的特征,气候不稳定,在火山喷发时气候很高,在间歇沉积时则气温较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矿物学、岩石化学、REE 理论模型、Sr 同位素二元混合模型及微量元素研究认为:张家口火山岩属幔、壳混源型,幔源组分占20%~25%,相当于玄武岩的熔融体。火山碎屑流喷发时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表明:喷发速率高达49~76ms~(-1),质流速率1×10~72.7×10~7kgs~(-1),,火山喷发柱高达18~22km。岩浆自岩浆房上升至喷发的过程,应属恒温过程,其密度减至原来的1/4至1/2,岩浆体胀,挥发份出溶及岩浆破碎是形成火山碎屑流最基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人们认为含铁沉积物有以下两种类型:1.通过化学沉淀形成的铁建造主要由薄层燧石条带和铁矿物所组成;2.含有相当数量的粘士和碎屑成份,通常由鲕绿泥石—菱铁矿—针铁矿组成的泥铁矿层。这两种类型都是在大范围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并且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岩相和矿物相。硅质铁建造依其沉积盆地的特征以及伴生岩石的种类可分成两种主要类型即苏必利尔湖型和阿尔戈马型。其中,苏必利尔湖型是:在大陆架环境中,沉积有石英岩、白云岩和黑色页岩;而阿尔戈马型则是:沿着火山弧,断裂带以及深成断层和破裂系,沉积有火山岩和硬砂岩的组合。与铁建造中铁和硅化学沉淀的沉积环境分类有关的因素有:浅海环境、大陆架环境和深海盆地环境;靠近火山中心的断裂带和断层系;伴生沉积物和火山岩的类型;矿物学、沉积特征和铁建造岩相。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GIS空间技术将黄河流域2005年的经济差异状况展示在专题地图中。GIS空间专题地图显示,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梯度差异明显;人均GDP空间分布显示,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呈现“点-轴-圈”的空间结构模式;分段来看,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现状主要呈现出一种核心-边缘式的圈层结构,整体上沿黄河河道由下游往上,发展程度呈现梯度推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空间、时间以及商圈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城市商圈的演进过程,并总结了中国古代城市商圈与近现代商圈不同的特点,最后以北宋时期的东京城为倒对中国古代城市商圈进行了深入和完整的剖析。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圈建设不应放松对农业的关注。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城市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探寻中国城市圈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可行之路,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都市圈空间一体化的趋向日益明晰。都市圈内各城市自然禀赋的相近、文化资源的融合性、产业集聚性以及消费市场的集中性,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南京都市圈文化产业形成了以南京为核心的六大特征和三重圈层发展态势,呈现出市场导向带动政策支持、产业链拉长的新格局。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各城市应制订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政策,促进资源优化组合、产业集群升级,以提升整个都市圈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与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交通对经济扩散具有重大影响,可利用经济距离来分析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圈层结构.基于目前的交通轴与经济扩散圈层的关系,长三角仍是"之"字型点轴系统结构;该点轴系统结构的进化将趋向于网络系统结构;因此,应构造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广域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培强 《嘉兴学院学报》2003,15(4):26-29,34
融入上海大经济圈,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实现嘉兴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分析了喜兴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环境,提出要加快融入上海大经济圈,促进嘉兴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都市圈是一个动态经济系统,必须对其进行动态分析。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关于都市圈形成的四个基础性问题,进而提出都市圈的形成要素分析必须从都市圈形成的基础、动力、政府角色和利益协调四个方面入手。其中,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是都市圈形成的基本条件;市场机制是都市圈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应在都市圈的制度建设方面有所作为;竞争与合作是都市圈内部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旅游文化圈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区域发展理论,实现了旅游圈与文化圈的有效结合,将促使黑龙江旅游文化系统整合优化并保持活力,以建立旅游文化圈的全新角度和方式,讨论黑龙江省建立旅游文化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黑龙江省旅游文化产业稳定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山西天镇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发现、发掘概况及动物群的特征,讨论了含化石地层—灰泉堡组的时代,认为无疑应属晚白垩世。以晚白垩世蜥脚类巨龙科和鸟臀类甲龙科化石为代表,别具特色的新恐龙动物群为一突破性的发现,对它的深入研究,将对蜥脚类、甲龙类及其共生动物群的组成、性质、演化、迁徙和动物地理区的划分及探讨白垩纪末恐龙的绝灭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